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对决系列:(一C) 珊瑚海,1942年5月7—8日
文章来源: 全球战略2022-05-08 23:43:18

 

第三回合:大型航母对大型航母

5月8日破晓后,双方枕戈待旦的官兵远望平静无垠的珊瑚海,都十分明白:海战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航母对决开始了。前一天尽管美机击沉了祥凤号,但属意外偷袭,本身弱小的祥凤号被来自两艘大型航母的攻击队打得措手不及。经过前一天“热身”,双方磨拳擦掌,要打一场“堂堂正正”的对决。几千年来海战都发生在肉眼视线距离内,今天所有进攻都将通过仅在四十年前才发明的新式武器飞越几百公里的距离来完成。“航空母舰” 顾名思义,若母舰被击沉,完成任务返航的战机只能在海面迫降,飞行人员多半会获救,但战机会沉入海底玩完。

经过一夜的“盲目”航行(美向南,日向北),双方拉开了距离,相互起飞攻击队时距离大约是210海里(390公里,240英里)。双方各有两艘大型航母,减掉前一天的战损,美军122架舰载机将和日军121架舰载机对阵。这可以说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公平决斗:双方几乎同时发现对方,同时出动攻击队,同时攻击对方。

06时22分,日侦察机报告发现美航母。

06时35分,美侦察机报告发现日航母。

07时15分,美攻击队起飞,共有85架飞机(16架“野猫”,48架“无畏”,21架“蹂躏者”)(见《航母对决系列:前言》图1)。

07时15分,日攻击队起飞,共有69架飞机(18架零战,33架九九舰爆,18架九七舰攻)。

12 零式战斗机从祥鹤号航母起飞:580720

09时,美攻击开始前,日军双航母编队一分为二,各自为战。瑞鹤号机灵地一头扎入暴雨区,成功地躲避了美军的锋芒。翔鹤号被美机猛攻。这次美舰载机首次硬碰硬强攻严阵以待的日航母,首先要突破性能优异,经验丰富的零战组成的战斗巡逻队(combat air patrol [CAP]),再要面对高度戒备的防空炮火,最后要将炸弹或鱼雷投中操舵技艺精湛的航母(舰载攻击机每机仅载一弹,只有一次机会)。美鱼雷轰炸机往往投雷过早,在较远距离发射的鱼雷全部被翔鹤号灵活地躲过,无一命中。美俯冲轰炸机技术过硬,成功地将三枚炸弹投到翔鹤号甲板上。最成功的一枚穿透前甲板,并点燃了航空燃油库。翔鹤号损管人员成功地扑灭了大火,航行能力没受影响。但全舰亡108人,伤40人,因甲板上被炸出三个大洞,丧失了航空作战能力。11时,高木下令翔鹤号向北撤离战场,翔鹤队返航的机群由从暴雨区出来的瑞鹤号收容。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五架美机被击落。但是当美机开始返航时自己的两艘母舰都已中弹。

13 空袭中中弹的翔鹤号:580910

[注] 水柱是SBD“无畏”式(Dauntless)俯冲轰炸机投的近失弹(near miss)造成的。翔鹤号中部已中一弹。最后翔鹤号被三枚炸弹重创,退出战场。

09时10分,日机开始进攻。十五分钟前美舰载雷达在70海里( 130公里,80英里)外发现了来犯日机。两艘美航母的战斗巡逻队由列克星顿号统一指挥,但因经验不足,战斗机指挥官过早地将“野猫”派出,燃油耗尽被迫返航补给。等日机真的来犯时,空中只剩下八架“野猫”,而且燃油不足,无法前出在远距离拦截日机,只能在母舰附近迎敌。两艘航母紧急起飞了另外九架“野猫”,但起飞太仓促,来不及飞到攻击高度(当时战斗机要飞到攻击高度后,再向下俯冲攻击敌机)。另外在空中反潜巡逻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也被紧急命令客串去当战斗机。“无畏”前后有机枪(见2019年的电影《 Midway 决战中途岛》),有一定空战能力。虽没战斗机快,但比九七舰攻鱼雷轰炸机快。而且九七舰攻投雷前,有一段必须匀速直线飞行无法机动,所以“无畏”有机会拦截(见《航母对决系列:对决前的主力舰载机》)。

日机兵分两路。一批日机盯上了约克城号。满载26000吨的约克城号转弯半径较小,机灵地躲过了全部鱼雷。只有一枚炸弹命中。这枚炸弹从舰桥附近穿越四层甲板,炸死了66人。其他炸弹都是近失,损失不大。约克城号控制了火势,自始至终没有丧失航行能力和航空能力,运气不错。

列克星顿号没有那么幸运。不像进攻约克城号的九七舰攻只从一面投雷(这样比较容易躲避),扑向列克星顿号的九七舰攻从三面钳形投雷,投下的11枚鱼雷让本来动作就缓慢的满载48000吨的巨舰无法避让,被两枚鱼雷命中。同时九九舰爆又从空中呼啸而下,投中两枚炸弹,雪上加霜。列克星顿号舰体倾斜7度,多处大火,伤得不轻。日攻击队共有21架被击落。

14  空袭中中弹的列克星顿号:581030

[注] 注意白色鱼雷尾迹。

列克星顿号损管人员迅速控制了火势,又通过紧急注水,解决了倾斜。由于两台升降机都卡在最上位置,回收飞机的航空作业可以继续。到11时45分,早晨出发的攻击队除战损的飞机以外全部返航(六架“野猫”,23架“无畏”,和10架“蹂躏者”)。航母能保持25节航速,大家都松了口气。

15 列克星顿号被两枚炸弹和两枚鱼雷命中示意图

但好景不长,12时47分时被震裂的航空燃油管泄露的油气传遍了封闭的舰体,一台没有关掉的电机被引爆,随后发生了一系列爆炸,火势无法控制。整艘军舰随时可能殉爆,舰长被迫在15时10分下令弃舰。这艘绰号是“列克斯夫人”(Lady Lex)的美海军中资格最老的大型航母缓慢下沉。18时05分左右“列克斯夫人”发生殉爆,带着36架飞机和216名阵亡官兵沉入海中,为珊瑚海海战画上句号。

16 列克星顿号航母沉没以前:581520分左右

当天疲惫不堪的双方没有再次战斗。返航的日机全部挤到瑞鹤号上,有些燃油耗尽只能在海面迫降。为了尽快收容来自翔鹤号的飞机,瑞鹤号不得不将已降落的三架零战,四架舰爆,五架舰攻推到海里。幸存的飞行人员报告他们击沉了萨拉托加号(日军没有认出列克星顿号)和约克城号。高木觉得他大获全胜:手里有一艘完好的大型航母,以一艘大型航母被击伤的代价击沉两艘大型航母。他率机动部队北上稍作休整,准备再战。

但坐镇腊包尔的井上十分谨慎,下令全体部队北撤。联合舰队司令山本闻讯后,对井上怯战的决策不满,命令MO作战全体部队在5月9日掉头南下,扩大战果。井上坚持认为在一艘轻型航母沉没,一艘大型航母退出战场的情况下,各路部队只能依靠一艘大型航母上60来架弹痕累累,急需修理的舰载机(而且是“两鹤”的残部拼凑起来的)。这点微薄的航空兵力无法掩护莫尔兹比港攻略部队,抗击到现在为止基本没有出动过的,有300来架飞机的美澳陆基航空兵力,因此MO作战应该停止。山本冷静下来后被迫同意MO作战无限期推迟。

5月8日,尼米兹向弗莱切发来贺电:“祝贺你们在最近两天中取得的光荣成就”。同时命令弗莱彻率受伤的约克城号回珍珠港大修,兵力不足的尼米兹还要派它进军中途岛。双方宣传机器都宣称己方在珊瑚海大捷。为了保密,美军在6月中途岛大捷后才承认在珊瑚海损失了列克星顿号。

战役评议

人类历史上首次航母对决对世界海战史,对美日双方战略战术,对太平洋战局都有深刻的意义。海军在视距外以航空兵交战,在海战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飞机经过40年的发展,航母经过20年的发展,将战舰和航空兵融合在一起能否赢得海战胜利,终于到了在实战中检验的阶段。这种新型的海战为以远洋奔袭,长程打击为特色的太战指出了方向。一战以前海军光关注水面,一战时开始关注水下。二战时海战加了天空这一层面,海军必须同时关注水面,水下,和天空这三维。擅长经略海空的航母 + 舰载机这一有机组合让海军拳更硬,腿更长。谁能更深刻地认识这一新特点,相应提高自己人员素质,装备,和组织,谁就有可能在交战中赢得更多胜利。

2 珊瑚海海战:双方战果

 

美军

日军

阵亡、失踪人员

543

1074

被击沉的大型航母

1

0

被击沉的轻型航母

0

1

被击沉的大型油轮

1

0

被击沉的驱逐舰

1

0

被击沉的轻型舰艇

0

4

损失的飞机

65

69

 

从军舰损失的数字角度看,日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在双方飞机损失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以损失一艘轻型航母和四艘轻型舰艇的代价击沉一艘大型航母,一艘大型油轮,一艘一线驱逐舰,交换比对日军有利。一艘满载13000吨的轻型航母的损失和一艘满载48000吨的大型航母的损失不可同日而语。航母是极有限的战略资源,每一艘都是宝贝疙瘩,一旦损失无法马上补充。日军开战时有十艘航母(六艘大型,四艘轻型),祥凤号出身是水机母舰,改造后才成为航母,从未加入主力机动部队。其损失固然可惜,但日海航损失了祥凤号实力还十分强大。美军开战时有八艘航母(六艘大型,两艘轻型),珊瑚海海战前已损失兰利号轻型航母(美军第一艘航母),这次战沉的列克星顿号(美军第二艘航母,在兰利号战沉后资格最老)是美军(也是世界各国海军)吨位最大的航母,损失惨重。不能像日军一样将所有力量都部署在太平洋,美八艘航母当时有两艘部署在大西洋。太战只打了六个月,六艘部署在太平洋的航母只剩四艘,剩下的航母兵力更捉襟见肘。

但是在珊瑚海美军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成功地达到了战役目的:挫败了日军南下控制珊瑚海和切断美澳之间交通线的战略计划。日军MO作战企图被彻底粉碎,开战以来势如破竹的攻势首次被遏制。当时战无不胜的日军蔓延着“胜利病”,而在珍珠港被痛击后节节败退,从菲律宾逃到澳洲的美军蔓延着“失败病”。珊瑚海海战是美军不畏强敌,首次出动航母硬刚不可一世的日军中最不可一世的航母机动部队。在心理上,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一次遭到沉重打击,美军士气开始高涨。在战术和技术上,美日航母部队互有攻伐,各有千秋,可以一拼。航母对决中,美军从指挥官到飞行员都开始找到对抗日军的作战感觉,这为中途岛战役大捷打下了基础。总之,珊瑚海海战是一个使战略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战役,是太战战局发生逆转,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标志。

同时,日军被当头棒喝后开始从“胜利病”中慢慢苏醒,对美航母部队刮目相看。日军并未放弃有限南进战略,继续垂涎莫尔兹比港。但珊瑚海失利(和一个月以后中途岛失利)后,日海军开始缺乏自信,拒绝出兵。结果重担全部压在陆军身上:对莫尔兹比港的进攻日军被迫放弃风平浪静的海路,而从新几内亚北岸翻山越岭不畏艰险向南推进。这样,抵抗来犯日军的重担全部压在麦克阿瑟所率西南太战区的美澳陆军部队,这就是后来艰苦卓绝的科科达小径(Kokoda Trail)战役。

尼米兹宣布珊瑚海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深远意义的胜利”。意义究竟多么深远,当时他自己也不清楚。由于翔鹤号受损必须修理,“两鹤”舰载机队都严重减员必须补充新手加强训练,这样第5航空战队的这两艘日军最新锐的航母无法参加中途岛战役。所以珊瑚海对中途岛的直接贡献就是用一艘航母沉没的代价换取了两艘航母不能赴中途岛参战。否则在中途岛对决时美日航母的比例将是4 : 6,而不是3 : 4。在六艘航母参战的情况下,日军很可能获胜(见《航母对决系列二》)。

作为航母力量之间首次大规模交战,双方都犯了不少错误。在没有机载雷达(更无卫星,网络)的情况下,双方侦察情报都有很大误差。美机投雷技术欠佳,战斗机指挥有待提高,陆航偶尔出场就帮倒忙。日方分兵多路,犯了兵家大忌。其他错误包括日军密码被破译还蒙在鼓里和日机昏头昏脑试图在美舰降落。双方都在相互摸底,又都急需学习提高。这对初出茅庐,没打过大仗,缺乏多机种大编队出击经验的美海航舰载机部队来说尤为重要。对双方航母及护航编队来说,如何掌握对方海航进攻规律,加强防空作战也成为巨大的挑战。

珊瑚海海战作为海战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间的较量,开创了视距外交战的最新海战模式。由于双方旗鼓相当,这是太战中最公平的一役,基本反映出双方的战斗力。它可以说是六场航母对决中最恰到好处的序幕,还有五场精彩纷呈的大戏会上演。

【对决一:珊瑚海,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