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Bonfiglio Romances口琴協奏曲 14 首

TyHongAu (2013-05-20 21:07:23) 评论 (0)
 
關於Robert Bonfiglio羅伯特·邦菲利奧生於美國依阿華州,少年時代曾在紐約音樂學校深造。他最初學的是長笛,到17歲時覺得自己在長笛上進步不大,發展很有限,剛巧自己又迷上了口琴那動人的音色,於是改學口琴,浸淫多年至今,已是功成名就、名滿天下。與其他有數的幾位世界級口琴演奏家的演奏相比,我們會發現,邦菲利奧吹出的音色可說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他演奏的音域也遠比別人的寬闊。曾經有人問邦菲利奧是怎麼樣做到這一點的,他回答說:“其實很簡單,最重要的就是勤於練習,我現在達到的本是人人都能達到的境界。只是一般的口琴家很少在技巧錘煉上下苦功,容易自滿,僅僅把演奏視為例行公事,所以固步自封。我平均每天要練習4個小時,並且不斷鞭策自己,時時尋求突破。如果有人願意一天練琴48小時,那他會吹不好才怪呢!”對於存在於不少人頭腦中的“口琴演奏多限制”的成見,邦菲利奧頗不以為然,他認為口琴無論在古典、爵士、藍調還是流行樂的領域裡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很好地發揮,而並不局限於某一方面——事實上,邦菲利奧自己已經推出的多張跨越了古典、爵士、藍調和流行諸多音樂領域的個人獨奏大碟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邦菲利奧有著在各大領域間游刃有餘的超凡能力,他既能和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艱深的古典作品,又能輕鬆駕馭流行和藍調音樂的風格,評論界對此讚賞有加。 《波士頓環球報》把他譽為“口琴大師”,說“如果沒聽過他的演奏,就根本不會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美樂”。而《紐瓦剋星報》也這樣盛讚他的成就:“無論從哪個尺度來衡量,邦菲利奧都是一位令人擊節讚賞的音樂家,他對口琴的貢獻,就如同塞戈維亞對吉他的貢獻一樣大!”而《洛杉磯時報》更是直接,索性熱辣辣地把他叫做“口琴界的帕格尼尼”。邦菲利奧已經憑藉他在美國和美國以外的諸多著名的音樂廳所作的演出贏得了世人的廣泛好評。他曾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和好萊塢碗形劇場這樣超一流的藝術殿堂中登台亮相,也曾與加拿大老牌女歌手安娜·慕瑞(Anne Murray)攜手在交響大廳演出,當時擔任管弦樂伴奏的是由作曲大師、指揮名家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指揮的波士頓通俗管弦樂團。作為一位極具特色的獨奏家,邦菲利奧先後和洛杉磯愛樂樂團、印第安納波利斯交響樂團、紐約通俗樂團、馬德里RTVE交響樂團、香港愛樂樂團、塞維爾交響樂團、盧森堡愛樂樂團以及美國聖安東尼奧、丹佛、密爾沃基、俄勒岡和佛羅里達等地的管弦樂團合作過。 1996年9月,在舉世聞名的大峽谷舉行的一個盛大典禮上,邦菲利奧應邀舉行現場演奏會,在場聆賞的有克林頓總統和他的內閣要員以及羅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 )這樣的老牌影星。為了開音樂會的需要,邦菲利奧還組建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管弦樂隊為自己伴奏,在音樂風格上融古典、流行、民謠、藍調於一體,經常活躍於美國的大學校園和音樂節上。除了公眾性的演出,邦菲利奧還經常作為表演嘉賓出現在眾多很受歡迎的電視和廣播節目裡,並且為多部電影配過樂。說來有意思:有一天邦菲利奧在家看電視,熒屏上正在播放一部電影,突然有一段極美極動人的口琴配樂飄入邦菲利奧的耳中,和他的發聲方式一模一樣。那一刻邦菲利奧的心裡很不舒服——竟然有人達到和我一樣的水平了嗎?不過一會兒他就想起來了:這正是自己在幕後配過樂的一部電影!從邦菲利奧已有的多款錄音,我們可以真正見識他的全方位才能。從極受好評的古典專輯《“灰狼別墅”口琴與管弦樂隊協奏曲》(“Villa-lobos concerto for harmonica and orchestra”,與指揮家Gerard Schwarz合作),到流行化專輯《穿過雨幕》(即“白口琴”, Through the raindrops,“天樂”版編號TMCD1011,此碟在Billboard公告牌雜誌排行榜上足足停留了8個月),邦菲利奧已經證明自己是個極為難得的能夠在兩大截然不同的音樂領域裡獲得同樣成功的音樂大家。其實,在大獲成功的《穿過雨幕》大碟中,邦菲利奧的演奏仍然是很古典的,但是卻巧妙地融合了唱片的監製人湯米·威斯特(Tommy West)所擅長的流行風格,所以給人一種新紀元(NEW AGE)或者輕爵士(Light Jazz)音樂的感覺,而邦菲利奧自己本來卻是很討厭所??謂NEW AGE的!他的其它很多錄音也頻頻登上排行榜,如演繹德彪西、巴赫、格甚溫、桑德海姆(Sondheim,百老匯音樂劇大師)作品的專輯《浪漫曲》(即“黑口琴”, ROMANCES,“天樂”版編號TMCD 1012)和聖誕音樂專輯《萬籟俱靜》(“All is Calm”,此碟名原為讚美詩《平安夜》中的一句歌詞)。另外,“藍口琴”——《我的每一次呼吸》(Every Breath I Take,“天樂”版編號TMCD 1023)和“紫口琴”——《柔情愛我》(Love Me Tender,“天樂”版編號TMCD 1029)……也稱得上是邦菲利奧的優秀代表作。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一張風格上融流行、爵士與藍調於一爐的現場錄音大碟,那就是《大峽谷演奏會》(“Live at The Grand Canyon”),它錄製於邦菲利奧自己發起舉辦的大峽谷音樂節1994年9月的演出現場,收入11支樂曲。如果樂友們有機會看到邦菲利奧這次露天現場演奏會的影碟,一定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那就是邦菲利奧在演奏時有著絕對的自信,他傾情吹奏時給人的感覺,就像是王者般尊貴的海菲茲在拉小提琴,甚至正像《洛杉磯時報》所說的,他就是至高無上的“帕格尼尼”!到了2000年,邦菲利奧終於推出了第一張個人精選大碟,名為《口琴大師》(“Master of Harmonica”,原版編號CACD-1208)。樂友們即使已經收齊了邦菲利奧以前的專輯,一旦在唱片店裡見到這張新出的精選大碟,恐怕亦會心癢難禁,忍不住要解囊以求,因為它實在是非常精美,其選曲之精與錄音之妙,準會讓你覺得物超所值!《口琴大師》以優質紙卡作封套,封面色調純淨雅緻,設計美輪美奐。碟中收入的15首樂曲分別選自於上述數張邦菲利奧獨奏專輯。選自“黑口琴”的馬斯涅《沉思》一曲悠揚開放,低沉時吟哦婉轉,當真委婉生姿,高亢處亮如鴿哨,直可響遏行雲,其音色高貴幽美、如仙似聖,簡直是無與倫比!巴赫的一段“ARISO”被邦菲利奧吹出了弦樂一般的曼妙質感,弦樂常用的顫音效果在這裡也被小小的口琴展現得淋漓盡致。再聽莫札特第21號鋼琴協奏曲,原曲中的獨奏鋼琴被口琴替代了,但原曲固有的浪漫氣息卻絲毫未減,而更增添了鋼琴所不會有的如絲絛、如緞縵一般的飄逸質感。選自“白口琴”的《穿過雨幕》以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兩架電子鍵盤為邦菲利奧的口琴伴奏,在鍵盤和弦樂營造的行進節奏、寬闊音場與豐美的音色背景中,口琴如同一個生機盎然、不知疲倦的小精靈,一邊在雨幕中自由穿行,一邊暢快地抒情歌唱。 “Fleur D'ennui”本是拉丁爵士吉他大師金哥·雷恩哈特(Diango Reinhardt)的名作,邦菲利奧把它編排得頗有新意:先是由打擊樂手為口琴伴和,打出簡潔的拉丁節奏,口琴的柔曼與打擊的節拍相得益彰;隨後,吉他手的原聲吉他發聲,琴音堪堪進入,樂曲就轉為鮮明的探戈節奏,原聲吉他的演奏??先是哂酶ダ?T戈技法,而後則體現出爵士風味,樂曲後段由同一名樂手演奏的電吉他和另一位樂手的電貝司則司職低音聲部,構成了豐滿寬厚的音色背景,而口琴卻依然故我,波瀾不驚。 《夢遊》(“Sleepwalk”)一曲的伴奏不僅有雙鍵盤,而且用上了一支弦樂四重奏,聽來條理錯綜複雜而音色和諧交融,意境坦然大氣,渾不似通常的“夢遊”感受。以上幾張風格各異的口琴演奏專輯,原本由美國HIGH HARMONY公司錄製出版,後經香港著名發燒唱片廠牌天樂(TOP MUSIC)以尖端的數字技術進行母帶重製並以超合金(Alloy Gold)材料壓片再版,都已成為發燒友們公認的“高燒”靚碟。人們都說音樂是有色彩的,雖然僅僅依據封面色調就給這幾張靚碟冠以黑、白、藍、紫之稱有牽強之嫌,但各碟中充溢張揚的音樂色彩卻是任何一個聆聽者都能鮮明地感覺得到的!
01. Reverie (Debussy)02. Cavatina (Myers)03. The Swan (Saint-Saens)04. The Last Night of the World (from Miss Saigon)05. Arioso (Bach)06. Pavane (Ravel)07. Send in the Clowns (Sondheim)08. 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Tarrega)09. Meditation from Thais (Massenet)10. Mahna de Carnival (Bonfa)11. Wind Beneath My Wings12. Piano Concerto No. 21 (Mozart)13. Prelude (Chopin)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