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啊!东坡!(一)
文章来源: 碼農學寫字2023-10-26 05:31:50

东坡啊!东坡!(一)

 

《上神宗皇帝万言书》

 

苏东坡一生写了三百多首词,认点字的人几乎都可以吟上几首,这不,中秋节刚过不久,我也不知收了几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我更喜欢把酒问青天。

 

东坡从政一再被贬,最后还到了海南岛,一生的足迹被制成了动画片,更让人清楚看见,他真是一生颠簸。这些我学过一点但记得不清,只因为沉浸在他词曲的婉约、多情、豪放、与释然的意象里,竟然从来没想过,看看东坡究竟写了什么?又在朝堂上说了什么?让新、旧党人如此记恨他。

 

直到最近,读到林语堂节选的东坡诗文选。第一篇《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就让我惊叹生于一千年前的东坡,竟有如此前卫的民主概念,终于有点感悟,他为什么会被贬到天涯海角。如此对天子直言民主,骂宰相不容谏台,那不只是把头系在腰带上,还会祸及家人。难怪他的第二任夫人王润之,在东坡入狱后,匆忙烧毁许多文稿。

 

看看这一段:

书日:「予临兆民,懔乎若索之驭六马。」言天下莫危于人主也。聚则为君民,散则为仇雠。聚散之间,不容毫厘。故天下归往谓之王,人各有心,谓之独夫。由此观之,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

 

皇帝可是天子耶!别说是布衣百姓,即使是大臣,要杀要剐,不是只一个眼神而已吗?他怎么敢说「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

 

美国的联邦政府,就是设法在政府极权与分权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千年前的东坡,早就对极权与分权提出利弊与制衡。

他甚至提到以谏台制衡「未尝罪一言者,……风采所系,不问尊卑」。与我在「成败之间」文中提到的概念吻合。在广纳意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考量,不能因为职位、地位低而不采纳。而且「未尝罪一言者」,让人安心发表意见。

 

东坡接着又说「……盖擢用台谏,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

他鼓励朝廷训练专门找碴的人!皇帝与宰相权高位重,听惯了阿谀奉承的好话。东坡这个为百姓着想,专门找朝廷麻烦的人,可不是把新、旧党都得罪光了!

 

美国人一向自豪于言论自由,东坡早在千年前就提出来了「??夫弹劾积威之后,虽庸人可以奋扬。风采消委之余;虽豪杰有所不能振起」。

有了言论自由,「虽庸人可以奋扬」,我一个不学无术的码农也可以在这里说三道四。

没有言论自由,有思想抱负的人,如果不销声匿迹以求自保,就只能坐穿牢底。

东坡啊!东坡!您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东坡越说越起劲,竟然接着威胁朝廷「臣恐自兹以往,习惯成风,尽为执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纲纪一废,何事不生? ……是以知为国者,平居必常有忘躯犯颜之士,则临难庶几有徇义守死之臣,苟平居尚不能一言,则临难何以责其死节?

 

在位者平常不让百姓谏言,临难时却苛求百姓为国舍命。东坡质问「可能吗?」,难怪他差点被斩了。

 

读完《上神宗皇帝万言书》,我掩卷叹息,也忍不住跟家里的美国人炫耀:你们不是自夸美国对世界的贡献就是民主制度。

嘿,千年前的苏东坡已经身体力行了!

 

东坡啊!东坡!您早生了一千年。现如今我只能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图片来源 Adobe Express by 碼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