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尘:情感的炼狱 生命的洗礼
文章来源: 水沫2016-10-20 12:24:08

情感的炼狱 生命的洗礼

秋尘

我是越来越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人世间的。就像曹雪芹是为了《红楼梦》而来,莫扎特是为了音乐而来,佛陀是为了有缘人了悟生死而来。有了使命,无论大小,都是要去完成的。完成使命的方式,每一个人也许有她自己的方式。曹雪芹是写作,莫扎特是作曲,佛陀是布道。有的人完成使命是以孤注一掷的方式,有的人则可能是无心插柳的。之所以无心插柳,是因为喜欢。因为喜欢,就会不断地去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下去。喜欢,是一种宿命。喜欢,也是一种使命感,这种喜欢式的使命感也许来得未必像孤注一掷那么强烈,但是却自然,而且一定很执着,是不计成败的,更是无怨无悔的。

答应水影写她这本小说集的序,也是因为有了上面这段的认识。水影之于写作,也许只能是喜爱,但这份喜爱——这份恐怕连她自己都不想称为使命之事的喜爱——在于我,却归于她的使命感。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像水影这样一位毕业于素有“江南清华”美誉的高等学府里的理科高材生,为什么在有着繁忙的工作、美满的家庭的同时,却锲而不舍地坚持写着小说呢?

自从水影来到我的纵横大地网站后,认识她已有十年了。记得她来拜坛时贴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这本集子的首篇小说,也是她选择作为这本集子名字的《秋天的故事》。自那以后,勤奋的水影,常常在大地上贴文,因而对于她的创作,可以说,无论长短,我几乎篇篇都读过。不仅读过,每一篇,少则只言片语的感叹,多则读后感长篇赘论,总是要说三道四一番的。她的长篇小说《迷惘的风》连载完毕,在大地上曾引起过很大的反响,为此,我还专门对她做了采访。可以说,水影的文字早就成为大地的一道风景。今天,更是为她高兴,水影能有这个机会,将她的中短篇小说,结集出版,让更多人的读到,与更多的人分享。

虽然与水影素未谋面,神交已久的我们,却一点都不陌生。曾经在网络上相互提及,我们俩似乎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比如,我们都是在中国大陆完成了高等教育后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都留下来在这片所谓“他乡的土地”上继续我们的生活的;比如我们都是辛劳的职业女人,白天有着一份全职的工作,而且都与计算机有关,到了晚上或周末,我们都要应付家庭的需要,做一个妻子,做一个母亲,这之后,才是我们的个人爱好——文学创作;再比如,在各种文字体裁中,我们都是更偏爱小说,而且我们的小说都是以大陆北美新移民群体——学术界的定义为:上世纪80年已降,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或移居的群体——为创作对象的。不过,和我不一样的是,水影的小说,无论长短,多围绕着情感,即恋爱、婚姻、家庭为主题。

虽然对移民这一情感主题的文学创作,我没有水影来得钟情和专注,但我在201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恰是以这一主题书写为研究对象的。这一研究以近20位北美作家的40部作品为样本,探讨了北美移民文学中的婚恋书写,包括历史流变、书写类型、典型人物形象,以及作家的文化立场和书写策略。从这个角度上说,水影的小说,可谓独具特色,自成一格。

和水影的长篇小说类似的,结集在这里的大部分小说,多是以女性视角出发,围绕着女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塑造了一批典型的移民形象。这些人物,多是在中国大陆获得了高等学历,出国深造之后,或留在海外继续发展,或海龟创业的具有高智商高学历,被社会认为属于天之骄子的知识阶层。在学业完成之后的仕途上,他们也多是成功者,学界栋梁,或商界精英,但在个人情感和婚姻家庭方面,他们大多路途坎坷,曲折不幸,而造成这些坎坷不幸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往往不仅与社会历史大环境相关,即“出国潮”或“海龟潮”有关,也与人物个体的内在性格相关。在承认客观大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同时,水影试图在她的作品中探讨了一类典型群体的典型的生活存在,即:那些在完整地接受了东方文化教育之后,走进了完全陌生的西方文化主导的社会现实之后的一个群体,是如何在实现个体价值的同时,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自我与他者之间,去追求个体幸福,家庭美满,以期完成灵肉和谐的生命旅程的。

当再一次阅读这本集子里水影创作的16篇小说,回味其中一个个似发生在我周围的故事,体会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在情感炼狱之中,以各自的方式,饱受洗礼,认识人生的时候,我相信,作者水影和很多喜爱她的作品的读者一样,在这一篇篇的创作中,遭遇着炼狱,得到了升华。所不同的,读者是以阅读的方式,水影则是以创作的方式。

最后,我想说,如果想博览北美新移民的情感世界,尤其是婚姻围城,那就来读水影的小说吧。这里有曲折离奇,又荡气回肠的情节,有有血有肉,且丰富矛盾的人物,有令人掩卷沉思、唏嘘感叹的故事,也有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生活困境和人性真实。不仅如此,你还会和如我这样的很多读者一样,从中认识和理解大陆新移民们在追求美好情感世界的同时,对精神归宿和生命意义锲而不舍的追问和诉求。

2016年9月于旧金山湾区

秋尘,本名陈俊,祖籍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学士(1987),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硕士(1991),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2010)。已发表科学和文学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自2003年起,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时差》《九味归一》《酒和雪茄》。《零度忍耐》《老波特的新车》等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游记散见于《钟山》《长城》《小说月报》《北京文学》《当代小说》《香港文学》《青年文摘》《侨报》《星岛日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齐鲁晚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组织编辑出版两卷三册《人生何处不相逢》纵横大地网站文集和诗集。曾获美国《侨报》、中国新移民文学研讨会颁发的文学奖项。现居美国,任职于旧金山市政府。

 

《秋天的故事》电子书上市

 

 

点击进入《秋天的故事》的网页

  --有书的目录,有电子书促销之中

 

《秋天的故事》在下列网站都有销售,选择一个离你最近的网站,非常感谢你的捧场和支持!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德国 日本 法国 巴西 印度
 
特别感谢所有慷慨购买本人的书的网友,真心感谢你们,你们的支持给了我坚持的信心。也感谢所有跟读和留言的读者,你们的鼓励给了我写作的乐趣。

另外《漂泊的心》在下列网站销售:

有实体书和电子书两种http://ppdx.dixiewpublishing.com/

也可在Amazon定购: http://www.amazon.com/Piao-Xin-Chinese-Shui-Ying/dp/0984372067/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38974797&sr=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