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争挤独木桥
文章来源: DUMARTINI2007-02-02 09:44:04

BY 微笑

钢琴又到该调音的时候了。给朱先生打了电话约好时间上门服务。该调音师是第四次来了,首次登门是我刚买了钢琴时,琴行提供免费调音时派他来的,我问他何不自己单干,他说自己就是个体户,琴行是聘他为买琴的客户提供售后服务的。哦!他说现在活多得来不及做,可不,不算艺术类学校、专业院团,光是业余的琴童(婆),上海就有十万余人,平均一年调音一次,得多少人来做这行当才够用啊。

先生中等身材,约摸四十左右的年纪,瘦精精的,一双手白皙修长,指甲修得齐齐整整。若按福尔摩斯的细节侦察术来判别,此人应是劳心者而不是劳力者。他一进门就把摩托车头盔往凳子上一放(据说他至今未把两轮变四轮,是因为摩托车寻寻觅觅及停车都比汽车方便),把他的工具包摊开在地上就开始工作。身着黑色正装华丽冷傲的钢琴三下五除二地被大卸八块,露出筋筋拉拉的脏腑,调音师凭着超敏的听觉,用专用的工具对一年间被不断击打而松弛了的钢丝进行矫形,其间不时地弹出一系列单音或一组和弦来校验微调效果,一个多小时,调音结束。朱先生让我试弹一下,我弹了首音程跨度较大的肖邦的圆舞曲,唔!蛮好,如同一个形容憔悴身心疲惫的人洗了把桑拿浴,又变得容光焕发了。

这位调音师的技术不错,所以不但我自己一直请他,还向好几位琴友推荐过他。从与他不多的几句聊天中得知,他是在职校里学的手艺,有资格证书。在我家调音之后,他还有两家要去,给他做个最保守的估计,一天可调五架钢琴,那便是日收入750元,大部分客户都不会要他开发票,故所得是免税的。其实,很可能他的收入远不止这个数。我试探性地问过他,月收入可买二三架钢琴了吧,他光是“嘿嘿”两声。

这个职业真好!若能减去个二、三十岁,我会考虑去学做调音师。只要你艺高技精,尽心尽责,客户群会不断扩大。不必看老板的脸色,没有同事间的勾心斗角,无人催你写什么年终总结,更没必要作思想汇报。心情好体力充沛时可朝七晚九,没情绪时可以躺倒睡大觉。还有什么比自由自在更令人神往啊?时下把职场上的人分为各色“领”,这调音师干的是体力活,当然不算白领,大约介于蓝与灰之间,然其高收入堪比金领呢。

如今的年轻人都向往着受高等教育做白领。前几年大学拼命扩招,弄得时下求职像打仗。本来么,物以稀为贵,不稀也就贱了。公务员的考试一个职位有三四千人争夺。以致有博友写了“卖方市场”一文来描述此种景象之惨烈。咳,何必要千军万马挤着过独木桥呢?职业无非就是谋生糊口的手段。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力,选一门适合自己的专业,管它是什么“领”呢。只要与社会需求对口,何愁端不上饭碗?像调音师这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要有超人的听觉,要粗通音律,要会弹一点儿钢琴……

但社会的需求面是极为广泛的。日前,一则信息引人关注:在上海读数控专业的60名山西学生,成了上海企业的抢手人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一季度冷门岗位信息也显示,上海用人单位需要数控机床工近4000人,但全市只有约1000人前去应聘。一些用人单位甚至开出每月6000元的高薪,仍招不到足够的数控机床专业工人。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先进性程度高和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并不多。

广开思路,拓展视野,择业时避热就冷,是每个面临就业的人必须关注和思考的话题。愿天下业者均有其位,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