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百年古村落:张谷英村
文章来源: Tina_芬兰2023-06-06 05:13:17

离开小东江,一路上青山绿野碧水清波,我们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张谷英村。

明朝初年张氏始祖张谷英在此地定居,繁衍子孙聚族而居,距今已有460余年。我们到的时候已是傍晚,天色阴沉,走进村子后发现,除了我们这一票人并不见其他游客,猜测也许还没有过度宣传,知道这里的人尚不多的缘故吧。

和其他地方一样,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村里有很多豆腐作坊和油坊,油豆腐是这个村的特色产品,正值晚饭时分,村里人都在门口吃饭,纳凉。

村里的房屋工整严谨,布局巧妙,特别在通风、采光、排水、防火等设计上有许多独到之处。所有房屋都是内部联通,家通家,户通户,屋脊连着屋脊,天井连着天井,人在檐廊间行走,可以做到天晴不暴晒,雨雪不湿鞋。整体建筑群设计精妙,布局合理,家家户户既融为一体又各自独立,我想这是这个古老村落得以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

以一户人家为例,穿过大门就进入一个不大不小的庭院,甬道两侧各有一个水池,被称为烟火塘,烟火塘是古代当地人救火的场所。从过厅进入就可以看到内景及天井。

房屋的窗户一般不向外,而是向着天井部位,窗扇基本用镂空花雕,既注意采光,又利于空气流通。厢房与主堂间的隔门屏风可开可合,既体现小家庭的个性,又彰显大家族的互通有无。

我发现大户人家的房屋都修葺维护得比较好,这从窗户的木雕品质就可以看出来,凡有钱人家的窗户,木雕都更精美别致,居住环境好就可以开民宿开饭馆,以屋养屋。而更多的房屋则是老破旧,如果仅从摄影角度而言,我更喜欢这样原生态的老屋,而不是修饰一新的房子。

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畔溪走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畔溪走廊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当时是连接江西和岳州的古驿道。清晨,一群鸭子想过桥,对面拦着一只狗,双方对峙了很久,最后鸭子输了原路返回,哈哈哈哈。

村里也有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这里读书,不知道为什么没看到老师,而他们拿的英文书竟是新概念,这么小就可以读新概念了吗?正值暑假会不会是村里办的补习班呢?据说一些美术生也会来这里写生,但我在的时候没看到。

因没有游客到访,开饭馆的人家无所事事,每天靠打牌杀时间,我在的那两天这场景每天都能看到。

说实话,张谷英并没有给我特别惊艳的感觉,它的建筑美学价值远不如徽派民居和晋商大院,反倒是当地人参差不齐的生活水平让我心里有一点点挣扎,尤其看到很多人家破旧不堪的房子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

经当地有关部门大力宣传,现在这里已是著名旅游景区了,根据以往的经验,凡开发旅游的地方其原汁原味必毁无疑。在中国,很多商业模式都是以毁灭传统和美好换来的,没有人去考虑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真是令人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