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竹林精舍之 开粥相伴过夏
文章来源: 孔雀羽2021-06-17 22:50:35

有一位叫某甲的佛弟子, 年方二十四。

他一直是我的读者, 回得不多, 悟得不少。 这一段时间看我的文章, 进步神速。 曾经因为他的一篇回复, 我甚至错把他当成我的师兄,以为师兄也化名潜来佛教网和我逗闷子,哈哈。 他的那篇回复是契合玄旨的, 我叫他单独写一篇给我解释为什么, 可惜解释得不对。

他的这篇《金鳞罕遇》的回复, 大家可以好好看看。

参公案就是要如此参。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要多读经典, 博览群书, 只有博, 有了深厚的基本功, 才可能精, 才可能破。

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但还是在拾古人的牙慧, 什么时候可以不用祖师的话, 而是用你自己的话回答, 本来面目是什么? 或者说, 佛是什么? 如果说得一清二楚, 透透澈澈, 就可以了。

我在此再点你一下,这一篇最重要的是“钓尽江波”四个字。江波尽, 才是金鳞。你仔细品船子和尚的两句话。

“棹拨清波,金鳞罕遇。”

“钓尽江波,金鳞始遇。”

你用棹去拨清波,是找不到金鳞的。“钓尽江波,金鳞始遇。”是双关语, 既是欣慰, 又是赞赏, 更是点拨。

我在这里借用一下马祖的话,“梅子快熟了“, 好好用功吧, 二十四岁有如此见解, 当属大根器。

 

鄂州百岩明哲禅师,

药山看经次,师曰:“和尚休猱人好!”

山置经曰:“日头早晚也。”(陷阱)

师曰:“正当午。”(中招)

山曰:“犹有文彩在。”

师曰:“某甲无亦无。”

山曰:“汝太煞聪明。”

师曰:“某甲只恁么,和尚作么生?”

山曰:“跛跛挈挈,百丑千拙。且恁么过。”

 

我不知道大家读我的文章是什么感受。

我读这些祖师的对话, 如饮醇酒, 如饮甘露, 我真的能体会到当年大迦叶尊者的会心一笑。我会为祖师们的绝妙佳句拍案叫绝, 会心一笑。我会为世人的愚痴扼腕叹息。

明哲禅师一句”正当午“ 就把内裤都输了。

药山的问题和我们以前常看到的”汝今年多少?“,”汝在百丈处多少年?“等等一样都是挖坑。你如果顺着问题老老实实回答就错了,因为你的答案定在了某一处,某一个时间点上。

不过呢,我还是认为明哲禅师是位开悟之人。为什么?

1)当他看到药山在读经书,便讥讽他。

2)他说“某甲无亦无。”

所以,”正当午“应该是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呵呵。

 

洞山与密师伯到参,师问:“二上座甚处来?”

山曰:“湖南。”

师曰:“观察使姓甚么?”

曰:“不得姓。”

师曰:“名甚么?”

曰:“不得名。”

师曰:“还治事也无?”

曰:“自有郎幕在。”

师曰:“还出入也无?”

曰:“不出入。”

师曰:“岂不出入?”

山拂袖便出。

 

师次早入堂,召二上座曰:“昨日老僧对阇黎一转语不相契,一夜不安。今请阇黎别下一转语。若惬老僧意,便开粥相伴过夏。”

山曰:“请和尚问。”

师曰:“岂不出入?”

山曰:“太尊贵生!”

师乃开粥,同共过夏。

 

明哲禅师问:“岂不出入?”

洞山拂袖便出, 其实是正确的回应。

明哲禅师第二天追问, 是怕洞山瞎猫碰到死耗子, 所以特地重新勘验确定一下。

结局是师乃开粥,同共过夏。

在上面明哲禅师和洞山的这桩公案中,明哲禅师和洞山在两天之内打了两场。洞山唯一的破绽就是第一天的第一句答”湖南“。我脑子里记得的公案太多,但不记得以前的文章中有没有讲过不动道场。呵呵,如果以前没讲过以后也会讲到的。

师问:“二上座甚处来?”

直接答”不动道场“ 就好了。

这两场打斗,都是明哲禅师进攻,洞山见招拆招,但没有反攻。不过最后,师乃开粥,同共过夏。说明明哲禅师同意洞山的见解,间接说明他也是真的悟道了。

 

明天会很忙,可能没时间,所以今天多贴一篇。提前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