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捐款
文章来源: 雁东阁2021-07-22 01:04:43

《中国式捐款》

         洪水退去, 又来了一波捐款, 总有明星被骂。

         明星挣的是天价, 这个我眼红, 总觉得他们配不上, 都是捧的, 该限制。但至于他们捐的多少, 这就是个人私事了。

        去年三月疫情猖狂时, 看到某报发的某欧洲小国华人的捐款名单, 名单很長, 几百个名字洋洋洒洒, 我从头看到尾, 力图找出些熟人的名字。前六人是捐款2000欧以上的, 有捐2千、1千、5佰欧的, 绝大多数是捐100欧, 也有捐50、30、20、10欧元的。

         看来看去, 我怎么觉得这好像就是一本功德榜呢?

         中国庙宇里的功德榜, 是用红底和毛筆写出来的。基本结构为:标题十缘起十名单。标题自拟, 缘起就是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德可以给大家来做, 做了以后又有什么功德。名单是有顺序的, 按捐资多少列先后。

        我一直很奇怪, 难道菩萨不是神吗, 谁捐多少菩萨不洞察秋毫吗?答案自然是, 这些名字不是报告菩萨的, 是给世上凡人看的。

         捐的多的人自然厉害, 功德更高, 只是世人有穷有富, 能力不同财力相异, 捐的少的人自有他的苦衷。人人都有心求菩萨, 怎奈力不从心, 穷人挣钱养家糊口不容易, 但求功德之心却是一样的迫切。

         菩萨是普渡众生的慈悲, 不会在乎捐款的多少, 心诚则灵, 掌管功德薄的是和尚。

        在西方, 基督教堂自然也有捐款这仪式。弥撒到了最后, 一个小蓝子传来传去, 谁若愿意丢几个钱进去, 多少自愿, 捐了几何, 各自有数, 也不需要上报名字给耶稣。

         我在国外这么多年, 每年圣诞前, 奥国有个慈善捐款晚会叫“黑暗中的光”, 14小时电视捐款每次都聚得亿万, 但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份排着名次的名单。

        我碰到过不少捐款人, 大多数人的心理是, 我过的很好, 理应帮助他人。这种自我感觉良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就是一种自私的感觉, 但我们还是应该拥抱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使人向上向善。

         既然捐款只是为了自身的心安理得, 最该做的事就是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善事而让别人尴尬, 毕竟谁也不想抵尾。

        不过排名次这种事是中国人的最爱, 还美其名曰“鼓励竞争”, 我们从小就被名次排大的。

        我当年上初中时, 幸运地排上了文革后第一批重点中学。此时各种名著涌入, 借到一本不易, 我是爱不释手, 经常课堂上偷看。记得有一年期终考试, 我搞到了一本《飘》, 虽然也知道应该复习备战, 但实在是忍不住小说的精彩, 欲罢不能, 最后排在倒数第几名。

         我父亲去上家长会。那天我说头疼很早就上床, 想着至少我不需要装出一到痛改前非的脸。蒙着被子, 那一顿不满我也记不清了, 至今只记得我父亲说, 他同事的儿子名次比我排得前, 这让他很没面子。

        这以后, 我对这种排名痛恨之极。几家快乐几家愁, 排在前面的洋洋得意, 排在后边的愁云满面。

       所以我想, 这种捐款名单还是省去钱财帐细的好, 至少只写些特别大款的, 毕竟捐的人都是有心的, 大家都在努力, 榜上有名就行了, 何须区分多少。

        我刚到挪威时, 听人说, 这里只要下载一个软件, 就可以查清邻居每年交了多少税, 这是何等的透明啊, 杜绝可能的偷税漏税。

        但捐款就不同了, 何须透明得人尽皆知多少。真正的慈善是个人的事, 静悄悄的, 只为了内心的安宁, 何须大张旗鼓, 你捐了多, 别人捐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