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费翔承认他是美国籍”说起】
文章来源: 唐宋韵2023-08-07 08:52:17

从“费翔承认他是美国籍”说起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费翔日前在中国去参加电影《封神》的宣传活动时,台下突然有观众问他是哪国国籍。这个“措手不及”的问题让在场的嘉宾都为费翔“捏把汗”。结果“没想到”费翔居然坦然承认他是美国国籍,反倒让观众“措手不及”。然后记者写道:“正因他的这份坦诚,才让在场观众的掌声瞬间如雷贯耳。”

我看了这报道忍不住要笑。为什么有喜感?简单而客气地说,我认为提问者、观众和记者的脑子都错位了,只有费翔比较正常。

从几十年前开始,国籍问题就变成了大陆中国人的“气节”和“品格”问题。虽然根据法律,土地属于“国家”,老百姓并不真正拥有一寸土地,但他们的“根”似乎必须扎在那儿才合适。体制外的名人、大佬们更是要经常表白,才好在那片土地上混。至于他们是不是有七本护照,八处境外豪宅,三个小美国人做儿子,只要死不认账就行。时不时扯着嗓子喊一声“我是中国人”是必须的,就像过坟吹口哨,至少自己心里踏实些。若变成外籍,必须藏得相当深,否则人气成问题了,因为不忠、叛变了嘛。天网恢恢,无数流着哈喇子吃着茴香豆的,整天盯着呢,比朝阳大妈厉害多了,很红很暴力。

多年前我在一个大礼堂参加入籍仪式。入籍者约二、三百人,可礼堂却爆满。原来有些入籍者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法官一旦念到这些人的名字,台下欢声雷动。与之呈鲜明对照,几个华人哥们儿形单影只,呈蔫头耷脑状。我敢肯定,绝大多数华人入籍者等待的时间之长和过程之曲折,要超过那些欢声雷动者。可是我看不到华人入籍者外显的激动与快乐。在入籍这个问题上,我总体上看到的是掩饰、暧昧和功利的(大陆)华人群体(港台者这方面我不了解,无法评价)。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人主动地、兴奋地宣称自己入了外国籍。聚会时如被问到,也经常吞吞吐吐,好像在从事什么“地下工作”。而且即便表明已入籍之后,有人还要掩饰性地解释原因,比如为了找工作不得已啦,经常要到欧洲开会啦,等等。

尽管入籍好像是 “被迫”的,但入籍以后的便宜绝对不少占。我认识两位住200万以上大房子的华人家庭,都是把父母早早接来,尽快入籍,然后拿政府补贴,一位的父母还住政府援助的老年公寓。可同样这个人,骨子眼里反美,仇视民主制度,动不动就“美国不行了”。那你丫减轻点美国的负担,少占点便宜行不行?

最近几年,中美国家间的关系有些紧张。于是有人担忧美籍华人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这种担心不是全无道理。不过我尚未看到什么具体的法律和政令影响到大量美籍华人。然而另一方面,我倒是看到不少别的例子。我感觉这些事件才真会影响到华裔的生存空间 —“千人计划”学者脚踏两只船,把美国这边实验室的成果直接拿到中国去;公司里的华裔研究员把公司的商业秘密窃取后回国。就在上周,美国海军逮捕了两位为中国提供情报的华二代军人 …… 当一个群体总体上对美国缺乏忠诚,且一些个体没有底线的时候,你不能期望主流社会对此视而不见。

从小到大,我们在太平洋那边受到的教育是,有国家才有大家,有大家才有小家,有小家才有个人。这实在是忽悠出来的本末倒置! “朕即国家”这个大前提秘而不宣,没看出来是因为那时候傻。事实上,没有明智的个人,就没有明智的家庭、社区和国家。很多的华一代在专业方面智商很高,但智力不等于明智。有些海外华人父母担心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认同”问题。我的建议是,请先解决你们自己的认同问题。解决好了,孩子的认同问题自然解决。父母如果不患“精神分裂症”,多些公民意识,对给他们带来机会的这片土地有感恩之心,能客观、积极、旷达地对待事物,那么这个家里的孩子也会是积极、阳光的。

几个月前的一天,我与一位华人下属一同吃午饭。他说他现在可以入籍了,但心中有些纠结,因为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说是的,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应该在心中真正接受这个国家以后再入籍。他问我:如果中美打仗了,你会站在那一边?我说我不认为中美会在短期内打仗,希望永远不要打。他又问:假如真发生了,你究竟站在哪一边?于是我告诉他:“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在入籍之前就已经想清楚了 — 我未来在哪里生活,我就站在哪一边;我的子孙后代在哪里发展,我就站在哪一边。”

【在论坛中与网友交流(点入见文章下面)】

从“费翔承认他是美国籍”说起 唐宋韵 - ♂     (5648 bytes) (6235 reads) 08/07/2023  08:54:22  (1)

【从“费翔承认他是美国籍”说起】 唐宋韵 - ♂     (6475 bytes) (4636 reads) 08/07/2023  08:52:1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