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堪,美国基础设施评分拿个C减
文章来源: 北美_原乡人2021-03-04 13:43:35

美国联邦政府委托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进行的四年一次基础设施状况审查和评分之后,3月3日给美国的综合评为C减, 其中美国交通得到D减。不过还是值得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这比四年前的总体评分D+进步了。

记性好的人都不会忘了,特朗普竞选前天天骂纽约的两个国际机场比不上二流国家的机场,承诺要投入2万亿;拜登竞选时承诺要投入7万亿。但都是一直听见楼梯响,就是不见人下来。最新的1.9亿救济金,马上就要被通过了,并没有包括基础建设投资。

拜登在大年三十晚上和中国主席习近平打电话扯了两个多小时,不知得到了什么灵感,也不清楚是根源于什么因果关系分析。他第二天说,美国必须大幅度的投资于基建设施,还说,我们要是再不行动中国就要抢走我们的午餐了。

不过,拜登总统话音刚落,却遭到了大自然的警告和报应。德州遭受冰雪风暴袭击,520万人断水断电,这又一次给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一个重击和警示。下面就详细的来看一看,美国媒体报导的美国的基础设施被评为C减的具体状况。

拜登总统将基础设施法案定位为主要优先事项,原因很明显。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每四年发布一次基础设施成绩单,周三给美国打了个C-。这是美国20年来首次在成绩单上获得高于D级的成绩。航空、饮用水、能源、内河航道和港口等类别的评分有所提高。报告称,公交等领域保持在较低的等级,"一个明确的信号是,我们在基础设施上的欠债太多导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报告称,美国如果未能弥补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到2039年,以目前的速度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将使美国在未来20年内损失10万亿美元的GDP,2.4万亿美元的出口,以及300多万个工作岗位。这也将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损失3300美元。总投资缺口从10年的2.1万亿美元增加到近2.6万亿美元。为了缩小差距,恢复国家的全球竞争优势,报告认为,到2025年,政府和私营部门的投资必须从占GDP的2.5%增加到3.5%。

过时的基础设施

美国道路得到了D,美国超过40%的道路被认为处于 "差 "或 "平庸 "状态。这意味着驾车者每年要多付出超过1000美元的时间和燃料浪费,以及总计近1300亿美元的车辆维修和运营成本。糟糕的道路导致了事故、死亡和糟糕的交通。全国最拥堵的地区包括波士顿、芝加哥、纽约、费城和华盛顿特区,这些城市总共花费了313亿美元。此外,还有气候变化的因素--由于气温上升,到2040年,路面成本可能会增加190亿美元。

报告指出,美国公路的现状是一个"不可持续的模式"。国家的公路和高速公路每年大约运送17万亿美元(72%)的货物,如果没有适当的维护,到2039年,60分钟的行程可能需要106分钟。在道路和桥梁之间,有786亿美元的维修和保养需求被积压推迟下来。美国有超过61.7万座桥梁被评为C级,其中高达42%的桥梁至少有50年的历史,而7.5%的桥梁存在结构性缺陷。然而,根据报告,每天有1.78亿次车辆根据计算所有穿越桥梁维修费用计为1250亿美元,按照目前的投资速度,需要到2071年才能完成。

美国桥梁的质量已经慢慢下降

“未来50年的额外恶化将变得不堪重负,"报告说,并补充道。"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国家的铁路网络得到了评分为B。全国的铁路网需要 有452亿美元的维修积压。根据报告,与基础设施相关的问题导致Amtrak的东北走廊有32.8万分钟的火车延误。港口对贸易出口至关重要,创造了美国GDP的26%,得到了评分为B减。未来十年有155亿美元的维护维修资金的缺口,不过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花费1630亿美元用于改善全国300多个港口,这些港口估计支持了3080万个工作岗位。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的长远战略投资

报告指出,应该将基础设施投资比作投资债券,因为它可以提供长期回报。拜登总统发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2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计划,他誓言 "将对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创新、研发和清洁能源进行历史性投资"。尽管目前还不清楚他的政府将何时会通过国会推动该法案,但许多人预计该法案将得到两党的支持。"重要的一点是:基础设施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目的应该是我们要框定的这些更大的解决方案,比如国家需要的经济刺激,比如气候变化和城乡差距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让我们用深思熟虑的方式利用基础设施来达到目的。"

以上就是评级的分析报告的大概内容,看完之后,大家应该想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在基础建设中可以评得上A plus呢?在过去的40年中,基础建设建的最多,最快,最好的国家非中国莫属了。

中国不仅几十年在国内大兴土木,巨额投资于基础设施的建造,并且走出国门投资与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西线战略工程的投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Yahoo金融2月26日文章指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不仅仅是每一个大国本国的战略投资,也越来越成为大国之间竞争的,国际地缘政治的战略性投资。中国在这个方面已经大大的领先了,中国的一带一路三条铁路出了新疆。一条穿过巴基斯坦打开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另外两条分两路连接贯通了欧亚大陆。中国的战略投资巳经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回报。仅仅2020年,中国欧亚班列已经开通了一万多辆次。

文章指出"我们处于劣势"。美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一直在加大海外投资力度。文章还指出,国内和国外的投资是相通的,美国必须改善机场和其他旅行枢纽,以与中国等雄心勃勃的经济体竞争。"基础设施在经济竞争中发挥作用的另一种方式是纯粹的现实,你必须有升级的系统才能发挥作用,这意味着港口可以处理大型船舶,火车可以有效地移动人员," 文章指出"我们在美国没有一条你可以称之为真正的高速铁路的线路。中国人有6000英里。日本人有1600英里。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家都有很长的高铁系统。我们却没有。"

文章指出,2020年6月01日,美国全新一代Acela列车抵达华盛顿特区。该列车是美国铁路公司购买的28辆新型列车组之一,现有两辆原型车正在进行测试。新列车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在纽约州霍内尔市的一个工厂制造,成本约为15亿美元,由铁路改进和融资联邦贷款支付。文章还指出,美国最快的铁路是东北走廊通过Amtrak的Acela服务,在华盛顿特区和波士顿之间运行,时速约为70英里。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可以通过他们的铁路安全地以每小时150-200英里的速度运行。

文章最后指出,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2017年给美国的基础设施打出了D+的等级,并预测未来十年,美国将花费约4.6万亿美元来改善全国的道路、桥梁、学校和港口。报告呼吁,到2025年,基础设施投资占美国GDP的比例将提高到3.5%,并从目前约2.5%的水平上有所提高。美国的前城市发展部部长强调,今天的人员和信息移动与过去的货物运输一样重要。"我的观点是所有这些都是未来经济竞争力的支撑,我们的宽带通信速度比欧洲国家和日本、韩国等慢。当我们的机场质量达不到中东和欧洲以及亚洲许多新机场的质量时,我们就处于劣势。"

最后来回顾一下中国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成就吧。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的40年中建造了80万座公路桥,20万座铁路桥。中国的公路网,铁路网和地下铁路网都已是世界第一。世界上最长的大桥,最高的大桥,跨度最大的大桥的前几名全都在中国。根据维基百科和美国媒体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水泥和铝产量世界第一,其中钢铁的产量是美国的九倍。仅仅在2012-2015年,中国消耗的水泥比美国在整个20世纪用掉的更多

中国人口多,密度大,国土广大等特点都非常适合发展高速铁路。中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八纵八横干线网,即武广高铁、京沪客运专线、京港台高铁、京港客运专线、京哈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等。重要的高速铁路支线有贵广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等,城际高铁有京津城际铁路、沪宁城际等。

中国铁路总公司称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到3.79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中国高速铁路网营业里程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以下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六年中,中国平均每年投资8000亿以上在铁路建设中。

中国高铁在驱动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城市群建设等方面的“共振效应”日益凸显。一方面,高铁缩短时空距离,推动了城市化和城市群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高铁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制造业聚集,推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通达的交通节约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激发了沿线城市发展的潜力,也带动了沿线经济协调发展,重构了“中国经济版图”,高铁线成为人民的致富线、幸福线和国家的发展线。

3月2日媒体报导,中国国务院发布了2035年国家现代化高质量交通网规划。计划在2035年之前使国家的立体交通网达到70万公里。中国将使用100个交通枢纽城市连接70万公里交通网。城市自身的都市区交通网络之内1小时通达;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网络2小时之内通达;全国所有主要城市之间3小时内通达。与周边的国家交通在两天内实现通达;全球主要城市在三天内实现通达。

中国现代化的交通将给人们生活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将来的十年之内的大城市,中国尤其是一线大城市的老百姓可以生活在300公里之外的一小时城市生活圈子内。上班乘坐动车一个小时可以走300公里去上班,到那时候大城市房价会大幅度的下降。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可以改动几个字,来描述这种中国人这种全新的速度感和悠哉悠哉的心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时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车以过万重山。

美国媒体NPR3月4日报导,拜登依旧强调必须大规模的投资与基础建设,尤其指出中国持续的投资于铁路和交通,美国必须重新投资于基础建设来迎头赶上,否则无法与中国竞争。美国不能省油了, 好好加油吧!

引用文章出处:
https://www.yahoo.com/finance/news/us-china-bri-dfc-infrastructure-193410068.html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americas-infrastructure-report-card-20063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