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那个上私校的孩子(一)
文章来源: 平等性2024-01-26 09:15:24

 

家里那个上私校的孩子(一)公校和私校

平等性

从中国出来的朋友,估计很多和我一样,对公和私这两个字,特别敏感。我小的时候,校园的大喇叭里经常会传来“狠斗私字一闪念”一类的口号,以至于当时我幼小的心灵,对那些个带着私字的东东,像是私人,私产,自私自利之流,都会有些提防。那个时候,还没有私宅和私家车这样的名词,后来长大了,在报纸书本上看到了,觉得也是资本主义的洪水猛兽,虽然心里很好奇,嘴上还是要批的。私校也是如此,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大花园里,注定是一颗毒草。

后来时代变了,我有机会到了太平洋的彼岸,见识了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这里面有好的,有不好的,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帮自己开了眼界。我不仅知道了这世上还有私校这样的教育机构,而且因缘巧合,送自己的孩子一路读私校到现在,算是有了点亲身的了解。我自己搞了半辈子教育,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职业病,那就是好为人师毁人不倦,用我朋友多瑙的话说,就是“太想教人点什么了”。她说的很对。像我这样的人估计还有不少,我们这类人的通病就是,一旦有了点好东西,就忍不住想拿出来和人分享。这个系列,我准备详细介绍一下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私校的优缺点,女儿的一点经历和我本人的些许体会。

我自己一辈子没上过私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直到后来出国留学,读的都是清一色的公立学校,那叫一个又红又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很自然的,我老婆也是如此。很可能有眼尖的同学会说,不对头,这里面逻辑上有问题,时间顺序不对嘛。其实那是我故意卖的一个破绽,俗话说,百年眷属三生定,没这么点默契,这辈子又怎么能走到一起呢?

像我们公婆这样没半点儿贵族血统的凡夫俗子,对孩子的期望自然也就如井口般宽广。当年老婆怀孕的时候,我们就给她规划好了,一定要走一条和她爹妈一模一样的阳光大道,既省钱又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女儿出生的时候,我刚刚毕业,开始工作。当时既要拼文章,还要上讲台误人子弟,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连带孩子的时间都没有。而老婆的博士论文也正卡在关键时候,我们又没有请家里老人来帮忙,两口子实在是忙不过来。该怎么办呢?于是想着去送托儿所,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万恶的资本主义,根本就没有公家办的托儿所。最后只好咬咬牙,花银子送孩子去了当地一家口碑不错的私营托儿所。

当时女儿只有两三个月,是那个托儿所有史以来接受过的最年幼的小baby。不夸张的说,立马成了他们那里的小明星。他们甚至专门为她指派了一个阿姨,吃喝拉撒全包了,还整天抱着她到处溜达,就为了给她开眼界,长见识。

到了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我们从学校的公寓搬到了郊区的一栋小屋,于是要从托儿所转到幼儿园去了。这个时候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送专门的Daycare中心。这样的中心可以接受两岁到五岁的孩子,过了五岁,孩子就可以去上政府的免费Kindergarten。第二个选择是上私校。我们这里有一些私校接受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的孩子,这样的好处是,孩子可以在一个学校一路读下去,不用担心转校的问题。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反正在上Kindergarten之前,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的费用都差不多,于是在Daycare中心和私校都注册排上了队,准备哪一个先排到就去哪一个。结果有一个私校先排到了,于是高高兴兴地送她去上学。

我还记得第一天送她去上那个私校幼儿园的情景。一大早我们就赶到学校,找到了女儿的教室,看到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教室门口哭天抢地,女儿完全不为所动,迈步就进了教室,走了两步,想起了什么,转过头给我挥了挥手,然后就欢天喜地的去给她的新朋友们打招呼了。我眼巴巴地在门口看了好几分钟,出来以后,在停车场等了一会儿,终究还是不放心,又摸回到教室门口,偷偷地往里面瞅。却见她身边已经围了一群小朋友,她正在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故事呢。

第一天很顺利。接她回家的时候,她还兴奋地不行,叽哩呱啦地给我讲她的新见闻和新结识的小朋友。讲着讲着,就没声音了,我扭过头一看,她小人家已经在车上睡着了,嘴角边还挂着笑,估计梦乡里还在回味幼儿园里的趣事。

不过呢,马上就迎来了第一个挑战。记得过了不到两个月,有一天下午我正要接女儿回家,她班上的老师拉住我,给我讲她在班上的表现。女儿的表现都很好,既活泼又懂礼貌,特爱在课堂上发言,老师同学都喜欢她。只不过有一样,班上现在只剩了两个小朋友认不全字母表,她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员。照老师的说法,如果一年下来还是这样,要考虑留在本班再读一年,反正她是班上年龄最小的,留一级也没什么影响。

我回家以后和老婆一说,领导颇有点担心,也有些纳闷:不对呀,咱们家小囡从小看着挺聪颖的,怎么现在变落后份子了,莫不是这个学校要求太高了?我们决定观察一年,实在不行就考虑转到Daycare中心去。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又过了两个月,老师很高兴地告诉我,女儿好像开窍了,不仅字母表背完了,而且喜欢上了图画书,整天捧在手里读。再过了半年,我注意到女儿开始看报纸了,这下子估计升级是没问题了。

我们的想法是,在这个幼儿园读到五岁,就可以去政府的Kindergarten,然后一路读公立小学,中学,大学,重新回到她爹妈这条正路上来。结果却是,我们在这家私校读了整整九年。

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家里那个上私校的孩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