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公平,「平」字怎么解?
文章来源: 碼農學寫字2023-07-15 06:55:54

平等,公平,「平」字怎么解?


 

「人人生而平等」是理想,不是事实。美貌、财富、健康的不平等在娘胎里就注定了。美貌和健康是基因的概然率,财富更是世世代代不平等机会的累积。

 

我从小所受的教育里一直强调,刻苦勤劳才能换取更好的生活。甚至人定胜天这样的句子,都会被小学生用到作文里。但是,这些都建立在某些被忽略的假设上,首先你必须身体健康头脑清明,然后你必须有公平的机会。

 

什么是公平的机会?凭考试成绩优劣进大学挺公平的吧?也对也不对。平等的是,努力学习就有收获。不公平的是,学习的环境。

 

在麻州,好学区的房价比不好的学区贵了好几倍。买不起房子就进不了好学校,这是第一道关口。有些孩子天资聪颖,学习不仅无障碍还能举一反三轻松登顶,那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也能勤以补拙。怎么个补法?这又是另一个不公平的机会。家境殷实的父母可以使劲砸钱请家教(tutor),家教也分等级的,时薪从数十刀到数百刀。书里的黄金屋是父母的提款卡安进去的。

 

拥有考虑学区的父母,已经是幸福的孩子,他们有注重教育、关心自己前途的父母。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父亲也许正在蹲大牢,也许正在往蹲大牢的路上挺进,也许根本父不详。他们的母亲有好几份最低薪的工作,仍然养不活一家子。

 

女儿大学毕业后,曾藉由TFA(Teach for America)在穷困地区教高中生物。有事必须联络学生家长时,不少是由外婆、阿姨甚至兄姐代表;她的学生也得照顾更幼小的弟妹。

 

这些孩子一出生就掉到了坑里。也许两三代都是单亲,或者父母是说不了几句英语的新移民。家族近亲里从来没人知道怎么爬出这个坑,没有一个正面向上的榜样,更别提有人能帮助他们。这只是家里的情形。在学校里,有心向学的,也会受到同一个教室里不想读书的人的干扰,老师疲于应付制造问题的学生,传道授业的精力与时间自然受影响。

 

不少亚裔孩子(和父母)确实比别人更吃苦耐劳,自然表现的更优秀。他们有父母的后盾,也知道康庄大道在哪里。他们有权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但是,拿坑里孩子的成绩,和好学区里受父母关爱,师长提携的孩子比,是公平的吗?

 

亚裔一直是美国少数族裔的模范公民。这「模范公民」的「奖章」是怎么来的?那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零年代。因为二战,日裔被迫在众人面前被审视被怀疑。而华人向来就是靶子。日侨与华人领袖为了替孩子们摆脱麻烦份子的标签,开始创造新形象。他们致力宣传亚裔(日裔、华人)勤奋向学、谦恭有礼、不惹麻烦,而且数学很好。

 

到了一九五零年代,由非裔美人主导的民权运动方兴未艾。这下好了,一个家里有三孩子,一个跟爸妈一个模子印的,性情也像,特别讨人爱;一个虽然长的不讨喜,但是表现的听话乖巧,努力读书,不惹事;另一个,竟敢抱怨从小爸妈心就是歪的,什么好东西都给讨人爱的那一个,他不但什么都没有,得做各种劳役还被耻笑,不管怎么做都得不到父母关爱。

 

如果你是那父母,会怎么做?最方便的法子,当然是拿那不惹事的乖孩子来当榜样啦。因为那不惹事的乖孩子也没得过任何好处,总是安分守己的做着该做的事,还做的特别好。他能,你为什么不能?

 

这一来,可不是把本来处境差不多的俩孩子,放在敌对的位置上啦。不惹事的乖孩子嫌弃惹事的孩子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惹事的孩子不懂为什么你不和我一起争一把。这一来一往的,彼此更瞧不起对方啦。

 

「人人生而平等」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奈何现实世界的坑太多太大。即使有立意良好的法案致力把孩子从坑里拉出来,也许拉的法子不对,没拉好;也许拉出来一个,掉进去两个,因为坑一直都在。不把坑填平了,一直都会有人掉下去。

 

「人人生而平等」是一个填坑的大工程。

 

(图片来源 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