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博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致聚会同学──回忆“一打三反”
孙进和(6544)
〔摘要:1970年初,中国科技大学南迁合肥落脚未稳,近代物理系师生被集中白湖农场开展“一打三反”运动,深挖“帝修反别动队”。200名学生,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科大瞬间】特刊|《方励之》专辑 京戏大师程砚秋多次遇见过我,但他不认识我。我见到大师的次数,同大师遇见我的次数一样多,对等。所以,不是由于看他的戏。若是看戏,台下看得见台上的,而台上一般看不见台下的,不对等。我在北京数十年,从来没有买票进戏园子看京戏,因为听不懂。京戏的“京”字容易误导,以为它是基于北京及其周边的方言的戏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3-10-17 17:14:57)

【科大瞬间】特刊《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一打三反”亲历记王裕群(5806)“文化革命”长达十年,其间穿插着许多阶段,是一个又一个的小运动。“一打三反”运动是其中甚为惨烈的一次运动。这次受冲击最严重的是对“文革”运动持有异见的人士。1970年早春,科大正处在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的“非典型”文革经历刘祖平(624)前言本文是读我的朋友忻鼎亮《我在“一打三反”的风雨中——一个文革中的大学生“思想犯”的自述》(以下简称“风雨中”)一文而激发的回忆与感想。好像是时候了,应该把我们这代人关于文革的记忆留下来,以免某一天太晚,想这么做却做不到了。用众人的回忆描摹文革这一场整个中国社会的大动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3-10-11 18:45:53)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风雨摧不垮思想 ——读忻鼎亮自述引起的思考 华新民(625) 一、“老三届”和“老五届”的文革回忆 笔者关注文革历史资料的收藏和研究,包括参与建立和运营《华夏文摘》的“网上文革博物馆”网站将近有二十年时间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一个文革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犯”的自述 忻鼎亮(645) 前言 年近古稀,本应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但总觉得有心结未了。为了使坎坷跌宕的人生画圆句号,不留遗憾,只得重新启动即将老化的思维,做人生最后一次笔耕。 文革回忆是我一生最大的心结,我真正的了解社会、了解中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斗批改组”到“红画组” 许子明【1】(6005) 1968年3月科大成立“校革委会”,我被推选为革委会委员,分工管“斗批改”。斗批改办公室在玉泉路办公楼的二层最西一间。当时“东方红公社”和“延安公社”虽然已“大联合”,但两派的对立依然存在。在斗批对象上也不一致:“延安”的批斗对象是刘达,“东方红&r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9-28 09:47:18)

不堪回首的安徽 朱柏生(644) 从1966年夏季“文革”爆发,到1969年底中国科技大学南迁安徽,这三年半时间内我虽然经历了“文革”的种种疾风暴雨,内心有过许多疑惑、愤懑和抗议,但是,由于自己没有直接参与派系斗争,大多数时光又耗费在“专案”当中,脱离班级集体,受到了军管会信任。那一段时间,我的种种不合时宜的思想基本上没有暴露,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从69年“疏散”到70年“一打三反”的几个记忆片段
许子明(6005)
(一)疏散广西买柚子出洋相 1969年底在备战疏散的氛围中,6系革委会顾俊廉通过我们教研室的王祥禄(广西人)联系到广西电子办,带领全系教职工和65级学生“疏散”到广西柳州、南宁、桂林、梧州等地的电子系统工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2.23 华新民(625) 李佩于2017年1月12日与世长辞。她是我五十多年前的老师,她的去世让我想起了她百年人生中的很多往事【1】。其中,有一些疑问长存我的心头。那就是她是怎么度过文革中那些岁月的?尤其是,怎么会受到“隔离审查”的?李佩在郭永怀遇难时到底在哪里?现在关于李佩的许多报道,常常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