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一春歌
早春二月的时候,
旷野上你携着幼小的手。
欢快地放起风筝,
把天伦之乐尽情来享受。
二夏颂
夏日江河中畅游,
你鼓励少年去搏击中流。
激浪里充满惊险,
生命中需要不断的奋斗。
三秋唱
你说秋天的丰收,
正是那辛勤耕耘的报酬。
莫辜负青春年华,
努力是永远不会有足够。
四冬吟
冬天寒风在怒吼,
你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15 08:22:55)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先解释一下为什麽把五月初五叫端午?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周处(就是除三害的那一位)的《风土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纪念历史人物,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在唐宋以后最为普遍;另一类出自则与历史人物无关的更古老的其它来源。不管怎样,端午节肇始于南方,并非中原地区,这一点是所有说法的共同之处。端午节的两大类由来从地域区分,都是来自楚、吴、越三地,说明端午节最早是南方百越族的节日,并非中原炎黄族的节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03 15:31:22)
几曾回首论坛“比西施还早二千年的史上第一间谍:女艾”一帖,说女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间谍大致不错,但说女艾是女间谍却缺乏证据。
后羿、寒浞代夏和少康中兴的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四年所记魏绛谏晋悼公的一段话,又见于哀公元年伍子胥谏夫差之语。这段记载可用稍晚的文献《国语》(《鲁语》)、《楚辞》(《天问》和《离骚》)、《史记》(《夏世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5-23 18:33:41)

以前有个误解,认为钱塘江是因为五代时,吴越国王钱镠为抵御海潮侵袭,修筑海塘,后人纪念他,称之为钱塘,钱塘江也因此得名。近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不是那回事。根据这些资料写成本文,供大家游西湖时参考。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这是一个山间小县。《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5-21 16:44:18)
前年写了四首七绝,诗写得不好,但比较特殊。这是四首咏史诗,每首写一位历史人物,第一猜一猜分别是谁?每首诗包含了这些人物的雅号,第二猜一猜每个人对应的雅号。每一句都有一味中药药名入诗,第三猜一猜这十六味中药的名字(实际上有一句有两种药名,能全部写出更好)。其一丽质何须增白术,浣纱素手赛珍珠。沉鱼旧地车前别,何日当归待灭吴。其二长空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5-15 20:09:38)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排行二十八,洛阳人。贞元九年(793)进士,登博学宏词科,为监察御史。因参加“永贞(公元805年)革新”,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元和十年(815)奉诏还京,其间已历十余载。按一般仕人的来看,政治重获新生,理应谨言慎行。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5-13 15:42:17)
显然,单单根据《宋史》和《续资治通鉴》是编不出完整的狸猫换太子传奇的,当年石玉昆或其捉刀人一定会利用其它材料编写的,以前似乎没有人探讨过这是些什麽材料。笔者看了一些史书和笔记小说,终于在《明史》及其它一些材料中看出一些端倪,特在此贡献给大家,不知能否得到认可?
笔者认为,《狸猫换太子》所涉及的宫廷斗争是参照明宣宗朱祐樘的出生到被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5-12 15:19:59)
《狸猫换太子》传奇情节大致如此,其中上节所述也就是京剧《探寒窑》、《审郭槐》的本事,还有一出《打皇袍(銮驾)》,说的是李太后回皇宫之前,亲赐龙头拐,让包公打几下皇帝,以示惩戒,皇帝当然是不能打的,于是用皇袍(銮驾)代替。这几出折子戏连在一起就叫做《断太后》,和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不同,是一出以包公为主角的单本京剧。
现在来看看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光阴荏苒,七年后宋真宗驾崩,太子继位是为仁宗皇帝,开始刘太后垂帘听政,几年后仁宗亲政,八贤王也去世了。这一年陈州大灾,包公奉旨放赈,安抚灾民完毕,就顺便到各处访查民情,每到一处就让当地的地保放告,百姓有冤屈可来告状。一日,来到一个所在,地名草州桥东,照例放告,过一会儿地保领着一个小青年前来跪下。包公问道:“你是何人?”小青年答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