连读十来篇二十来岁娃的唠嗑
文章来源: 姚顺2020-03-19 05:06:44

连读十来篇二十来岁娃的唠嗑

 

自个儿找不到自个儿,影响就找到你,你随着,也成了影响。扩大了,到处都是影子,响动。静下来,顾望,几乎一无所有。

 

瘾之孪,想是纵,书癫书狂,笔刷子,票友,画痴,棋王,即为证。这些都会了,就成个“瘾君子了。

 

瘾,起码是病态。琴棋书画的高手,细了看,都有这态,度有别而已。

 

病美人,没“瘾”,看不到;瘦筋体,“瘾”大发了的,才能写出;章回体,一路写到清末,哪见文学家,全是文字之癖好。

 

临得好,至多“写到了唐”,或“写得很有古意。其实是骂话:冷饭都炒不热。

 

连读几篇二十来岁的娃的唠嗑

 

在徳国,得到一个知识:过了十三四岁,语言学不道地了。根据全是“两点成一线”样的公理。闻后,一是不做“精通”外国语的梦。还兼着暗暗地怪:那些个冠着“精通多国语言”的大师小才,欺负人那时就他们出过國留过洋,瞎吹。二是再不敢说自己读过外国书了。那些个译者没听过哪个十三四岁前就到了外国的。译得好的好,是说他们的中文好。自己读的是另种中文书。

 

近年来有相似的发现,凭据的不是理,是看,听说,接触。上过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的出国大陆男女,不是都也是大都“我们国家”“还是那儿对味”。

 

印度人,斯里兰卡人,欧美人,遇到过的,不这样嘛!

 

懒得“为什么”。因为为什么,常常不是有什么好为,倒常常是根本就既没有为,也没有“什么”。

 

这娃的字里行间,蹦出年轻。不少年岁大的围着,逗她,哄她,抱抱她。她就献宝,一会儿一个笑话,一段叹息,抽身亮张小楷。可会说了,上个土不拉叽的坡,看上个天天都那样的落日,说得太阳可以入口,撕晚霞象扯飡巾纸。听得忘了张爱玲。   

 

重活一遍是可能的,读这娃的文童上十篇,此念平生。年头计划,头刚升出,就沓拉:干嘛计划,干嘛嘛。钟王和文征明,在这娃的笔下,无缝对接,一捺从晋伸到明。胆真大。吃嘛嘛香,一口泡白菜,香得五洲淌哈拉子;那班就是上得天天有的说;头发落地,宇宙大爆炸似的,还飘过来味;到哪都有玩笑开,欠一根头发的账都记得象国会预算。还会说寂寞,平凡和不平凡的大人话.........  跟着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地活,屏上的小鲜肉朱闪闪都觉得不加嫩肉粉嚼不动。

 

知道找到好的长篇了。415篇,还没个页码,翻哪哪,好现代派!

 

烦八零后前的所有。颠颠覆覆的那些个话。“我讨厌你的声音”。就说这些人的。不幸,窃窃于其中。

 

网上传“方方日记”。看了几行,讨厌蹭蹭地升。今天,又有阎连文的掰斥。没话就不说,好难!没话找话,谁不?!真想把这娃的415篇全贴上,让这些个老骥不吭吭,都来围着这娃,逗她,哄她,抱抱她。

 

于是,世界蹦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