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忽悠,骚操作
文章来源: 野性de思维2024-01-27 07:49:22

那是个晴朗的一天。

一早,我们来到科技馆。本以为会开馆让人参观,没想到因为装修维护的原因,今天科技馆关门。于是,我们就在科技馆的周围转悠。科技馆离世纪广场很近,步行也就几分、十几分钟的时间。等转完了这两处景点之后,一看手机时间,还早。于是,决定到科技馆地铁站的地下商城去转转。

刚走到地铁站下口,就听见几个门口站着的人用英语跟我们打招呼,推荐我们下电梯到地下商城去转转。咦,这几个人怎么知道我们会讲英语?难道说他们从我们的穿戴打扮上就能知道我们会讲英语?或者说,从我们的穿戴打扮上看出与当地人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不明白,有点意思。

乘电梯下到底层之后,发现这里的商铺大部分还没开门。给我的感觉是,这里有点萧条冷清。一起来的人讲,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热闹的很。这几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萧条了许多。到这里来买东西的人,多数是老外,所以这里的小商贩,多半都能讲流利的英语。这就是为什么,刚才一看到我们要进来,站在门口的人就跟我们讲起了英语,因为他们知道,到这里来买东西的基本上都是老外。

等到九点半多,快十点钟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商户都开门了。转悠了一会儿,我随便买了点东西。不论从质量上讲,还是从价钱上讲,如果这些东西在北美买的话,至少要花同样的外币价钱,也就是说,当把兑换率的因素考虑进去的话,看起来同样质量、同样款式的好货,在这里你只需付人民币就能买到,性价比不错。

我们来到一家卖服装的小铺,她家主要卖冬季的名牌服装,各种冬季的羽绒服系列品牌,在她这里都能发现。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男老外在选货。一起来的人也要买几件衣服。这时,这个店的男主人,一个小伙子,操着相当流利的英语,一边给那两个老外介绍他的货,一边手里拿着计算器敲打着。我站在一旁,无意中听到了他们几个是如何在讨价还价的。

就在那边热火朝天地谈生意的时候,一起来的人也选好了要买的东西,就要开始进入讲价阶段了。这时,全程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老板娘,什么老板娘啊,就是嘴上抹了果酱的小姑娘一枚,专选我们的软肋下手,对我展开了温柔的暖心攻势,一会说我也就四十多,一会儿,又眨巴眨巴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严肃认真地说,我比三十岁看起来还年轻,甚至带拐弯的,简直把我给直接忽悠瘸了,彻底整不会了。赶脚着在那个高光时刻,她就是直接从我身上抢钱,我不仅不会有任何的反抗行为,反而会心甘情愿地加倍奉送。看来,我们都低估了小美眉,小小的年纪肯定是交了情商税的大户,要不生意咋就做得这么炉火纯青呢?有意思,从美眉那里学了一招。

这还不算完,不过是前戏而已,小姑娘还有更厉害的后手呢!

她悄悄贴近我们神秘兮兮地说,我给你们这个价。说罢,伸出四个手指头。紧接着,她叮嘱我们,你们千万别讲英语哈,也不要去跟那几个老外讲话,以免泄露了天机。她说,我哥管那几个老外要的价钱是你们的几倍。我知道那个男的小老板管他们一件要¥1500元,而眼前小姑娘答应给我们的价格是每件¥400元。其实我想说,都到了这个感情深一口闷的份上,啥都是废话练习了,即使她当时狠宰我们一百万,早就被忽悠蒙了的我也不会打锛的。

明白,一切尽在杯中。生意就是这么炼成的。都是千年的狐狸,不必玩什么聊斋。

末了,那边看起来好像成交了。其中一个男老外说,这是给他自己妻子买的。别说,那个男的小老板还挺会来事,马上附送给另一个陪伴来的男老外一副看起来挺漂亮的棉手套,就是那种有点像冬天打冰球用的厚棉手套。两人被乐呵呵地打发走了。可以想见到,他们只花了大约几分之一的价钱,就买到了想要的东西,虽然比起我们给的价格来讲,他们还是多付了许多,但对比他们在自己国家中买这种品牌的东西来,还是省了不少钱。

还别说,这里的东西,不论从做工来讲,还是从价格上来讲,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很有点像过去国内的那种出口转内销的产品。所以,这里就成了识货的老外们最爱的购物地点之一。

两个小老板有趣的商业骚操作,这背后的那些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猫腻,还有他们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本事,均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