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嗡嗡响的喇叭,原来产地在中国(高清集锦图)
文章来源: DUMARTINI2010-06-17 09:32:33


南非世界杯激战正酣,中国的足球虽然没有进入赛场,但是中国的元素还是介入了世界杯,甚至比足球比赛更令人难忘。比如说中国的足球类产品,比如说中国的广告,还有就是赛场上那一刻不停的巨大“嗡嗡”声!



许多观看电视直播的球迷开始还误认为耳边有无数只蚊子,找来找去才发现“罪魁祸首”是现场球迷手中的喇叭!
 


这个名叫“vuvuzela”的喇叭成为本届赛事一道独特的风景,“嗡嗡”响声甚至超过人声,成为赛场主角。

据说最高音量可达127分贝,是常见的三管球迷喇叭的两倍多,甚至比喷气式飞机起降时的音量还要高!

Vuvuzela这个单词来自于祖鲁语,就是“vuvu噪音”之意。

大部分电视评论员都受不了这噪音,各种批评不绝于耳,“一群疯狂大象的声音”、“一群蝗虫来了!”“一大窝狂蜂出击!”“一只即将被宰割的山羊”。。。

不过也有喜欢这声音的,英国《卫报》老牌记者理查德•威廉姆斯看了两场比赛后,说听不到这声音他还有些不习惯了。

这毕竟是南非人表达喜悦的方式。我们没有理由让东道主放下小喇叭。比如首战南非进球后,一个少妇将嗷嗷待哺的婴儿往旁人手中一推,然后自己举起Vuvuzela一通狂吹!



世界杯组委会显然也对这种巨大声响心有余悸,昨日发出禁令,要求球迷在赛前奏国歌时不得吹响。

(k,总算场上有这么一刻的肃穆气氛了!--- 编者)


一则未经证实的传说是,以前南非人用“vuvuzela”来驱赶聒噪的狒狒,竟能把狒狒震晕过去!
 



你知道吗?发出这种声音的细长塑料喇叭,90%的产地在中国,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浙江。


就是这个让无数观战球迷、参赛球员都感到非常头痛的道具,成全了浙江玩具企业。不过目前仅4、5家企业生产这种塑料制的喇叭,今年产量100万以上,在当地售价3美元。




邬奕君是宁海县西店吉盈塑料制品厂的老板,他的工厂就生产“vuvuzela”。

今年以来,邬奕君的工厂共向南非卖出超过100万个“vuvuzela”,这批喇叭最长的有62厘米,最短的21厘米,出厂价从6角到2元不等




最让邬奕君感到骄傲的是,世界杯开幕式现场球迷手中带有“CocaCola(可口可乐)”字样的红色喇叭就是他的工厂生产的,这批喇叭由可口可乐俄罗斯公司在今年4月份特别定制,数量约有20万只,可口可乐作为赞助商,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把这种喇叭分发到每个座位

(原来如此!)

“vuvuzela”没有哨子,吹的时候必须像吹小号一样依靠嘴唇的震动才能发出声音。邬奕君自己试着吹过,“挺费力的,吹得不好就会喷出一喇叭口水。”




5月初,邬奕君接到了多家国内饮料及啤酒公司的订单,要求生产带有哨子的“vuvuzela”,主要投放在国内市场,这批喇叭更容易吹响,音量则降低一半。很明显,这是为了迎合国内球迷的需要。


义乌广达玩具公司也向世界各地卖出过上百万个“vuvuzela”,老板林妙耘特别留意过,挂南非国旗的“vuvuzela”销量最大,其次是加纳、尼日利亚、喀麦隆等非洲球队。



开赛以来,虽然外销已经停止,但仍有不少国内客商在她所在的义乌商城追加订单,订单量较大的是挂荷兰、德国、西班牙、巴西和阿根廷国旗的“vuvuzela”,这些喇叭也以内销为主。

(就是说国内也要学习怎样驱赶聒噪的狒狒了?哦,总比踢赢球更容易学,那是那是!---编者)


根据以往几届世界杯期间销售球迷产品的经验,夺冠热门球队的产品销量都会很旺。因此,她的工厂还在继续生产上述球队的球迷产品。

(根据网络资源改编)






但,本人还是更希望听到人群的欢呼声口号声和唱歌鼓励的人气,

象冰球场上的气氛那样

多带劲啊。。。







不管喜欢vuvuzela与否,祝大家观世界杯愉快!



------------------------

6月20日大公报新闻:


据《大公报》网站20日报道,本届南非世界杯成为热卖产品的南非特色喇叭“呜呜祖拉”(vuvuzela),虽然曾经被批评制造过量噪音,但仍继续成为广大球迷的心爱之物。不过,这款非洲人独有的特色喇叭终于出事,一名女球迷在开普敦参加一个街头派对时,拿着一支“呜呜祖拉”不停地吹,可能吹得太用力,导致气管破裂,连日无法说话和吃东西,医生替她治疗时也吃了一惊。

据报道,因吹喇叭而受伤的29岁女子伊玛娜.迈尔接受诊治时,医生发现她的喉咙严重破损,下令她要充分休息,在这段期间不可再吹这种喇叭,好让喉咙和气管复原。

报道指出,这是自从世界杯开始以来,第一宗已知的由南非喇叭引致的事故。

上周,有参赛球队投诉看台上的球迷一起吹这种喇叭,制造出大量噪音,导致球员分心,要求大会禁用这种助威加油的小工具。但国际足协其后决定,继续允许球迷携带这些喇叭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