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中国数学界
文章来源: 欧洲联盟2021-12-15 12:04:35

今日在读一段关于《凸规划问题的Lagrange乘子》的阐述时,来回读了十来遍,愣是没有读懂作者—北大某著名教授在说什么。是我太笨吗?立刻去翻看了一本英文教材,一遍就看明白了!回想起在上大学时的经历:任何一个问题,都要翻看十本、八本同类教科书,才能得到最明了的阐述;我不禁要问:中国人的数学真的好吗?我不是傻瓜,怎么也拿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数论博士学位,怎么也解决了几个数学猜想;可是中国人的数学描述水平,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就这德性,还想出大师、搞创新,做梦吧,您呢!

我的导师,王元研究员,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让我铭记终生:先别说《数学学报》上的文章有不有意义,你去看看那上面有多少文章是对的!中国人发文章,只是为了评职称、拿奖金,只要能蒙住评审者,对错与他何关?原长沙铁道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后来在Carleton大学打工的李蔚萱教授说,中国人写文章,只管写出来,至于看不看得懂,那是你的事,与他无关。是故意不想让别人超越自己吗?还是有意地让别人再去做无用功?如此去教导下一代,世世代代都出不了大师。

一个读研时的郭同学,引用了中国科大某李教授译著中的结果,得出了一个漂亮的结果。就写成一篇文章,寄给了美国的原著作者。那美国教授一看结果就错了!可是自己的定理没有错啊?一对照才发现,中科大的李教授翻译错了。如此词不达意、不究对错,就敢出版发行,也只有中国人能做到。那位郭同学呢,不辞艰辛,最后也成了美国某大学的教授;还拿到了中国的千人计划,混得风生水起。只希望,他不要去糊弄中国人就好了。

湖南大学某著名数学教授写了一本书,讲解数学分析习题,例题都很有深度;我上大学时没有少读。等我移民加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些例题和解答都来自美国的Putnam数学竞赛!那教授也不说明出处,害得我白白崇拜了他一番。原来,美国人出道题都比中国人高明!您就弯道超车吧,您哪!

中国数学界也有脊梁!我的老师们,华罗庚、王元、陈景润,永远是我的楷模。尤其是陈景润先生,虽然只审过我的硕士、博士论文,算是半个老师,他那严谨近乎苛刻的作风,让人受益终生。在文革中,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蹲在地上、在床板上演算的场景,不知要感动多少中国人(文革发动者除外)。现如今,老师们都已不在,中国又刮起了二次文革的风暴,中国数学界该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