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解惑:何谓之‘心诚则灵’
文章来源: 蓬荜生辉的友人2022-08-03 02:22:23

人人生而,神、灵,每个人都是有神通的。只不过是被我们后天的认知所束缚了,就像庄子外物篇讲到那只白龟,它能够托梦给宋元君,却躲避不了余且的渔网。智能七十二钻,却不能避gu刳肠之患。所以庄子总结: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当我我们被认知困住了的时候,我们的神通就一定有局限性。庄子《大宗师》篇,第一段最后总结“且有真人,后有真知”。也就是说只有你达到真人的时候,你才有真正的觉知,才有真正的认知。这时候无不将也,无不迎也,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真人就是身心灵合一当我们身心合一的时候,那个灵性自然就出来了,如何做到身心的合一。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身心它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人当他身体上有痛苦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用心去“观”这种痛苦,你会发现只要你用心去观它,这种痛慢慢的就消失了,慢慢的就没有了。很多的痛苦是我们自己带来的,是我们自己纠结带来的,是我们自己吓唬自己带来的,这也是调整我们身体的一种方法,要去观它,是无意识的去观它,只是在看它怎么变化。


就像庄子在《齐物论》篇说的“赅而存焉,其为臣妾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只是去感受它的运化,感受它的存在。那如何去调和我们的内心呢?当你有情绪的时候,你有烦恼的时候,这种情绪和烦恼又不是你身体本身带来的,又不是你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你只是想的太多了,所以你烦恼。那么这时候所谓的调和内心,就要达到精神上的这种虚无。庄子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这就给出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如何达到这种虚无的状态。那就从气入手,从我们的这个身体,它是由气把它串联起来的。


万物都是由气串联起来的。当我们回归到气的上面的时候,慢慢就进入那种恬淡虚无的状态,没有了情绪,没有了烦恼,这时候你的一呼一吸都是真气,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什么叫做真气,大道至简。当你没有情绪,恬淡虚无的时候,你呼吸的每一口气都是真气。当我们只感受着一呼一吸的时候,在享受着一呼一吸的时候,我们慢慢就会进入那种内心调和和虚无的状态,这时候感受不到自己的身体的存在,也没有了外在事物的干扰,你的心境仿佛一下子突破了所有的障碍,人的心境一旦突破了所有的障碍的时候,你不想刻意的多说一句话,你也不想刻意的多做任何一件事情。


庄子《田子方》篇,田子方给魏文侯介绍了自己的老师东郭顺子,东郭顺子人貌而天虚,物无道,正容以悟之。魏文侯听说以后,口钳而不能言,形解而不能动,这时候,仿佛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了,思考什么东西也都没有什么意义了,心里面顿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但是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身体渺小的时候,我们就是突破了所有的障碍,我们才能感受到那种灵性,那种灵动。


我们也常有一句话叫心诚则灵,当你能够身心合一的时候,坚信虚无的那种精神力量可以推动一切,可以优化一切的时候,这就是“诚”。因此庄子在《徐无鬼》篇说“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樱”。天地之情就是天无为、地无为,那种虚无的力量在决定着一切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做决定,根本不需要我们有所担心。像魏文侯的感觉一样,原来那个沉迷于物质认知的我,原来是如此的渺小,只有精神的广大才是真正的大我。


抄录郭伟胜先生视频全文:“庄子:心诚则灵;调和身心,你呼吸的每一口气都是真气。”
 https://www.ixigua.com/7127113826301903391?logTag=ca6b210dbe6580460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