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堂歡Loo Tom Fin
文章来源: mungji2023-04-01 18:56:14

謝謝“鬼谷雄風”。

一直以來並沒有關注劉堂歡,主要原因是忙不過來,尤其是資料不多及少在早期華人圈子裡露角的人,幾乎在視線之外。

“鬼谷雄風”的再次提醒,我是翻查手上的資料及在網上再次搜索,發現劉堂歡幾乎是個謎一樣的人物。

劉堂歡是東莞人,是極有可能的事,起碼從他與安昌的關係可推索出來,但沒有具體證據。

我能查到他的活動如下表:

年份

活動

出處

1900年

保皇會協理

“保光緒皇帝會議事章程”

1900年

賑濟印度及善堂聚演值事

東華新報1900年8月22日第5頁

 

保皇會預迎康有為到名單

東華新報1900年10月31日第2頁

1904年

捐恤日本兵家屬2鎊

東華報1904年3月12日第2頁

1906年

捐款華人趙帶撫恤事2元

東華報1906年9月21日第5頁

 

捐款1鎊賑恤香港風災

東華報1906年9月29日第5頁

1907年

捐款2鎊建廣州帝國憲政總會所

東華報1907年4月6日第8頁

1911年

雪梨中華帝國會值理

東華報1911年6月24日第6頁

1921年

雪梨中華商務總會會董

“雪梨中華商會職員履歷冊”

1923年

參加雪梨中華總商會選舉

“雪梨中華商會職員履歷冊”

說他參加社團活動又不是,起碼他在保皇會中非一般的會員,而是帶有虛銜的;但各種活動則是偶有出現。到中華商務總會也是當了一屆的會董,隨之又消失。假如他是在1870年左右到雪梨,也就是說他在雪梨的時間超過50年,期間在雪梨所有的華人商戶中卻沒有他的影蹤。

假如不是查找安昌號Loo Tom Fin在1905購入蒸汽船“兵蘭拿火船” s.s. Brunner的資料,根本不知道他竟然是這船的註冊者達8年之久。假如他是安昌的職員,將船放在他名下也可以是一種推測。除非安昌在1913年內部改組,否則沒有必要更改註冊者。另外“兵蘭拿火船”在1915年沉沒,安昌則在1917年又登了一艘名為聖佐治號s. s. St. George在其名下,然遍查船隻資料中並未查到該船資料。故該船是購入?是租賃?未知。

又假如他一直在管理安昌的兩艘船,那在籌建中澳航業公司期間他應是最有發言權的人。非但不見他的片言隻語,連認股的名單中都找不到他的名字;非但如此,當中澳航業公司瀕臨破產時也未見現身,而此時他的身份是雪梨中華商務總會會董,豈非怪事?

東莞公義堂在東華報1902年12月20日第5頁中有一份重訂成規勸捐的廣告,其中含東莞籍400餘人,也沒有劉堂歡的名字,能查到的是“劉見歡捐銀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