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活之. 乱谈美国商学院PhD的选择、申请和学习
白水咖啡 (2010-04-08 12:26:42) 评论 (4)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四月,也是各种录取offer频发的季节。很多申请学校的人想必现在手里都有multiple offers了。
最近向我打听、问询的人又多了起来,问来问去不外乎那几个普通的问题。以我以往的态度,其实有点不愿意用我自己的opinion去影响别人的big decision。所以回答都很笼统,建议具体的问题应该在面试的时候尽量搞清楚。
今天刚和一个打听的学友聊了很久。这位同学手上现在有三个offer,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和香港。另外还有两家面试正在进行中。伊正在痛苦取舍之中,鱼与熊掌左看右看拿捏不定。觉得她的问题很好玩,索性现在聊聊开来。我开玩笑说,我当年申请的时候,没这么多选择,反而简单。我就投了两所学校,就为离老公近。其中一所把我给拒了,所以一门心思入学。所以我的fate是老天决定的,现在我都很enjoy。
在表达我的观点之前,首先声明这位同学俺完全不认识,所以我的看法不带个人的情感因素。另外,以下观点纯属个人,buy 不buy随你。
首先,中国人申请学校最普遍关心的问题是,这个学校好不好,ranking高不高,在业内reputation如何。这些问题想必国内各大留学论坛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了。但凡申请的人,对各大学校如数家珍,除了我。所以俺也不提了。
中国人申请学校,有不可遏止的名校情结。没办法,咱是中国人。中国人都这样,自古就讲究光宗耀祖。名校,就好象古代高中以后吹吹打打荣归故里的状元。不进牛校好像对不起江东父老。但是,咱中国人还有一句老话,就是“英雄莫问出处”。是英雄,谁还管你是哪里毕业的?刘邦不也只是个市井地痞吗,人家照样当了皇帝。还有那朱元璋不过是个乞丐。
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首先问了mm一句,你为什么选择读PhD?搞清楚这点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是想赚钱,进Industry找份工作,那是理工科,读PhD是块敲门砖,吭呲吭呲很多年熬到个六七八九万,混成个所谓的“中产”。咱商学院有MBA。想工作就奋斗个牛校的MBA. It’s over。照样赚大钱。完全没有必要读PhD. 如果想去teaching school教教课,咱也有Master。Master就可以找个teaching position,也不需要PhD。学PhD就是要搞research,进Academia,当教授。当教授看的是research,没人管你究竟是哪里毕业的。我这么说不是说学校不重要,啥啥烂校都可以,而是说研究钻研实力更重要。再说了,美国商学院几千所,能招PhD的学校本来就是research school,差不到哪里去。而良莠不齐的MBA有可能是毫无research 实力的teaching school offer的,所以申请PhD和MBA不一样。
那到底该怎样呢?我的意见是,与其去看那些虚的ranking,不如花力气研究你申请的学校院里到底有哪些faculty和大牛小牛。再有空的话,就研究他们的CV和publication。再再有空的话就读读他们的Paper,看看自己是不是感兴趣。有的时候往往在一家不起眼的学校可以找到宝。但有一点要讲明的是,就算找到宝,也要看看这个学校是research focus还是teaching focus。如果是teaching focus的话,这个宝贝Professor估计teaching load很高,那么也没有太大的心思和精力做research。
美国人申请PhD的路子和咱中国人完全不同。中国人是对学校ranking如数家珍,美国人是对各个program里的教授(当然是有点建树的)如数家珍。他们申请前后就能把整个领域搞得一清二楚。谁谁谁从哪儿毕业,拿没拿到tenure,到了哪里,谁谁的领域是啥啥啥。一提某个Program,马上报上名来,谁谁谁在那里。这点,我自愧不如。一定要在这个summer补补课。
第二的问题是,学习tough不tough。MM问了我一个问题,有没有学校到处都是树,可以在树下看书?
当然可以在树下看书。当然有树。但是是不是到处都是树,我倒真没在意过。几年的学习,我就光顾着家里、办公室里是不是到处都是Paper,是不是到处都是publication了。对了,我在意的是,半夜三更从办公室出来回家的时候,周围有没有人影。不过树下看书的场景挺美,如果我用现实把幻影打灭了,俺也很抱歉。
但关于学习tough不tough的问题,同样,我反问的问题是,你的expectation是什么?你对将来的生活style有怎样的打算?这点会决定你能否在长期艰苦的学习中能否persist。如果想选择easier的学习,就不要选择美国。美国的商学院PhD不仅很tough,而且很折磨。首先GT就淘汰了一大批,然后学习中淘汰一小批,Qualify再淘汰一大批,ABD的时候又淘汰一小批,剩下的毕业去teaching school一大批,tenure再淘汰一批,剩下的人就deserve easy life了。这些剩下的人,肯定会有pay off。所以easy 的life取决于你是否透支。这个领域说大很大,说小也很小,大家都知道哪个学校怎样。大家的标准都差不多。如果某个学校很easy,大家都知道。那么很简单,你easy了四五年读出了phd,到时候就轮到你tough地找不到工作。这就是美国的system。 之所以美国的PhD含金量比其他国家高,就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美国PhD读出来都不容易。
不过,美国的商学院也有例外。去年我开会的时候碰见一个台湾妹妹,和我同领域的,所以就一起玩。几句话聊下来,就知道对方学校大概的水平了(如果是有经验的faculty,更是如此)。那个妹妹已经过了Qualify 考试,可是不知道领域内的谁谁谁。其他的小鱼小虾不知道也罢了,如果不知道谁谁谁的话,肯定没读过他的paper,没读过他的paper,肯定knowledge hole不是一般的小。倘若是刚进校的PhD学生就算了,Qualify都过了,就说不过去了。那么这个学校的Program肯定是easy的了。如果只是想“读”个PhD文凭,这样的program也挺好。只是以后就不要期望太高了。
第三个问题是,program里学生多好,还是少好。我的意见是,无所谓。It is not a big deal。多了,有伴,有network,但也复杂。少了,孤单,曲高和寡。真正关键是你的导师是谁,是不是认真指导你。美国的Phd system是mentor system。读PhD,导师特别重要。进了一个program,关键要看有没有指导。有指导,就有戏,有戏就有paper,有paper就有publication。然后你就上了track.
第nnnn个问题…….
最后,我的建议是看看你申请学校在读学生的publication,看看都发在哪些杂志上,毕业后都去了哪儿。
说了这么多,懒得再写了。总之商学院的PhD就是进academia,进academia就要看publication。所以选择、申请的时候focus 在导师和publication上才是王道。
另注:还有注意这个program学生qualify的通过率。俺学校的淘汰率是60%,苦不堪言啊。
评论 (4)
回复流沙随风的评论:
最近好吗?Take care.
没看出春暖花开与乱谈学习有啥关系,呵呵,匆忙路过,就算捣个乱吧
Good!
白水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