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努阿图华商渊源概述
鬼谷雄风 (2024-07-23 07:26:17) 评论 (0)瓦努阿图华商渊源概述
属于美拉尼西亚岛群的瓦努阿图原名新赫布里底(Hew Hebrides),是一个群岛,位于澳大利亚以东1750公里、所罗门群岛以南230公里,新喀里多尼亚东北540公里、斐济以西800公里,独立后改名为瓦努阿图。全境由83个岛屿组成,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有68个,陆地面积1.22万平方公里,首都是维拉港市(Port Vila)。早在19世纪中期,英国和法国当地势力就进入这个群岛,为避免双方在该群岛争斗局势恶化,1880年代后期,法国和英国协定共同对新赫布里底实行殖民统治,亦即共管。二战期间,这里成为美军的一个主要前进基地,战后又把管辖权归还给英法两国共管机构。1978年1月,新赫布里底获得自治;1980年正式宣布独立,成为瓦努阿图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瓦努阿图的华侨华人数量较为有限,只有少数人,记载不多。1844年,曾经有16名华人跟随英国船只进入新赫布里底,有些人曾在此停留数年做檀香木生意。[1]也有传说在1880年代,当地英国棉花种植园主曾经引进一些华工,但因这些人没有大米作为主食,吃不惯当地芋头,无法做下去。他们的离开也是英国殖民当局官方严厉禁止的结果,因为当时在西印度群岛的猪仔华工遭遇臭名昭著,当局不愿意再由此而受到谴责。[2]
正是由于英法共管新赫布里底群岛,双方皆严格限制中国人进入,故该地直到1912年才有中国人进入常驻。当年,在英国政府所属的Euphrosyne号轮船上当厨师的福建厦门人张亚宝(Ah Pow),随船从新加坡运送新任英国驻新赫布里底专员赴任,抵达维拉港后,他随即获得一份工作,便留居下来。不久,他在旁边开辟菜园经商,以供应这个日益发展的港口城市之需,并在1926年开设一面包房。1934年他返回新加坡娶妻,然后带回维拉港,此后夫妇俩在此养育了九个孩子。张亚宝离开那艘英国船后,其厨师位置由广东人龙华(Long Wah)替补,加上船上也有几个水手是广东人,他们也步亚宝后尘,于1920年代后期逐渐在维拉港居留下来,包括一位名叫梁和的商人。据当时报刊的说法,他们是由英国当局特许作为商贩、店主和菜农的身份定居该地。[3]也就是说,这些中国人都不是劳工,基本上都是经商的,包括开设商铺及经营蔬果种植。
1920-1930年代陆续进入新赫布里底的华人,在1930年代上半期约有40人,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华商群体;到1930年代末,仅在维拉港就有75位华商,此外还有一些人在外岛开设了商铺。除了张亚宝之外,所有这些华商都是广东人,且基本上都是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各县邑,主要是东莞、增城、顺德、台山、开平和鹤山。在这些华商中,最著名的是1928年来自鹤山县的冯德远冯德锐兄弟,他们先在那穆卡岛(Epi)打工及经营商店,然后搬到维拉港,分别开设他们自己的店铺,前者的店铺取名为冯钧池(Fung Kwan Chee),此后他的名字就与店铺连在一起,即冯钧池既是店名,也是他的名字。1934年,已经发家致富的冯钧池去到香港娶妻,婚后将妻子带回维拉港,在这里他们共生育了13个孩子。也是在这一年,冯钧池将其12岁的侄子冯逵从家乡带到了维拉港,安排其入读法文学校,其后也进入英文学校念书,为其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一位在1930年代初抵达该岛发展的是梁东(Ah Tong,或Leong Tong Kee),他在1932年被法国人从新加坡雇请来维拉港建造法国医院。之后,他便成为当地的建筑商,在不同岛屿建造教堂和其它设施;1950年,他还在维拉港开设一间锯木厂,在埃法特岛(Efate)上伐木并加工,奥内斯中学(Onesue High School)建造的木材都由其提供。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当地的华商数量在70多人,其生意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由重大影响。然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赫布里底成为盟军重兵驻地,临近所罗门群岛主战场,华商生意遭受重大打击,许多此前就颇具身家的华商就避难澳大利亚,此后也就留在了那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只有少数华商返回到新赫布里底,包括冯德远以及在他在1930年代从中国带来的侄儿冯逵。战后因前日本侨民的经营全面消除所留下的生意空间,使原本不被看好的华商生意恢复创造了条件,冯钧池和冯逵就将生意拓展到其它岛屿如卢甘维尔(Luganville)和桑托(Santo)等重要城镇,到1950年代,整个群岛已有20多间华商店铺,他们的生意此后一直由其后人经营,成为瓦努阿图历史最悠久也最具实力的华商。此外,吴刘佐和吴刘佑昆仲也在卢甘维尔等外岛开设商铺,建立起强大的商业网络。1950-1970年代是当地华商发展的一个比较繁荣时期,到1979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华人数量为359人[4],这些人主要都是华商。[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华商的经济活动受到许多限制,如不得购买土地,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或商业经营等。当时,只有白人商店可以在白天营业,而华人商店只能在晚上营业。由于营业时间的限制,华商的营业额普遍较低。不过,华商群体凭借平等友善的态度赢得了当地原住民的认可。据学者恩斯·伍德沃德(Keith Woodward)记载:卢甘维尔、桑托以及维拉港等地区的美拉尼西亚人更喜欢光顾华人的零售店,因为他们能够被平等的对待;相比之下,欧洲人经营的店铺优先服务欧洲白人,美拉尼西亚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6]尽管处境艰难,华商通过诚信经营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逐渐形成了一批知名店铺,如:冯钧池(Fung Kwan Chee’s)、阿元(Ah Yuen’s)和约翰尼·林(Johnny Lum’s)等,[7]成为华商在瓦努阿图“落地生根”的象征。
1980年瓦努阿图独立后,政府开始保护外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允许他们在瓦努阿图居住满10年后申请入籍。1986年的统计显示,瓦努阿图华人数量为275人,其中89人获得入籍[8],显示这一政策有利于那些在独立时没有离开而坚持下来的华商,显著改善了他们及后来者在瓦努阿图的经营状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华商已经占据了瓦努阿图零售业的90%。[9]
华商在经济上取得成功原因主要是勤奋经营。许多华人商店全年无休,每天早上7点开始营业,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营业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为了保持营业,华商家庭经常轮流吃饭和休息,很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即使在春节期间,华人商店也不会停业。因此,每年的春节联谊活动通常在晚上8点之后进行,也就是商店关门之后。
随着华侨华人经济地位的提升,许多广东人和福建人通过亲戚关系移民到瓦努阿图。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超过2000人。新移民主要从事零售业和餐饮业,还有华商经营旅馆和农贸市场。在卢甘维尔等城市,还出现了唐人街。[10]如今华商逐步融入瓦努阿图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瓦努阿图经济发展和中瓦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
一九六九年维拉港闹市中的冯逵商店。
[1] Dorothy Shineberg, They Came for Sandalwood,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67, p. 106.
[2] Bill Willmott,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Eastern Melanesia: Solomon Islands, Vanuatu, New Caledonia, p. 34.
[3] “Chinese in New Hebrides”, Pacific Islands Monthly, Vol. V, No.5 (19 December 1934), p.5.
[4] Bill Willmott,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Eastern Melanesia: Solomon Islands, Vanuatu, New Caledonia, pp. 33-43.
[5] 李同成、蔡再杜主编:《中国外交官在北美、大洋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
[6] Keith Woodward, A Political Memoir of the Anglo-French Condominium of the New Hebrides,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14, p.7.
[7] 同上, p.10.
[8] Bill Willmott,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Eastern Melanesia: Solomon Islands, Vanuatu, New Caledonia, p. 46.
[9] 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法律条例政策卷》,第436页。
[10] 李同成、蔡再杜主编:《中国外交官在北美、大洋洲》,第312页。
鬼谷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