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年红极一时的影星——陈冲与张瑜
文章来源: 简翎2021-07-20 07:24:55

文/简翎

      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一段时间,中国影坛上有两颗耀眼的明星,那就是陈冲和张瑜。

      两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同为上海人;且均为五六十年代出生,只是张瑜比陈冲大几岁;她俩都因为一部电影而开始走红,陈冲的是《小花》,张瑜的是《庐山恋》;两人都得过电影百花奖;还有,她们都在当红之际,急流勇退,选择去美国发展。

      不过,赴美之后,两人的机遇和命运却大不相同,也可以说,形成了戏剧性的反差。

      陈冲在美国沉寂了几年, 之后,便慢慢在好莱坞崭露头角。她先是出演《大班》,后在《末代皇帝》中成功塑造了婉容的形象;在好莱坞的三十来年中,她当过演员、编剧和导演。她曾倾尽心血导演了一部电影,叫《纽约的秋天》,拍摄得轰轰烈烈,上演得冷冷清清,成了票房毒药。

     陈冲虽然比不上当年的章子怡和巩俐在好莱坞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她冲击好莱坞还算是成功的。

      在家庭生活方面,陈冲第一次婚姻失败,梅开二度获得新生,收获了一个做外科医生的模范丈夫和两个美丽可爱的女儿,可谓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再回头说张瑜。可以说,张瑜选择赴美求学,肯定心里也揣着一个梦,对于一个电影演员来说,不可能不对好莱坞怀有美好的憧憬。

      张瑜在美国一呆就是十几年,没听说她在好莱坞演过任何电影,只听说赴美前,她有一个在国内做导演的丈夫张建亚比较有名;回国前,两人因故分手。似乎她的美国梦就是让她丢掉了自己的先生。直到现在,已经六十四岁的张瑜,仍然孑然一身,没有家庭。

      这里并不是说张瑜失败,陈冲成功,只是个人性格与自身条件不同,走的道路就不同,最后的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

      陈冲能在好莱坞开出一片新天地,有两大要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是她地道的美语,与真正的美国女人的无异,绝对正宗。电影是说和表情以及动作的艺术,说一口地道的美语那是多么地陶冶人的心情。第二是陈冲的闯劲儿,为了圆梦,她大胆地接拍了不少电影,大部分属于上乘之作,也夹杂了一些劣质作品。如此,她在好莱坞积累了丰富的演艺经验,也得到了出人头地的好机会。

      张瑜呢?属于传统的中国女人的类型,而且还带有一种演员身上少有的革命性。她在美国时,也曾在别人的引导下,试着接触好莱坞,后来察觉到有的美国人对亚裔不够尊重,便扭头走了

      回国后,张瑜在公开场合说话,仍打着八十年代的烙印:谨慎、稳重、进步、革命。她在国内继续演革命戏,做革命人,播撒革命的火种。而Joan Chen 在美国,住洋房,开洋车,说洋话,一直过着资产阶级的生活。

      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公安局长任长霞等都是张瑜塑造的女学者、女英雄。看张瑜那一身朴素的打扮,还有云淡风清的笑容,以及沉稳得体的言语,很难想象她曾在美国这个另类国度生活了十几个春夏秋冬。  

      从陈冲与张瑜的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又一次看到了性格的力量。难怪当记者采访银行家摩根时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摩根毫不犹豫地回答性格。” 紧接着记者又问:资金与性格哪个更重要?老摩根又强调:资金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性格。

       博客链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