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妈妈的日记(多图)
文章来源: DUMARTINI2006-10-19 10:12:58


连日心绪不宁,归家后总是无心向隅静思 , 于是想---不如换个内容, 找些简单的事情做做吧。在整理柜橱的时候,一本貌似练习簿的蓝面册子吸引了自己。封面上鎏金的HARVARD字样依稀可辨,下侧用三张美少女图案的彩色粘贴纸点缀----哦,我想起来了,那是 10 22 日妈妈去世之后 , 我在已经空空荡荡的妈妈书桌抽屉里作最后搜寻时的一个发现。本子里夹着片纸只字,同几支毛线针,一个金属针箍,几只发夹放在一起。我是照例舍不得扔掉过去年代有纪念性质的旧东西的,于是万里迢迢地将这些遗物带了回来。不过那时还真不知道这是妈妈1998 10 月到12 月在加拿大访问期间写下的日记。

我从小就离家下放农村了,后来一直远离上海读书、工作,并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开始记日记,但我知道她老人家把这个好习惯坚持了下来,写呵写的,一直到晚年身体状况所能允许的最后阶段
。不过妈妈对本子和笔的挑选比较讲究,她喜欢厚厚的能写很多很多字的比较正式的日记本 ,这一个貌似学生练习本样子的小东西怎么会漏网没有收集在一块儿存放在上海我大姐的家中,可能因了它简陋的外表没被引起重视?

读妈妈日记,我通宵不眠欲罢未能,因为妈妈真是生动描绘日常琐事的高手。记得以前我同公白谈对象,我们两地分处,妈妈同公白也偶有通信往来,她写的一段“谢谢你寄来花生米,油氽一碟下泡饭,其美味无穷。。。”朗朗上口,是曾经让公白熟记并笑谈的。后来她年事既高,叙事方法就有了很多变化,写日记时更不避杂琐之嫌,但精彩的句式和念想仍如美玉珍贝般散撒在行文之中,潇洒风格依旧。读妈妈日记就象是寻找她的人生轨迹,就是重放她的岁月光华,对女儿我来说这真是一种享受和感怀。所以我念一段
, 感叹一会 , 思念一番,然后就会哭哭笑笑 ---多么想念与母亲一起生活过的那些日子 ! 今天不仅是她的音容笑貌重新跃然纸上 , 她的心情 , 她的感觉 , 从来没告诉过我们的那些内心想法包括兴奋和感恩 , 连同不快与烦恼 , 统统透过妈妈的笔端 ,
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触动我内心深处。

在妈妈生病的那一段日子
(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因实在无法排解远念之苦,曾写《念母八记》遥寄,希望能在万里外冥冥中为她添加一点儿生的力量。没料想在写第八篇“姐弟手足情深”时传来妈妈在病榻上悄然仙逝的消息,虽叹天意既定,仍使我悲从中来---我失去机会了!我走晚了一步!我回去迟了!所以2005 年的 10 22 , 这一天就成了我心上一道深深的划痕 。多少回母女相聚的期盼,从这一天起竟成了天人两隔的无法付诸实现的梦 , 记忆永远截止在为母亲盖棺前那一刻痛彻心扉的顿足和呼唤声里,伤心至极,此后我再无提笔续写念母文字的愿望,因此《念母八记》其实只写到了第七,最后是找来与妈妈同时代的才女谢冰心的几句诗代替那最末一篇,方使“念母心结”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收尾。

此次重读她的日记,诸多往事让妈妈细节化的叙写所唤回,发现自己的消沉情绪已逐渐被温馨感觉而代替,幸之!特摘录一段原文放在这儿,以表示对她的不尽感恩与祭奠:
“天色已近黑暗,四女昨晚自制圣诞彩灯挂在阳台铁栅栏上,十分艳耀。。。她聪慧不求人助,自食其力可颂之。。。我们的时代已过去了,从帝制到民国,当年也曾是风貌必露,舞蹈唱健的得父母喜欢。今天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代代相传,不胜高兴!。。。” ---- 妈妈写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的日记,时年八十九岁。



当年湖州城里的美人之一

  
                                                              42岁
 

90岁的妈妈



去年底曾与全家人一齐去家乡湖州看望两位舅舅,
二舅端详过我然后说:看到你我就想起大阿姊,
她年轻时头发式样就是象你这样子的.....
我终于感到了些许参?



于妈妈去世一周年前夕记.



今天把许多照片撤走了。。。。(补记一下。妈妈你真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