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问题”依旧严重制约中国装备的列装和出口 (ZT)
大前两米 (2015-07-15 12:18:48) 评论 (0)
随着中国军工制造技术的大幅进步,中国研制军用飞机的能力明显成长,先后研制了歼10、歼11B、歼15、歼20、歼31、运20等军用飞机,但由于无法研制这些飞机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致使这些飞机完成研发要进行试飞时,由于缺少对应的发动机而不得不以俄罗斯的发动机装机试飞。
中国这一“弱项”随着新研制飞机的试飞,越来越暴露出“扯后腿”的问题,成为最后一道制约环节,直接导致装备时间拖延或者出口受阻。下面我们看看那些因发动机问题而受影响的案例。
歼-10发动机
据俄媒体披露,中国再次引进大批AL-31FN(上图)发动机,表明歼-10在较长时间内仍无法摆脱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2015年6月报道,中国是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最大进口国之一。到2014年,俄共向中国交付了123台AL-31FN涡扇发动机,价值5亿美元,主要装配歼-10歼击机。
中国虽然在国产“太行”发动机(上图)的研制上取得突破,但可靠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目前仅装备于歼-11B上。而据《汉和》7月刊估计,中国新生产的歼-10B战机将继续使用俄制的AL31FN-S3发动机。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和俄罗斯已推出了推重比达10,并带有矢量喷管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它们能赋予战斗机超音速巡航能力,这是中国“太行”发动机难以企及的。
为缩小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中国下一步会将发动机的技术突破口,放在核心机的预研和试验、耐高温轻质合金材料、全权数字化控制系统以及矢量推力技术上面,同时继续提高“太行”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枭龙”的发动机
“枭龙”的RD-93发动机曾成为印度和俄罗斯阻挠中方出口的借口,虽然目前发动机出口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未来仍可能是“枭龙”扩大市场的潜在隐患。
据简氏防务网站6月17日报道,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李玉海在巴黎航展上透露,成飞JF-17/FC-1枭龙战斗机正在进行一种新型国产中型涡扇发动机的测试。这种发动机已经通过了“实验室测试”阶段,他还表示这种发动机的推力略高于8.7吨,比枭龙战斗机使用的克里莫夫RD-93涡扇发动机略强。有消息称这个发动机可能是WS-17。2010年时基于RD-33(上图)开发的WS-13发动机也曾安装到枭龙战斗机上进行测试。
“枭龙”下一阶段的改进,仍要依赖发动机的升级,而国产发动机仍前途未卜,短期内摆脱进口尚不太现实。
L-15“猎鹰”的发动机
乌克兰AI-222K-25F发动机加力型,已经成为“猎鹰”教练机的关键。由于该发动机的研制未能赶上进度,一度对“猎鹰”的研发进度造成影响。
猎鹰教练机是中国迄今为止研制的最为先进的教练机,其最大起飞重量9800千克,实用升限16500米,机身长度12.27米,翼展9.48米。该机用于培训飞行员掌握操控歼-10、歼-11和F-16等三代机,使用寿命长达1万小时(约30年)。据中国洪都公司介绍,猎鹰教练机的售价将远低于性能相当的其他同类机型,如俄制雅克-130、韩国的T-50和意大利的M-346。中方专家认为,该机在国际市场上将会拥有非常不错的销售前景。
L-15装备两台带加力的AI-222-25F发动机,每台加力推力达4吨。发动机由乌克兰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研制,由西奇发动机公司和土星发动机公司联合生产。媒体曾报道,中国向乌订购了多达250台的Al-222-25F发动机。其中,首批AI-222-25F已于2012年交付中方。乌克兰方面还将向中国转让AI-222K-25F发动机的全套生产技术,该型发动机的国产版本被命名为涡扇-11“岷山”发动机。
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马达西奇公司展台边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公司与中国方面就AI-222K-25F发动机依然进行着紧密合作,这款发动机仍然向中方出口。不过由于发动机受制于人,未来“猎鹰”出口,乌克兰是否会干预仍存疑。而缺少该发动机,“猎鹰”的超音速性能、预想作战性能等均无法实现。
中国MBT-2000主战坦克就曾因乌克兰阻挠而出口受限。2009年秘鲁国防部长拉斐尔·雷伊曾表示计划购买120辆中国MBT-2000坦克,然而因这些坦克采用的是乌克兰制造的6TD-2E柴油机,2010年4月,在乌克兰阻挠下,秘鲁中止了中秘坦克合同的履行。此事件导致中国坦克首次打入南美市场的计划落空。
不过,这次并非是因中国缺乏相关生产能力,只因中国国产发动机价格比6TD-2E贵不少,而秘鲁由于财政状况不佳,该国陆军只能在单价不超过400万美元的型号中选择,中秘两国经数月游说,终无法说服乌克兰。乌方的“翻脸”,使中国清醒认识到,研制性能更好、价格合理的国产发动机,才能在参与国际竞标中不受别人“卡脖子”。
直-8的发动机
直-8直升机虽然在1990年代就已研制定型,却直到2009年后才真正实现批量生产,主要原因就是关键部件——国产涡轴发动机性能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拖了后腿”。汶川地震期间,中国直升机队伍暴露出数量不足的严重问题,和国产直升机产量低下有直接关系。上图为中国引进的“黑鹰”在地震中救援。
由于中国直升机发动机基础薄弱,直-8F采用了加拿大普惠公司产的PT6B-67A发动机。作为一种成熟的涡轴发动机,PT-6B-67A是普惠公司根据直-8的安装要求而研制,采用了电子式燃油控制器等技术,最大功率接近2000马力,比涡轴-6提高近30%,重量却降低近100公斤,并且大幅度提高了飞机的首翻期,达到3500小时,降低了发动机全寿命使用费用。
美国UPI合众国际社文章曾称,中国直-10武装直升机使用了普惠公司制造的PT6C-67C型发动机。而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中国所购买产品只用于民用直升机。由于中国一直受到西方国家武器禁运制裁,美国可能会要求加拿大采取更严厉的出口管制措施。
“中华神盾”驱逐舰的发动机
由于舰用大马力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工程落后,导致中国海军的战舰发展受到制约。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军决定在第二代导弹驱逐舰上使用燃气轮机。由于当时国内自研的数型燃气轮机可靠性无法满足要求,因而决定从国外引进型号。当时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允诺逐步转让LM2500(上图)的技术,1989年西方重启对华武器出口禁令后,LM2500的引进受阻,我国052型舰“哈尔滨”号与“青岛号”就被卡了脖子。
1993年,中国与乌克兰签署了10台UGT25000舰用燃气轮机的销售及生产许可合同。同时,乌方同意转让相关技术由我国进行国产化。90年代,中国逐步对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提高了国产燃气轮机的技术发展起点。
发动机作为各种海陆空主战装备的“心脏”,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而面对当前装备的“卡脖子”与“拖后腿”事件,不仅制约了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更重要的是直接导致解放军装备大大拖延,耽误了装备现代化进程。
我国新研制的歼20与歼31虽都试飞成功,但由于发动机推力不足,无法展示四代机所具备的“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特性。而且更要命的是,若中国不能为这些飞机研制配套的发动机,至服役时仍使用俄制发动机,那么未来其供应与维修受制于俄罗斯,其后果严重性不言而喻。
大前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