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1454 --- 中国制造的半壁江山摇摇欲坠

(2008-11-01 23:09:42) 下一个
金融海啸阴影下 "中国制造"的半壁江山正摇摇欲坠 21世纪经济报道

10月29日,出口占到总销售量95%的小家电上市公司德豪润达(002005.SZ)交出了一份让投资人还比较满意的答卷——2008年第三季度他们取得了每股0.10元的收益,这个数据虽然比去年下降了9.09%,但是前三季度的业绩还是比去年增长了50%。

  尽管如此,面对得来不易的业绩,德豪润达董秘邓飞还是高兴不起来。“现在这个大环境真是没办法去判断,尽管从企业本身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和措施,但是就是有再多的办法,也经不起这种环境的消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很显然,邓飞所指的“大环境”就是金融海啸及其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

  面对金融海啸来袭,占据着中国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直接冲击。目前已经出现部分海外订单延迟或取消的现象,加上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机电产品出口的形势如履薄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台州样本

  “彼德”又换了主人。2004年来到浙江后,它被转卖好几次了。

  这匹伊犁改良马的第一个主人,是台州精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强。2004年,他花费两万余元从新疆买回“彼德”,用于闲暇消遣。到2007年底由于小五金同质竞争激烈,周强放弃钣金业务转做铣床加工,将这匹马转给一位证券公司经理。如今在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下,它被直接转卖至当地的马术俱乐部。

  “活命比玩马要紧!”周强说,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4%的利润蒸发,财务费用增加减少了1.5%的利润,劳动力成本增加而减少1%利润,管理成本、运输成本减少2%的利润,累计减少利润约为8.5%。因为追加投入1200万元做新产品研发,他的资金链有点吃紧。

  对于当前的严峻形势,浙东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秀仁也有同感。前7个月,该公司实现出口总额800多万美元,与去年同比略有增长,但利润空间缩小。2007年他销售1200万美元的阀门产品,利润能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而今年要销售1500万美元才能持平。

  “赚不到钱当然没办法做,前几天有家企业还拒绝了上海通用的订单。”台州玉环汽摩配行业协会秘书长胡士亮说,下游汽车、化工等行业不景气传导至配件企业,并将进一步影响上游的各类机床销量。

  据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介绍,前三季度模具行业同比增长15.9%,汽摩及配件行业同比增长25.9%,目前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台州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

  机床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台州市现已形成有2000多家企业的机床产业集群,其中玉环数控机床产量占全国市场的30%,温岭工量具更达六成以上。2007年,台州各种机床总产量4万台,年产值15亿元,加上机床附件产业和刀量具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

  同时,一些与之配套的工具相关配套产品,如磨具磨料、硬质合金、液压元器件等生产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周强预计,这类生产企业在台州也有100多家,年产值近2亿元左右。

  周强认为,消费类中小企业的不景气,终将传导到更基础的装备制造企业。而制造低档中小机床需要大量的重型铣床、镗床等高档设备,其生产周期大多超过1年,因此,未来台州机床行业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当地业内人士称,目前部分机床龙头企业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0%-40%,个别企业甚至超过 50%。而受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扬、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前景不明朗、资金周转困难等影响,台州机床业产值年内还将下滑10%以上。

  风浪中的德豪润达

  尽管向投资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三季报,作为德豪润达的董秘,邓飞还是再三地婉拒记者的采访。“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三季度业绩好,但是全年会怎样?明年又会怎样?心里真没底,我们也很矛盾,因为这个没底不是因为企业自身的原因,而是目前大环境决定的。”

  在德豪润达身上,或许能看到近几年中国家电业出口的缩影。

  作为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新八股”之一的德豪润达,在国内或许并不为人所熟悉,但在国际小家电行业,却是赫赫有名。这家成立于1996年、当时仅300人的公司,以OEM/ODM(代工)方式起家,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小家电制造企业,主导产品全自动电脑控制面包机、烤箱、电炸锅等在美国、加拿大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年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德豪润达目前在珠海、中山、深圳设有三大生产基地,员工总数近2万人。

  2004年以前德豪润达的销售净利润率甚至高达10%以上。但是2005、2006年却进入一个低谷期。钢、铜、塑料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了,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再加上2004年元旦起出口退税率从17%下调至13%,使小家电出口的综合成本上升了50%,这些都给小家电行业以致命打击,导致小家电业几乎全行业亏损。去年,德豪润达的主营收入达到17.7亿元,但是盈利水平并不理想。

  “OEM企业不控制销售渠道,也控制不了上游资源,所以较难转移成本增加的压力,而且还会由于海外订单的游移而令业务产生波动。”资深家电业人士韩进华认为,如果单纯出口美国,受美元持续贬值影响,出口导向型企业始终摆脱不了亏损的命运。

  “我们在欧洲市场倾尽全力。”德豪润达副总经理王冬明去年接受采访时认为,未来如果能实现北美30%、欧洲30%、亚洲40%的市场分布,德豪润达的区域市场风险将可以有效规避。

  实际上,前几年的出口困境也加剧了行业洗牌。以沃尔玛的小家电供应商大会为例,2006年有100家企业,2007年只有11家企业,OEM正从过去“压榨式”供应向“基地式”供应转变。

  “2007年我们跟沃尔玛等客户谈生意,较为顺利。”王冬明说,供应商减少了,沃尔玛等批零企业也意识到再不涨价,将导致供应链崩溃,去年就发生多起断货事件。为了消化成本上升的压力,德豪润达等都不约而同地向客户提出了涨价的要求。

  德豪润达的业绩还较令人满意,以前他们预计今年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小于30%。但是10月15日他们修正了业绩,“由于销售收入大增及第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公司预计1-9月净利润同比增长50%-80%。”

  然而提起闹得正欢的金融海啸,他们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成绩当然令人鼓舞,但不应掉以轻心。我们应看到2008年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与挑战,包括全球整体经济面的恶化、通胀带来的消费萎缩、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ACA北美电器总经理涂伟文指出。

  而邓飞则说,“面对全球这种局面,企业有再多的办法,也经不起这种环境的消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影响肯定会有,但是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是未知数。”

  据德豪润达海外营销中心负责人陈麟介绍,金融海啸出现后,已经出现部分海外订单延迟或取消的现象,但更“重磅”的冲击来自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金融海啸过后,会有一批小企业被淘汰,经过洗牌后,订单会更集中在有品质、有实力的企业手上,从这一点来说,给我们酝酿了新的商机。”

  据了解,下一步德豪润达计划将重心放在自有品牌的开发上,为以后转战国内市场打好基础。

  广交会阴影

  虽然德豪润达在刚结束的本届广交会上拿到了一笔不错的订单,但是广交会上珠海分团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据了解,在本届广交会上机电产品的出口成交占到了珠海分团总成交的94.8%,但却比上届同期减少了3.1%。

  来自珠海安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周先生对记者表示,“今年客流量比往年少了很多”,安宇数码的主打产品是等离子电视,但金融海啸造成消费力整体下降,高档消费品的订购意愿也受影响。周先生刚从香港电子展回来,那边的情况也不太理想。

  来自珠海市外经贸局的调查显示,珠海的外经贸企业承受着来自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欲望下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叠加效应影响,以及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等压力,珠海的外经贸企业逐步出现“无利可图”、“难以为继”的困境。据该局预计,估计年底和明年珠海市进出口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广交会官方提供的数据同样并不让人乐观。

  本届广交会第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共87305人,出口累计成交164.5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139.2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84.6%。而今年4月举行的第103届广交会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为128155人,出口成交额达254.3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成交160亿美元。

  “现在最大的压力已经转为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入。”他说,此前参展商可能靠提价来稍微消化压力,但现在的问题是采购商根本没有钱订货。“我们现在接订单时不但会评估采购商的资金链问题,连其所在国家的经济风险都要考虑进去。”康佳集团国际营销事业部副总裁何小华表示。

  海尔家电冰洗产品本部海外部部长李洪明很直接地表示,中国家电出口困难已经出现,他负责的海尔冰洗产品部,前三季度产品出口已大幅下滑一成,出口实绩则首现亏损,这是中国家电产品海外热销多年后首次录得亏损。虽然本届广交会才刚开始,但成交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是肯定的。

  李洪明说,近几个月来,海尔开始主动放弃一些可能亏损的订单,像冰箱出口。青岛海尔(600690.SH)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销售约3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64%,次贷危机和海外其他经济体消费放缓是公司境外销售减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珠三角众多家电巨头,像格力、TCL、美的等海外贸易部负责人,都对今年第四季度出口业绩不抱乐观,他们认为随着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下滑,今年前三季中国对外出口增长下滑局面将加速。

  根据官方消息,成交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五家,分别是海尔集团3.7亿美元,广东格兰仕集团成交3.6亿美元,青岛海信1.4亿美元,科龙电器1.4亿美元,美的集团1.26亿美元。

  “家电虽然仅是中国一万多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却是中国出口强项机电产品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电巨头感受的寒意代表着家电行业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危机。从加工贸易的困难向一般贸易蔓延,将会严重影响中国今年的外贸出口,间接对国内经济带来滞后影响。”韩进华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美崑在广交会上表示,一些家电企业利润由之前3%~5%下滑到1.5%。

  未来仍不乐观

  而来自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今年1-9月,中国出口增速为22.3%,同期机电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7.4%,出口增速为24%,已较去年同期放缓了4个百分点。

  10月1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常务副会长刘美崑公开表示,预计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能维持在20%,但四季度出口增速会低于预期,2009年形势更不容乐观。“现在无论卖家买家都持着很谨慎的态度。不确定性才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隐患。”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已经不是影响不影响的问题了,而是影响有多大的问题。”刘美崑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前9个月的出口情况与我们的预判基本相符,后面三个月就难说。不过我现在还没有打算修正之前的预判,四季度是机电出口的传统旺季,我想即使出口增速低于预期,也不会低得太多,毕竟外部环境对订单的影响有几个月的滞后期。但明年的形势不容乐观。本届机电产品成交额比上年秋交会仅增长 1.2%,是多年来罕见的低速增长,这一定程度反映了国际需求放缓,企业出口压力增大。

  从广交会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盟、中东和美国是机电产品成交的重点市场,分别占成交额的26.9%、17.6%和11.8%。从增长幅度来看,对东盟、巴西、南非成交增长显著,分别增长38.4%、96.3%和29.2%。

  “对于欧美市场,说实在,这部分市场我们预计将出现萎缩,而企业必然要有这种承担市场变化的心理准备。而新兴经济体市场潜力很大,特别是中东国家这些有石油作支撑的经济体,他们对市场的变化还不是那么敏感,至少会有一个滞后期。”刘美崑认为。

  为了及时应对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并为日后出口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商务部在本届广交会上的首项调研锁定机电产品制造商。据中国机电商会负责人透露,商务部已与家电巨头在广交会上首次开会,了解家电行业出口困难。

  如果说加工贸易困难有部分原因源于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长期经济健康发展的考虑,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一般贸易出现困难显然不容商务部忽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信息咨询中心的张慧玲透露,机电产品作为中国出口的领头羊现在面临的困难的确已经引起商务部及机电商会的高度关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