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封杀美国大豆?
文章来源: 谦谦美君子2019-06-05 07:59:13

永远封杀美国大豆?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联播节目中说,中国对美国实施的报复性关税基本包含“所有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他说,“如果美国不解除所有的附加关税,包括大豆在内的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将永远不会恢复正常”。韩俊警告说,“如果美国失去了中国市场,就很难重新获取”。

农业部官员的意思应该是吓唬吧。好像中国不要美国大豆,美国经济就完蛋了?其实,美国农业只占的GDP的1.12%。农民才占美国人口2%,农业工人仅两千万。

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只有水稻小麦玉米的1/3 - 1/4,大豆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中国人多地少,在这方面天然没有优势。拿我们的土地来种大豆,属于得不偿失。美国,巴西这样人均耕地面极其富余,没事还可以玩个休耕的国家才具备种植大豆优势。大豆这样的农产品,无需过多田间护理,收割简单,多数生产环节都可以用机械代替。我在北大荒的军垦农场呆过四年多,做为拖拉机手亲历了种植大豆的全部机械化作业的深翻和平整土地,播种,撒肥,撒农药和收割的所有环节 - 的确如此。美国采用更大规模的高度机械化生产,一家人耕作上万亩农田根本不在话下,因此生产成本最低。所以买别国的,无论产量,质量还是价格都没法跟美国的比。下面的数据能说明问题:

2017年11月30日,青岛港到港的美国大豆销售价格是3,420元/一吨。这里已含3%的关税。同日,黑龙江佳木斯的大豆多少钱呢?3,560元/一吨。佳木斯大豆这个价格,还没有算一亩地国家补贴的60多块钱。

佳木斯大豆多年平均的出油率约为16.5%,出粕率约为80%。而美国大豆2016年创了历史新低的出油率是19.31%。

根据谷强平等学者的分析,2009年至2012年,中国大豆生产的物质和人工平均费用,分别为166.96和133.18元;而美国大豆生产的物质和人工平均费用,分别是236.5和21.26元。美国大豆生产的物质费用比中国高69.58元,人工费用比中国却低111.92元。两项合计,美国比中国大豆生产成本整体上低了42.34元。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大豆生产不仅投入成本低,亩产量还比中国高。2009年至2012年,中国大豆亩产量平均为142.46公斤,美国大豆亩产量平均则为201.32公斤,较中国高出58.86公斤。

中美贸易战开打,做为中国大宗购买的产品之一的大豆被用于报复手段,可以理解。但不买美帝的,我们的代替方案只能是:

  1. 自力更生。但从上面的数据看,经济上完全行不通;
  2. 那买巴西等国的不就行了吗?可其它国家出口的总和都不及美帝的,也满足不了中国的需求。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价格的上涨几乎毫无悬念。即便算上25%的关税,现在美国大豆的抵岸价格已和巴西大豆相差无了;
  3. 如果不买大豆,如何消除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美帝已经负债累累不堪负重了,你要它怎么办?

规模化、机械化和转基因技术,决定了决定了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数千万吨大豆的双赢现实。中国即使不从美国进口,也得从巴西、阿根廷进口。而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生产,实际上也控制在美国资本手中。

如果相应调高我们自己的关税是迫不得已的话,我们还不至吃亏,因为增收了的关税可以返回给购买方(一个口袋进,一个口袋出)。现在主动地宣布不从美帝进口,甚至威胁永远不再进口,是否明智,值得商榷。可不可以不“一刀切”,即不是对“所有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加税呢?老美加了那么多税,唯独没有对我们的稀土加税,这可以给我们提个醒,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自己做这种高污染和高成本的产品不合算。“在商言商”一直是务实的川普总统的行为准则,尽管有时确是“大嘴巴”。

消息人士称,短期内强劲的中国需求可能促使巴西国内压榨商将其昂贵的本地大豆出口到中国,并从美国进口更便宜的大豆。据称,其它的小商家也已在跟进。比如阿根廷的压榨商一直在采取类似的策略,最近预订了3 - 4批美国大豆,同时向中国买家出口本土大豆。

我们以前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吃亏和当冤大头的教训已经不少了,难道还要继续交学费吗?

 

二零一九年六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