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比女人更顾家:“讨了老婆忘了娘”
文章来源: DUMARTINI2012-02-02 00:47:24



引子:这题目是从逸宽的原创(逸宽原文,点击---)里摘下的句子~~~。

虽说作者认为这话“有点儿批评有点儿指责,是鞭挞、是控诉、是警策,”但我却从中顺便看出逸宽作为上海男人的著名优点~~~

记得有段老早的故事是这样的:某人到上海石库门老房子敲门,从灶披间里出来开门的,通常是一个右手拿着一把炒菜锅勺,腰里系着围身裙的上海男人 - 所谓上海家主公或者用新派话讲是“家庭主夫”。

说这故事的本意猜想也许是想揶揄上海男人没有大丈夫气派吧。没料到结果反而招蜂引蝶,据此标准来寻觅上海男人做老公的外地女孩子却也不少。

真所谓“百货中百客”“江西人觅宝”。说不准地!---逸宽说~~





逸宽的意思是---男人比女人更顾家的话,老公老婆丈人丈母娘几方面都没意见的,就是老娘亲私下有点儿想不通。。。

逸宽啊,那个好解决的:多拍拍老娘 MP 行吧,天下就会太平了!

信不信------反正我们家就是这样地,正在实施之中,平时要鼓励LD利用各种方式向他老娘亲多多表示关爱, 让老娘亲少些怪咎和怨言  ,一碗水摆平了,侬不再计较女人留多大一部分心给了娘家人,侬就真正“比女人更顾家”啦,哈~~~ )))) 


-----------------------------------------------------



男人比女人更顾家,何以见得?

俗语说:男人“讨了老婆忘了娘”。这不是嘛?围着老婆(的事情)团团转而把老娘(或娘家的事情)给忘了。老婆代表着什么呢?老婆的事又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他自己的“家”。

那是说男人安心悉心在经营自己的小家庭,俨然是一家之主,想要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家庭秩序。有了女人,男人就把他的心全部放在自己家里了。男人年轻的时候没有心。很少顾到家庭里的事情。常常为此而遭到大人的训斥。

可是女人呢?有的女人一辈子都觉得自己是娘家的人。她把自己的心的一部分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而把另一部分,有时甚至是很大一部分永远悄悄地留在了自己的娘家。

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个非此即彼不相容的对立关系,而是一个两者兼顾的相容的矛盾关系。问题是熟主熟次?孰重孰轻?孰先熟后?由此可见男人并不比女人不顾家,也许是更顾家。

这句话是一种批评。 这句话的含义一清二楚,毫不含糊。绝不是褒义的,也不是中性的,而明明白白是贬义的。这句话是批评、是指责、是鞭挞、是控诉、是警策。

这句话说的是一种感受 。是来自直接或间接的当事人的感受。这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并不复杂,潜在的当事人也许我们都能猜得出来。先分析一下,在这些当事人当中,谁是最有切身感受?

谁最像会说这句话的人?

是老婆吗?不像。因为老婆是受益者。应该是悄悄地暗自庆幸。是老公他自己?更不像?哪有自己骂自己的呢。那么就是老婆的父母亲?还是不像。老婆的娘家也许并不知情,即便知情也不会胳膊往外拧吧,因为自己女儿是直接受益者,而自己就很可能是间接受益者了。最后剩下的只有老公的父母亲了。因为他们如果不是受损害者,也至少不是得利者。有了感受以后,不平则鸣:男人“讨了老婆忘了娘”也。

这句话也可能是评论 。是一种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评论。那么这种评论可能是符合事实的,也可能并不符合事实。也可能是建立在和猜测、揣测基础上的评论。那么这样的猜测、揣测就不一定有事实依据,而只是主观臆想,甚至可能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了。居心叵测或别有用心的可能性咱就不说了,干嘛要把人想得那么坏呢?!

总之,千百年来,在男性掌管至高无上的权利、主宰世界的泱泱中国,男人始终带着“讨了老婆忘了娘”这顶不孝之子的高帽子。

这事儿,是一个可能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所有的中国男人一辈子总会有机会听到这句话(无论是评论他自己或其他男人)。自己有意无意地成为这句话的主角。于是难免多心,即便不是说自己。而说这话,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两种现象都会一直存在下去。只要“家庭”、“老婆”、“老公”、这三个概念在中国存在一天,这事儿和这句话就会有它的市场。



- 逸宽于孑孓庐

羁旅达城,

1 、 28 、 2012 杀青

---------------------------------------





点击:

  • 七律 - 西安-华山道中偶得
  • 女人啊,你们饶了男人吧!
  • 我怎样查出室内电路断电故障 - 家用电工(劳工系列)考核及格
  • 2011华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