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害了多少人?
文章来源: 杨子2006-06-10 23:11:54

人们一看到"数学"这个词, 就想到了陈景润那个"呆子"。

那个时代,写报告文学成为社会的时尚. 刘宾雁的"人妖之间"成了人们发泄内心不平的寄托, 和对社会批判的"法律"工具。
徐迟则用这个工具, 为中国的数学界制造了一个极致---谱写了一曲凯歌---为中国的数学界和基础科学界带来了美丽的艳阳天。

"皇冠上的明珠", 语不惊人誓不休---中国文人的通病! 徐迟把陈景润写成了大数学家, 民族精英, 科学英雄, 它把
哥德巴赫猜想当成了整个数学以至科学的顶峰。无须质疑, 他是鼓励了整正一代人大无畏地向科学, 尤其基础科学,奉献了青春和才华---使得中国的基础科学得到了飞快的复苏和发展。他也号召了一代人不加思索地一门心思地投入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数学生涯. 想当年, 77, 78, 79 三界的最好考生, 几乎清一色的报考了数学, 理论物理, 空间物理这些学科。

到了后来, 宣传机器尽其所能, 为了报道社会关心爱护陈景润, 妙龄护士嫁给了这位不识人间烟火的怪人; 再后来陈景润发愤数学,不锻炼身体,而英年早逝; 再后来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 而电脑, 法律, 英语出国成了时尚; ...

这一切的一切, 偶然也好, 必然也罢, "呆子"就是"陈景润", "陈景润"就是"数学", "数学"就是"呆子", 这个认识怪圈就这样有意无意地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了。

不管你承认也好, 否认也罢, 徐迟笔下的陈景润极大地激发了那一代举国上下有为的青年奋不顾身地投入了数学;也由于这种盲目性, 让他们很多人后来找不到工作, 养不起家室,被时尚小姐不屑一顾, ....,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老陈那, 你可知道, 就你那点成就, 害了多少后来人那 !


-------
附: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盖了一个“辉煌”的大楼,北大也想造一座.
但却掩盖不了整个中国数学界所面临的窘迫境地:数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是高等院校,而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数学系正在成为目前最受冷落的系。

陈木法,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最大隐忧是“无博可导”,相对于与学术水平和能力来说,这“无博可导”不仅是个人的悲哀。考进重点大学数学系,然后千方百计换专业,这已不是一起两起的“偶然性事件”;而一所重点大学索性将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合并成信息计算机学院。不论是转系还是“更名”,两者目的如出一辙:“为了大学毕业时学生好分配一些。”

中国是国际数学“奥赛”大国,每年中学生摘金夺银如走平地,然而,有多少人关注过这些佼佼者后来的命运呢?有心人曾经作过追踪,他们大部分都不见了踪影,而能够有大成者,至今未闻。

填报“数学”申请出国相对容易,但很多优秀学生出国后又在第二或者第三年转换了专业。数学,对于注重实用主义的现代中国人来说,已不再魅力无穷。

“很多人走了,留下来的不多。”一位圈内专家介绍。人才队伍结构不稳定,已经成为中国数学乃至基础研究的“锥心之痛”。 人才,成为中国科学研究的巨大“溃疡”.

不能不承认,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基础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数字为证:国际权威期刊索引SCI等显示,中国科技论文已经位居第八位。而一位863专家组成员发出的感叹是:眼下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已经有点走味,很多非基础研究的项目也跻身其中。

吴文俊、袁隆平、黄昆、王选,国家最高科技奖连续颁发仅仅两年,就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候选人危机”,人们不禁要问:下一个是谁?中青年科学家有何人有实力问鼎?

科技论文虽已居世界第八,但国际论文数仅占论文总数的3.5%,何况仅凭论文数量又能说明什么问题?中国基础科学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科技帅才的现状仍在延续。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空缺,对于媒体来说,已经不再是新闻。“为什么空缺”这样的提问都显得有点可笑,人们需要问的是:还要空缺多久?

难怪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发出感慨,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犹如一个国家对科技的长线和短线投资。短线无非就是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大量生产,使经济起飞。但是如果长期只注重这种建立在依赖国外科技基础上的投资,那么经济的起飞只能是短期的,对一个国家来说也顶多只能维持小康的局面。

丘成桐还严肃地指出,今天的中国面临着数学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本土人才更是青黄不接。这样的困扰不仅存在于数学学科中,包括物理、化学在内的许多基础科学学科均是如此。“长此以往,这将最终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