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经济还是刺破经济?这是考验中国人民智慧的关键时刻
文章来源: 北美很美2023-07-15 17:54:40

刺激经济还是刺破经济?这是考验中国人民智慧的关键时刻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已经进入通缩时代,用一个更时髦的经济学词汇,叫做“资产负债表衰退“,说句人话,就是没钱了。

            这还不是最遭的,中国经济腾飞40年,作为一段历史,书本在慢慢合上。今天所经历的,都是下一本书的开篇,即经济衰退。

            但是,很多人还活在梦中,试图要让中国回到当年的快速发展世态,这种愿望,即便是出于自身的生存需要,也是不可能的。重启经济?太迟了。最近几年折腾下来,中国经济已经过了复苏的临界点,进入了一个不可逆的长期向下通道。用数量级来评估,衰退期起码要20年,长则30年到50年,下降幅度在50%以上。理由嘛,就是经济衰退一定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社会动荡,这种动乱有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复苏的基础。

            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这是以今天的美元汇率计算的。而汇率又是一个相对数字。假如汇率大跌(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再说,中国的GDP总量120万亿元,里面有多少水分?根据芝加哥大学 Luis Martinez “A study of lights at night suggests dictators lie about economic growth”的研究报告表明,独裁国家普遍对GDP数字虚报30%左右。

之所以做出以上判断,是因为明显看到政府在试图恢复经济的努力中,从指导方针到政策措施都是错的,其根本错误,就是其指导思想是在救国,还是在救党,或是在救政府?有人问了,难道这有什么区别吗?当然,区别大了。

其区别在于,凡是提出拉动经济,刺激消费的,其本质是在救党,其目的是榨干百姓的最后一个铜板,去补偿自己执政失误的损失以及多年来贪腐累计的债务,以维持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其结果,不仅不能挽救经济,反而会加速中国经济的衰退及加重百姓的苦难,尤其是他们仍然在疯狂进行战狼外交的前提下。

假如他们真正是要救国,在经济层面就应该果断采取以下,但不仅限于此篇,的主要措施。

  • 大规模削减公务员队伍,同时大幅降薪。国企全面私有化
  • 暂停所有“铁公鸡”基建项目
  • 大幅度裁军,并削减军费开支,用和平外交手段降低军事冲突压力
  • 停止一切对外援助与合作项目,尽快收回以前的欠款
  • 以货币形式专项用于下岗及失业人员救助
  • 制订专项补助政策,鼓励企业面临困难时,先降薪,后裁员,向企业提供挽留员工专项救助补贴
  • 提供特别房贷计划,对面临断供的房奴暂缓法拍,制订与收入相匹配的还款计划

政治层面的诸多迫切问题先不表。

       总之,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拉动经济,搞什么“刺激”经济,恰恰相反,要主动“刺破”经济,努力有序撤退,让经济受控大退缩,一直退到中国自身的实力能够自我维持的地步为止。

            比如,对于房地产千万不能再搞什么稳楼价,因为这个动作只会累高堰塞湖,加大危害性。而是要放开市场,让房价跌到它真正的价位为止。一定要退够,在房价下跌时,什么政策都无效,即便是刚需也不买房,房子不是小件,差价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只要房价预期是下跌的,就不会有人入市,这个与房价的高低没有关系。

以上措施肯定会受到网友的嘲笑,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共产党绝对不会采纳的。那么好,那就请读者把以上措施看作是中国经济希望的判断标准。假如政府按照这个做,中国还有希望。假如不这么做,各自自求多福吧,放弃一切幻想,及时采取保全自身财产,甚至人身自由的最佳措施,否则就来不及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政府出台一个政策,要分析它是在救国,还是在救党。谁是那个“代价”?

            其实都不用经济学专业,都能简单判断中国的经济现状。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经济数据如此惨淡,其反应的必定不是暂时的困难,而是长期结构性问题的总爆发。疫情放开后的半年,很多数据甚至不如疫情期间,“报复性反弹”并未发生,难道不应发人深省吗?这时在看李强政府在那里放“口炮”,有用吗?好比医生对病人敲击膝盖做膝跳反射测试,敲上去毫无反应,小腿纹丝不动,肯定不能指望这个病人去跑百米,跑马拉松啦。这时,家属还试图拖着病人上跑道,就好比是“刺激经济”,只嫌他死得慢。

            所有的救市措施都是徒劳,浪费了仅有的资源,不仅无法拉动经济,反而增加了债务,后果更惨。

            所有的提振经济思路,都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判断,即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增长潜力巨大,只是政府措施不到位,或者说习近平,只搞政治,不抓经济,换了朱镕基,经济马上可以再飞起。其实不是的,中国经济是结构性问题,40年的改革开放只是昙花一现。即便没有疫情,也会碰到天花板,习近平只是加速了衰败。如今把外贸搞死了,神仙也抓不上去。

            还有一个误判,就是中国经济最差也要维持在比如像2010年那样的增长势头,再差也要有GDP的个位数增长,这完全是一厢情愿。谁来保证?美国还是上帝?假如没有这个前提,那么搞活经济就缺乏具体指标。GDP单一指标是否能够涵盖经济的全部?即便是单拿GDP说事,维持5%的增长已经不可能。甚至短期内维持个位数的负增长都很难。当然,统计局可以编造任何美丽的数字,但老百姓的体感无法掩盖,对于一个失业者来讲,你GDP数字涨到天上去,对他来讲,有什么意义呢。

            都说日本“失去的30年”。笔者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无论日本,还是中国,都不具备长期拉动经济的内在动力,衰退是必然,那种高速增长反而是不正常的,不可持续的。所谓“失去的X年”,只不过是经济周期调整的必然结果罢了。真正的经济强国,必须掌握市场的至关因素,创新与资金实力,往高了讲,还有国家软实力。唯一能够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只有一个国家,美国。这里不是在盲目的媚美,而是提醒中国要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定位准确。今天过早的进入经济衰退与当初自信心膨胀导致的形势误判关系甚大。这种误判的灾难性后果,只有等中国经济彻底退回原点后,方可由后人深刻总结与反省。

            未来不是过去的延长线。所谓增长,都是以过去为参照物。而过往的辉煌有二点不可复制,第一,永久失去了西方主要国家对中国发展经济的支持,第二,中国过去的GDP数字本身水分很大,让今天的政府去追赶过去的造假数字,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衰退是必然的。这里顺便提一句,那些既得利益阶层,他们从经济增长中获利,面对今天的经济衰退,他们应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

            今天考验政府的不是如何提振经济,而是如何做到有序撤退,避免经济萧条引发的社会动荡,这种动荡,一定是无序的,加速的资产的不良配置,使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更苦。这时,无论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新的政府,哪怕是民主政体,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吃饭,这时,民主的确不能当饭吃。在混乱中,还要防止新政府被另一个独裁者劫持。

            未来,中国人民面临三种政体选择,现在的独裁,将来的民主或新独裁,但无论哪一种政体,都不能指望它有挽救经济的金手指,把中国拉回那“黄金40年”。最好的政体,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序的退回本来的状态中,过程尽量平滑,有序,最大限度降低底层百姓经济转型的痛苦,尤其是避免一些本来不应该承受的痛苦,比如大规模社会失序。对老百姓来讲,最佳结果是退回原点,等待下一个“改革开放”。

凡是在那里空喊口号,大讲刺激经济,拉动消费,稳定房价,而不讨论有序撤退的,无论是官员还是学者,不是骗子就是疯子

承认自己不行是要有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