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魅力 – 我爱中文 上
文章来源: 盈袖20062006-12-12 21:36:40

我是一个热爱语言的人,尤其是中文.虽然我的英文也算是精通,但远远不足以捕捉一切至高境界和感受品尝把玩字句的甘甜. 

文字真是可以品的,咀嚼回味起来并不比佳肴美酒逊色,及至微妙之处,真正韵味无穷,要叹为观止.我对文字的抵御力很差,它们往往可以长驱直入到达的心底,完全控制了我的感情.对于喜爱的文字,我会反复阅读,每次都会读出前一次未曾体会到的新意义.有的段落对话隔了很多年还深印在我心里.我的死党APRIL是个牌迷,打牌的时候恨起来会骂我不用心:你怎么回事?一大段的文章和对话你都能一字不拉地背出来,那么长的银行帐号也不在话下,为什么就记不住已经出了几个艾斯(A)! 

我又可以读得很快,一目十行,如同自由自在地徜徉,似乎都没有看清每一个字,但文字表达的意思和感觉却皆数收入脑中.有的时候,时光过去,文字一点都不记得了,但文章给予的场景和感觉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字里行间的潜台词又是一种魅力.在文字的背后,似乎看到作者的灵魂隐约的面容,体会到他们的性情,感受,甚至行文时的情绪起落.这种秘而不宣的交流可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令不同时代和不同国界的读者与作者一起会心微笑. 

文字和音乐一样,像是被加了密码.当我们的经历感受理解将其解码时,那被作者封存在内的情感即在那一刻越过时空,在我们的心里无拘无束地流淌起来.这种时刻,心怎么能够不欢欣感动呢? 

奇怪地是某些时候一些感受会超越了写手的理解,自动地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我在浅浅吟唱一栏里贴出的所有诗篇都是做学生和刚工作时写的.现在读来,我常常不敢相信那时的我可以写出这样的感受,不同的是那时的我懵懂地记录了感觉,而现在的我才真正明白了蕴涵其中的更深层的意义.我特别喜欢文字的这种魅力.作者把心情感受封存,而读者则像是启封醇香的美酒. 

对于文字的理解也是这样层层深入,比如老少皆知的辛弃疾的词: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对于这阙词的理解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少年时无病呻吟,不知愁的真正滋味;其次时成年后经历苦痛,为真愁缠绕,却不愿再说愁,对秋的萧索,冬的临近,不提也罢,只说天凉好个秋;大多数评说此词都讲到这一层意思.而我却有了再一层的感受, 天凉好个秋还有真心赞叹秋凉的一层意思.经历了生活又有了感悟之后,更加珍惜生命,不再纠缠和哀叹人生的不幸,尽量体会每一刻的美好.多么绚烂的秋天,,层林尽染,多么爽的天凉,让我们忘却冬日的寒冷,尽情享受硕果累累,沉稳安详,别有风味的这一刻天凉. 

我常常为精美的文字痴迷,一遍又一遍细细地读,有时竟不舍得读得太快,希望将其像酒一样在唇间齿颊慢慢回味.为了世上有这样聪慧的作者的存在开心感恩,为他们的才气创意赞叹,为他们如此巧妙地表达人心深处的情感喝彩.但我对粗糙文字的抵制也是难以想象的.通常目光上下走一遍就可基本鉴定文字的质量.有一次出差,车上无聊得紧,同行的同事有几本花花绿绿得杂志,就拿来翻阅.只读了一页,只觉得好像吃到掺了沙子的米饭似的,竟无法忍受下去.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宁可枯坐也不愿读某些刊物消遣,坚决抗拒一些人对文字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