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场马拉松
文章来源: 麦姐2021-06-13 05:08:25

我的第一场马拉松

今天6月13日原本是第十届兰州马拉松的比赛日,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取消了(参见博文《被不靠谱的同乡坑了》),麦二哥遗憾未能成行,只好写文回忆了自己在2016年第一次参加兰州马拉松的情景和感受,当年跑完后他曾赋诗一首留作纪念,这次一并附上。说实话,尽管和二哥当时同居帝都,麦子也没搞明白二哥怎么会从人人都能健步走的普通锻炼就走进,不对,应该说是由走变跑跨入了跑马行列。每当麦子对着二哥家里陈设的众多金灿灿亮闪闪的跑马奖牌表现出敬仰之情时,二哥都会轻描淡写地来一句:能走就能跑,你也行。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麦二哥是如何从菜鸟走路者变成跑马爱好者的,他行你也行。同时借花献佛,用二哥的奖牌顺祝文城小编和博友们端午安康!

----------------------

我的第一场马拉松

作者:麦二哥

我与马拉松的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2015年6月13日,我在北京看央视体育频道直播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兰马),航拍的画面很美,涛涛黄河犹如一条弯曲的彩带穿城而过,运动员身着红色的T恤如跳动的火焰沿赛道流动,赛道两旁的绿树下是助威加油的热情市民,在蓝天的映衬下,黄、红、绿三色蔚为壮美。兰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兰州,我为家乡的美景自豪,也为运动员喝彩。巧合的是,兰马的前一天,我刚尝试跑步锻炼。此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跑步基因,既不善跑,也没有兴趣。我怎么也想不到,一年后,我会自信满满地站在兰马的起跑线上。

一般人不可能看一次马拉松比赛就激发跑马的愿望,即使有这样的冲动,也是昙花一现,毕竟马拉松不是一项人人都能参与的运动。实事求是讲,我也不是看了兰马就决心挑战马拉松,跑步与马拉松之间还有很长的距离。跑完第一次的兰马,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会跑马拉松,怎样才能喜欢上跑步。对于我而言,开始跑步是机缘巧合,因为健步走走了一年多,2015年6月12日,突然想尝试着跑跑步。自然,开始跑步的感觉并不美好,气喘、腿疼,5公里下来,人都要散架了。幸好,第二天,我咬咬牙继续跑了,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了下文。人们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一个月以后,跑步开始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再过一个月,就可以享受跑步带来的愉悦感。这些变化只有在坚持中才能体会出来,酷暑严寒、风霜雨雪、出差开会、加班忙碌、头痛脑热,不想跑的时候,每天都有休息的理由,想跑总会有办法。我很喜欢一个朋友写的话:坚持,就是在犹豫和挣扎中最终选择继续。这是他在一个寒冬凌晨跑前发到朋友圈的。

跑步是人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一项最简单最枯燥的运动,通往马拉松的道路没有捷径,就是要把这项最简单的运动做到完美和极致。如何实现?一次次起跑流汗,一步步丈量道路,一点点积蓄信心,一步步递进目标。在跑兰马之前,我在北京参加过2次半马赛事,10次20公里以上长距离的练习,获得过北京市大众马拉松运动二级证书。

如果说跑步是一种寂寞的修行,那么跑马拉松就是一次朝圣。国内马拉松赛事很多,每年光注册的赛事就200多个,我把首个赛事全马锁定兰马,与近年来兰马颜值爆棚有关,兰马只用了短短5年的时间,一跃而成为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在全国排名前茅。更主要还是故乡情结,兰州是我从小成长的地方,在熟悉的土地上奔跑,有朋友和同学加油,可以增强我完赛的信心,我愿意把值得纪念的一刻留在故乡。

2016年6月11日清晨,天空被乌云遮挡,气温凉爽,预报还有阵性降雨,这是天公作美。上午7:30,第六届兰马在万众期待中发枪起跑。在4万人的参赛大军中,全马6500人排在第一方阵,我在枪响4分钟后才随人流通过起跑线。赛前的紧张与忐忑,早已在报名后2个月的跑步中释放殆尽。我与大家一样兴奋地朝前冲,半程之前甚至还比较轻松,与跑者交流,向沿途观众致意,拿出手机跑拍,一度还暗暗提高自己完赛时间的期望值。

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和自古以来的驿站关隘,这个城市本来就属于跑者,在城市中奔跑,有种穿越历史的感觉。兰马的赛道全部设在黄河岸边,中间还两次横跨黄河,白塔、铁桥、水车、雕塑、公园沿岸边次第排列,一路都是美景。在不知不觉中,跑过了35公里,这时小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身体各部位开始变得僵硬,身体逐渐进入极限状态,这就是到了俗称的“撞墙期”——前面有墙的话,恨不得一头撞过去。期盼中的阵雨没有降下来,乌云却悄然退去,变成朵朵白云,高原的太阳尽显似火的热情,气温骤然升高。尽管一路有各种饮料供应,有喷淋点,但似乎无济于事,体内水分流失很快,喉咙总处于干渴状态,脸上身上留下汗挥发后的盐粒,身体也因消耗太大而变得力不从心,连吃路上提供的巧克力和香蕉的胃口都没有。马拉松的跑道变得如此漫长。



兰马号称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全马,在兰州1500米海拔的亚高原上奔跑,对于没有进行过适应性训练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全新的挑战。因为伤痛、抽筋和其他各种身体不适,一些人退赛了,一些人在原地休息或接受治疗,还有一些人因为体力不支而改为跑走结合。我在赛前预估了自己的成绩,根据平时跑步的情况,应该在430(4小时30分)以内完赛,但显然是高估了,最后6公里掉速很厉害,最艰难的时候,跑步的速度与走路的速度差不多。脑子中闪过放弃的种种可能,但都被无情否定了,甚至还想过马拉松的距离为什么不按40公里凑个整呢,又好记又可减少虐人的程度。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我把一个第一次跑全马的菜鸟的种种心态都经历了一遍。直到最后1公里的时候,想到有同学在终点等着拍照,我精神稍稍振作了一些,尽全力以不变形的姿势向终点冲去。过终点电子线的一瞬间,我手机的短信就响了,组委会发来了比赛的成绩,还好在5小时内完赛。

有人说,马拉松比赛是从后半程开始,我想,这是不是就是马拉松的魅力呢?站在这个跑道上,要么中途退赛,要么咬牙坚持。快乐与悲壮都是马拉松的元素,快乐是因为有梦想有追求,悲壮是不放弃不言败,即使一次次退赛,梦想还会继续。我对马拉松一直有敬畏心,跑之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跑完后,依然敬畏,因为再挑战一次仍然需要勇气。兰马的赛事组织是一流的,在42.195公里的沿途,啦啦队和自发来助威的观众热情鼓劲,营造了非常友好的环境。但是对于马拉松运动员来说,支持他跑完最艰难路程的是自身的内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来自日常的训练,量变到质变,是内心的蜕变,在体能达到极限的时候,意志力要发挥支撑作用。

人生漫漫如马拉松,不在于你起步的有多晚,也不在于你开始跑得有多快,而在于你是不是一直坚持着朝前跑。在最艰难的后一段里程,你只要坚持跑着,咬牙不懈怠,就能超越曾经跑在你前面的很多人。

马拉松是一场自我的挑战,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因此,坚持下去,一点点提高,只为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

为你而跑

为你而跑,
如士兵听到号角,
以集结的姿态,
只为踏上1500米的海拔。

为你而跑,
230次奔跑,
1680公里累计,
丈量京城到金城的距离。

为你而跑,
现实连接过去,
梦回万千次,
只为领取这一张入场券。

为你而跑,
白塔注目,
白云相随,
点燃梦想和激情。

为你而跑,
来自五湖四海,
4万人风云际会,
目标42.195公里。

为你而跑,
古丝绸之路,
如画卷般展开,
穿越在历史的长河里。

为你而跑,
涌动的人流,
欢乐与感动,
如期许中的激情相会。

为你而跑,
黄河在奔流,
我在河边奔跑,
听涛声如战鼓不息。

为你而跑,
犹如一次对话,
默言相对,
似已了然熟知。

为你而跑,
我给自己信心,
你给我力量,
敬畏之心化为勇气。

为你而跑,
汗水见证极限,
疲惫中快意人生,
涅槃重生方能永生。

为你而跑
拼搏赛事全马,
距离定格时间,
让梦想成为现实。

我为你自豪,
你为我喝彩,
予我一条跑道,
回你一个拥抱!
 

麦二哥专栏 《兰州牛肉面:一座城市的记忆》

        《你喜欢Ta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