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身上找到了人类肥胖原因 副教授连升三级
文章来源: 杨子2012-05-27 20:18:03

He is not the best, he is the true. 成功的人都是脚踏实地,做什么像什么。成功从来都是眷恋那些有心人又肯下功夫的人。他一个人在实验室干了三年多,终于得到了想要的 --- 虽然别人努力也可以得到这个成果。

人家所做的,无非就是勤而不舍精益求精。我们有了这样的工作者,该做的事也就可以做成了。      
                                      ----- 这是昨天我回复国内某大集团CEO的一段话
 

下面是四川新闻网的报道 ( by 成都商报记者:汪玲): 猪身上找到了人类肥胖原因 


四川农业大学破格聘任31岁的80后李明洲为二级教授,而此前他仅是副教授,连升三级

贡献

李明洲原本的目的是让猪肉更营养,却无意间为研究人类肥胖基因的专家们打开了一扇门

日前,四川农业大学31岁的80后李明洲,从副教授连升三级,一跃成为了二级教授,这在省内高校中十分罕见。

能获得这样的殊荣,缘于他对猪肉的研究,为人类肥胖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连升三级

副教授破格晋升为二级教授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四川农业大学了解到,前日,该校特别举办了一场二级教授的聘任仪式,31岁的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李明洲副教授为教授二级岗。这意味着,李明洲连升了三级。

据四川农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刘应高介绍,该校教授共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4个级别,一般一级教授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二级教授已是教授中级别非常高的了。

刘应高介绍说,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从副教授晋升教授一般需要5年的考核期,且在学术、教学等多方面达到一定成绩。而从四级教授晋升到二级教授,虽 没有年限上的限制,但学术上的考核却有很严格的标准。大多数教授还是需要很多年才能“熬”到二级。而李明洲的副教授职称是近两年才评的,未满5年。足见, 学校对其连升三级的“破格”是很有力的。这在四川农业大学几乎是没有先例的,在四川省内高校也十分罕见。校方也希望这样的“破格”能给青年老师树立一个目 标。

无心插柳

发现导致猪肥胖的重要因素 为研究人类肥胖基因打开一扇门

能够获得这样的“破格”,事实上仅仅因为李明洲参与的一项科研成果。

4年前,李明洲便在导师李学伟的指导下,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及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四国共12个科研单位的50多位科研人员一起研究猪的脂肪和肌肉组织。“当时,研究的目的仅仅是希望通过研究,能了解猪肉的机理,让肉质更为健康,更具营养”。

通过3年的实验观测和对猪各部位脂肪的DNA数据的分析,加上1年的验证期,李明洲发现,不同部位的脂肪对猪身体的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脏器里 的脂肪就危害极大,特别是胸腔内部的内脏脂肪,其次是腹部脏器的脂肪。此外,他所参与的研究还首次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证明了肌间脂肪组织也是导致肥胖风险的 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肌肉之间的脂肪,是导致猪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身体无益。”

5月22日,由李明洲作为第一作者的《猪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基因组甲基化图谱》论文发表在了国际著名学术杂志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让李明洲本人都感到意外的是,这篇论文仅仅一天时间就被付费下载了2808次,而这本权威期刊每篇文章平均每年的下载量 也就1900~2800次。不少医学界的专家在看了文章后,认为这项研究对人类肥胖的研究有突出贡献。

此前,医学界研究人类肥胖机理时往往采用小白鼠做实验。但实际上,小白鼠身体里的脂肪结构与人体有很大的差异。而猪与人类具有相似的代谢功能、心血 管系统、成比例的器官大小等特性,且与人类在遗传学上也具有高度相似性。这使得猪成为研究人类肥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最佳模式动物。无意间,李明 洲的研究恰恰为研究人类肥胖基因的专家们打开了一扇门。

4年时间里,李明洲大多时间都泡在实验室,观测数据,分析数据。但这样的过程对他来说“一点也不辛苦,更不会枯燥”,他甚至一点也回忆不起研究过程 中的艰难和挫败。他说,“这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从本科到博士,李明洲一直是品学兼优的,而此次破格晋升,对他来说也没有这项研究成果带来的喜悦大。

延伸阅读

肥胖凶险


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已成为世界五大流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预计到2030年,全球大约有58%的成年人可能成为“胖子”, 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声称每年至少有280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中国的肥胖问题已不容乐观,肥胖人口已达3.25亿人。如何有效遏制肥胖症蔓延,已成为世界 关注的焦点。

李明洲的研究结果同时也证明,“如果瘦的人其内脏内含有大量脂肪,也会是健康的杀手,而胸腹部脏器的脂肪是最不健康的,人们需要高度关注”。而他和 研究人员还发现,约80%的已知人类肥胖基因和72%的影响猪肉品质的基因都在所定义的甲基化差异区域内,研究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甲基化调控模式与已知的 生物学功能相一致。此外,他的研究还发现了许多与肥胖表型变异有关的新基因。医学专家或许还能进一步对人体肥胖基因有突破,寻找到解决人体肥胖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