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爸的自闭女儿
文章来源: 碼農學寫字2023-04-28 06:46:10

单亲爸的自闭女儿


 

我从来不看韩剧。没有排斥也不是偏见,就只是懒。我看剧是纯放松,悲情苦情滥情都不看,还有就是听不懂的不看,所以我看剧只限于中英文。因为老花眼看字幕太辛苦啦。而且我特别不耐烦坐上两三小时看电视,必须经常站起来喝茶,浇花,扫地抹桌子。不盯着萤屏,听不懂的剧就连不上啦。

 

女儿曾经告诉我一部评价不错的韩剧 ”Extraordinary Attorney Woo”,本来以为我不会破例,直到最近遇见一个有缘的朋友,他说起自己的儿子,也推荐我看这一部韩剧。他觉得此剧对亚斯伯格症(Aspergers)的描述很贴近他儿子。于是我决定破例,结果根本不需要,此剧有英语配音。配音员的专业能力令人折服,各种感情的释放恰到好处。

 

女主角律师Woo是亚斯伯格的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她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脑子就是一个影像储存库。她对鲸鱼的喜爱是一种疯狂的执着,任何时候不论场合,只要有一点和鲸鱼有关的联想,她就能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当时想到的某一种鲸鱼,完全不知道听众是多么的不耐烦。

 

她的感官高度灵敏,特别是听觉和触觉。出门一定得戴上耳机,周围的一切声音让她不安,特别是突发的高分贝声音会让她陷入极度的恐惧。其实一切的突发状况都会让她非常不安无所适从。她不能接受与人有肢体接触,牵手拥抱都不行。

 

戏剧美化了女主的特性,同时也淡化了亚斯伯格症患者为了融入「正常社会」所必须付出的努力。

 

第一次认识高功能自闭症是十多年前读到的一本书「Thinking In Pictures」,作者Temple Grandin博士本身就有亚斯伯格症。博士从小就特别容易尖声哭叫非常难安抚,两岁还不会说话,妈妈才意识到女儿不对劲。她爸爸认为女儿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痴呆儿,一心一意想把她关进精神病院眼不见为净。妈妈坚持不放弃,带着女儿访遍名医,1950年代,对自闭症的了解如凤毛麟角,Temple 最终被诊断为亚斯伯格症。

 

 

亚斯伯格症和常人沟通困难,因为他们的思考不靠逻辑,而是联想。比如由飞机联想到翱翔蓝天白云,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我一点也不怕飞机,因为它可以飞得很高」。

 

他们不用文字思考,而是用图片。他们学习词汇必须有图片辅助,因此学习名词还不算太困难,比如杯子可以有图对照,但是对于抽象意义的文字就很艰难。 Temple说她必须自己创造图片储存在影像库里。比如「和平」是一只鸽子,“Under”是她躲在桌子下的画面。常人的记忆由文字组成,她的记忆是一部影像放映机。

 

他们对于各种声音高度敏感,却又听不到一句话的断句在哪里。所以很多患者到了两三岁以后症状才开始明显,他们分不清语言和环境噪音的差别,因此没办法学说话。即使学会了说话,语调也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功能。我们下意识里就会的生活技能,他们都必须下功夫去学习。

 

他们的感官有些特别敏感,有些又完全无感,譬如对人们喜怒哀乐情绪的接收。 Temple好几次演讲就不停的取笑硅谷的码工,她说矽谷拥有最庞大的高功能自闭症族群。博士见性明理看得特别清楚。

 

亚斯伯格症患者与人沟通有高度的困难,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与用逻辑思考的人同理同情。但是有许多天才,比如爱因斯坦,比如梵谷,还有Temple Grandin 。因为他们用不一样的方式思考,能解决常人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是每个自闭症患者都是隐藏的天才,有些人也许终身都没有办法与人沟通,甚至没有办法独立生活。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在人群里都被孤立排斥过,甚至欺压歧视都有。

 

Temple Grandin 克服我们无法想像的困难,四处演讲著书立说,让更多人了解自闭症。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在偶尔碰见一个自闭症患者时,能够多一点关怀,多一点了解。也许他们不应该被称作患者,那不是病,他们只是用不一样的方式思考理解这个世界。

 

 

(图片来源 Adobe Express by 碼農)

(图片来源 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