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天下】龙树之门之:不住我相
文章来源: 孔雀羽2022-01-20 06:00:35

释迦太子为什么会放弃王位, 出家求道?

第一个原因, 因为他见到了生老病死, 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第二个原因, 因为他有超凡的智慧, 第一次见到生老病死, 就一下子抓住了事情的关键。

 

生老病死我们大家每天都见到,

都习以为常了, 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大家都认为无法避免, 所以不如及时行乐。

只有释迦太子, 明明有所有的条件及时行乐,

可是他超凡的智慧告诉他,

解决不了生死问题, 乐就是空。

终有一天, 乐极生悲。

 

生, 于是我们的身子从母体出来。

老, 我们的身子老朽了, 不如以前强健了。 我上次回老家, 也去看望了舅舅。 他说, 十年前, 他可以挑一百多斤, 走几十里山路, 现在不行了。

病, 老父亲现在只能躺在病床上, 走不动了。

死,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经去世了。 尘归尘, 土归土, 那慈祥的音容相貌, 再也没有了。

 

你注意到没有,

生老病死, 我们的身体在承受。

生的, 是这个身体,

老的, 是这个身体,

病的, 是这个身体,

死的, 是这个身体。

我们的身体, 就是我相。

 

前面连续三天, 我都在讲诸法无性。

相中无性。

我相, 自然也不例外, 也没有佛性。

也就是说, 我们的体内, 没有佛性。

不向外求, 也不向内求, 更不用向中间求。

 

佛在《金刚经》中提到:

“我人众生寿者。”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见相非相, 即见如来。”

 

关键就在这个“我”字。

去了我相, 就自然没有人相, 众生相, 寿者相。

去了我相, 就去了“所”, 就自然无所住。

没有了所, 没有了人众生寿者, 当然就见相非相, 就成了如来。 你就是如来, 就见了如来。

到底什么是佛说的见相非相呢?

见,就是见性。

明白实相无相,明白性中无相,就是见相非相。

明白了实相无相,明白了性不可见,就见到了如来。

你,就明心见性。

你,就成了如来。

 

我们的身体就是我相,

我们的身体就是房子,

轮回就是拆迁,

佛不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