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内爆和俄罗斯内爆
文章来源: luren_19702023-06-24 04:50:19

钛合金打制的坚固观光潜艇泰坦号,前些天在深海海底内爆了。

向遇难的富翁探险家们表示哀悼。你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爱好付出了生命。

至少,你们比中共那些死在情妇床上的官员们有理想,有追求。

钛是强度最高的金属之一。由钛合金打制的潜艇,之前很多次深海行都平安无事,为什么这一次就突然内爆了?

要知道,人类目前对深海的了解,不如对月球表面了解得多。这是因为深海的压力非常大,一般的潜艇很难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压强)。 如果想探索深海,一定要非常坚固的专门探测器。这次出事的观光潜艇,虽然也是为深海观光设计建造,但是事后看仍然不能保证安全。虽然泰坦潜艇之前进行过很多深海航行,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下,一旦出事就是灾难性后果。

个人认为,泰坦潜艇之所以之前都没事,是因为如果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它是可以满足深海观光需要的。但是,设计师和运营人士没有考虑到长期处在巨大压强下金属的疲劳和变形。每次下潜上浮,压力的变化会导致船壳的微小变形。这种变形的累积,会使船体的某些部位金属结构疲劳,延展性降低,更加脆化。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修复,那么在某一次下潜的时候,这个薄弱部位就会在巨大的压力下坍塌。一个完整的船体,在深海极为强大的压强之下,只需要有一处弱点被攻陷,整个船体就会迅速变形内爆。这就导致了泰坦号的悲剧。

联想到战斗民族侵略另外一个战斗民族的战争。俄罗斯貌似强大,在武器和战斗人员上占尽了优势。但是,全世界对于这场不义之战的谴责,对被侵略者的援助,产生了类似深海作用于泰坦号船体的巨大压力。如果俄罗斯不能速胜,陷入跟乌克兰的拉锯战,那么这种你来我往的持久战就好比泰坦号多次下潜上浮。俄罗斯从外面看貌似仍然强大,但是内部已经发生了难以观察到的疲劳和形变。总有一天,这种金属疲劳会表现在一个被突破的薄弱点。外界巨大的压力会迅速打垮这个薄弱点,乘虚而入,造成俄罗斯的内爆。

瓦格纳雇佣军的哗变,也许就是这个薄弱点。俄国的内爆,不会像泰坦潜艇那样在一秒内完成,但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儿。一个曾经领土占世界表面陆地面积22%的大帝国,正在我们的面前崩塌。我们是见证历史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