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国产战斗机发展历程---强6(组图)

猪钢鬃 (2008-08-06 13:05:38) 评论 (1)
强-6的设计背景及夭折原因
2008年07月24日 17:18:33  来源:新华网

强-6电脑模拟图

强-6想以米格-23为原型进行设计,图为米格-23。

    1974年,我国海军在作战中暴露出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问题。在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各型战机中,歼5、歼6、歼7等缺乏对地攻击能力;作为攻击机的强一5的航程又过短,载弹量也过少,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高强度现代作战;而作为重型轰炸机的轰一5和轰一6速度太慢,且缺乏足够的自卫能力,无法满足水面舰艇编队的火力支援需要。

    于是,深感缺乏一种先进的支援战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分别向三机部提出各自的新型战机设计指标要求。要求航空部门研制一种新型的战斗轰炸机来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

    在六七十年代里,在强6的研发之前,我国用一批武器装备从埃及换了一批米格一23MC,并对其可变后掠翼机构进行了研究,中国唯一具有强击机制造经验的南昌飞机制造厂,在强5总设计师陆孝彭的坚持下,决定在米格一23MC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单发单座超音速强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并命名为强6。

    从外形上看,强-6仿佛就是结合F-16和米格-23特点的“混血儿”。强6选用了我国第一种真正的实用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涡扇6(WS-6)。该机最大军用推力为71千牛,最大加力推力为122千牛,推重比为5.93。在具体的性能指标上,该机最大武器载荷4500千克,作战半径900千米。除了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外,其空战性能优于米格-23。

    遗憾的是,和这个时期我国开发的其他许多重点型号――如歼9,运10等一样。强6最终也没有逃过中途夭折的命运。导致强6计划夭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发动机的可靠性迟迟不过关、可变后掠翼技术、采用的复合材料的攻关时间过长等等。最主要的,还是军方装备需要的改变,到了80年代中后期,军方认为可变后掠翼布局并不是将来作战飞机的主流。而强6经此一击,也就注定了最终下马的命运。





评论 (1)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