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美国开发西部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猪钢鬃 (2009-02-11 11:49:14) 评论 (2)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在 1783年签订的英美《巴黎条约》中,英国既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又承认了美国的西部边界直到密西西比河。于是,许多居住在原北美13州的殖民地居民便迫不及待地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去抢占土地、追寻新生活,从而揭开了此后绵延了100多年的“西进运动”的序幕。在长达100多年的移民拓荒时代,美国的边疆移民们随着西部边疆的不断扩张,先后开发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区、落基山以西的远西部地区,以及落基山以东、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西部大草原(或称“西部大平原”)地区。战后,又继续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应该说美国的西部开发是成功的,它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教训。

一、开发产业的选择

在经济开发中,选择何种产业进行开发,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在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开发的模式中,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在美国西部开发的初期,由于这种开发完全是一种自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活动,因此开发者是根据自身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自身所具备的生产素质及条件,因地制宜,自行选择开发产业的。

首批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迁移的早期开发者,在该山脉以西、五大湖周围的地域范围内,发现的是大片土质松软、土壤肥沃、适于耕种的土地和日照充足的气候。于是,他们便在这里种植小麦和玉米,在 30年至80年的时间内,使处在这一地区的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和威斯康星等州先后变成了美国小麦和玉米的主要产地,从而将该地区建设成为美国著名的“小麦王国”。阿巴拉契亚山石油和烟煤等矿产资源以及苏必利尔湖矿区的优质铁矿资源发现后,大湖平原地区在农业开发成功后,又发展了采矿业,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一地区建设成了美国新的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基地。

远西部的开发是随着 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而骤然兴起的。从1849年起,在很短的时间内,采矿业不仅在加利福尼亚,而且在几乎整个远西部各州和领地中,随着金银等贵金属矿藏的发现而全面铺开。接着,为了解决矿工们的生活问题,又发展起了建筑业、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业。后来,为解决深层采矿问题,又发展了设备制造和加工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满足作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的任务,联邦政府大力投资,又建立了军事工业和其它制造业。硅谷的兴起使加州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的中心,加上冷战期间联邦政府继续向远西部国防工业的巨额投资,以及美国经济重心向西部的转移,使这里在战后形成了新的独立的综合工业体系。

西部大草原的开发兴起于牧牛业,因为繁茂的牧草是这里的天然植被。当“旱地耕作法”、风力取水、灌溉及旱地良种问题解决后,农业开始在这一地区发展起来。到上个世纪之交,西部大草原已经发展为美国出产小麦、棉花、大豆和牲畜的大农业基地。以后这一地区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发现铀矿,北部蒙大拿州发现铜矿,得克萨斯及其它一些州发现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藏,从而建立了石油工业、采矿业和相关的加工工业以及食品加工业。联邦政府的投资也使一些州建立了军事工业。近年来,一些州还建立了高技术产业。但相对来说,这一地区的工业比重比美国其它地区要少一些。

从美国西部这几个地区的开发产业选择情况看,根据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西部移民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产业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重视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科学技术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到了知识经济阶段的今天,它的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在美国西部的开发中,科学技术也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在西部大平原这个美国最重要的大农业基地的开发中,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以及科学种田方法的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最主要手段。这里仅简单谈谈农业机械化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内战前,西部农业地区的农民已经对犁头、打谷机和收割机等最初的农业机具进行了不断的改良,使这些在蛮荒土地上与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内战后,使收割速度提高了 8倍的轧谷机,以及插秧机、中耕机、双铧犁、双铧耙、播种机等多种新式农机具开始在中西部和远西部广泛使用。到1910年时,农业机械的动力已经从马匹和蒸汽机过渡到了内燃机;到30年代时,一些靠近电厂的农场已开始使用电力作为小型室内机械的动力,相当多的农场也开始使用卡车作为运输工具。美国农业的机械化已基本实现。据估计,从1900年至1935年,美国应用于农场的各类动力增加了8倍,农业生产率增加了4倍。事实上,从1873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基本上是处在农产品生产过剩的状况中。

尽管西部农业的开发成就奠定了美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但西部经济发展到今天这种高度,主要依靠的是工业,而工业的发展又与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息息相关。在战后美国西部经济的发展中,可以说是高度地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特点。这里仅举两例。

40年代初,美国政府开始在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投资建立了国家原子能基地,此后,位于拉斯克鲁塞斯附近的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科学研究也开始活跃,从而形成了以上述两地为端点的“格兰德河学术研究走廊”。坐落在该学术研究走廊中心的阿尔伯克基市建立了研究高技术的桑迪亚国家试验室。科技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活跃带动了该地的经济发展,随着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一些著名的高技术公司(如通用电话电子公司、优利系统公司及通用电器公司)纷纷在此地设厂和建立研发及生产基地。阿尔伯克基市的人口也从1940年的3.5万人猛增到1990年的38.5万人,使得这个昔日仅出售羊毛、砖坯等初级产品的小城镇发展成为一个生产和销售高技术产品的繁华大城市。

如果说“格兰德河学术研究走廊”的科研成果由于其中许多带有保密性质而末能对新墨西哥州的经济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的话,那么,硅谷高科技园区的兴起作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创新的孵化器,却对加利福尼亚州乃至整个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

30年代发端于斯坦福大学及其周围地区的科技研究与开发活动,于6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高技术革命,使得加州圣何塞市的圣克拉拉县变成了举世闻名的硅谷。这一地区在信息系统、个人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研制和生产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培育出了一个以计算机和微电子产品为主的生机勃勃的半导体工业及与个人计算机生产同步发展的软件业,使该地区形成了完备的高科技工业综合体,并成为美国第九大工业生产中心。如今,在该市已有了2600多家高技术公司。它们雇用了25万名员工,其中有1/3的人在从事制造业生产。

在高技术产业的带动下,整个加州的经济从 60年代起也进入了腾飞阶段,到1994年时,仅加州一州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8757亿美元,在美国50州中跃居第一位(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居第六位)。《财富》500强中,有惠普、美洲银行、英特尔、沃尔特·迪斯尼、苹果电脑、太阳微系统等58家公司的总部设在该州。

硅谷高科技园区对工业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孵化作用为美国西部乃至整个美国的经济发展做了生动的示范。此后,美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十几个类似的园区。例如,西雅图利用设在该市的华盛顿大学及贝特尔研究所建立了研究和开发生命科学及计算机软件的基地;波土顿则利用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高校的优势,在市郊开发了“ 128号公路科学园区”,建立了东部计算机工业中心。

我国西部开发中,完全可以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这一经验,利用西部高校中的某些优势学科,建立科技研究和开发园区,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机制包括风险投资机制,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而传统工业原料耗费低的高技术产业。

三、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问题是美国西部开发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人也走过一段弯路。

美国西部开发之初,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认识不足,开发又是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进行,因此大规模的开发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

最初越过阿巴拉契亚山的移民定居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田纳西和肯塔基地区,他们在这里伐树拓荒、垦殖耕种。 150年的拓殖特别是内战后过度的森林砍伐,使流域地区内的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当地年均1320.8毫米的降水量造成了不断出现的洪灾和严重的土壤侵蚀;残存的灌木和树木又遭到经常发生的山火袭击。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使得田纳西河流域内7个州的人均收入到本世纪30年代初时还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成千上万的家庭年收人不到100美元。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中,流域内高原各县半数以上家庭依靠政府和私人机构的救济过活;其中的一个县里,靠救济过活的家庭竟达全县家庭总数的87%!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设立了一个既有政府权力,又有私人企业灵活性的公司——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统一指挥流域内的水电工程、洪水控制、土壤保护、植树造林、土地休耕、河流净化和通航,以及多种小工业的建造等事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才使这里的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在西部大平原的开发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过度的垦植耕种加之气候异常, 1934年春季引发了毁灭性尘暴,摧毁了中西部大平原上20多个州的庄稼,使全国小麦减产达3亿蒲式耳(1933年美国小麦总产8.6亿蒲式耳)。联邦政府建立了国民资源保护队(尽管原因之一是以工代赈),先后雇用了250多万青年,沿100度子午线种植了一条宽100英里、几乎纵贯美国的防护林带,改善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据统计,美国现有的人造林中,有一半以上是出自国民资源保护队之手。  战后特别是进入60年代,工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美国国会修改或通过了《清洁空气法》(1963)、《水质法》(1965)、《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国家环境改进法》(1970)、(水质改进法)(1970)、《噪音控制法》(1972)、《安全饮水法》(1974)等数十个有关控制污染的法律,建立了环境质量委员会和联邦环保局,政府和私人企业每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用于减少和控制污染。

事实表明,环境保护问题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也是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西部开发中那种“先开发,再环保”的老路在我国西部开发中不应再重复,而靠破坏环境来发展经济的作法必须摒弃。在我国西部的开发中,应该走开发与环保并进的道路。看起来,这是一条花费较多的路;但从长远看,它更是一条高起点、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

四、政府政策在开发中的作用

1.联邦土地政策

西部开发之初,为了处理西部拓殖中的土地问题,同时也为了解决联邦政府的财政困难,美国国会曾于 1784年、1785年和1787年通过了三个土地法。1785年土地法是第一个付诸实施的联邦土地法,它规定了土地国有制和向移民出售的原则。但是,最初出售的最小地块为640英亩,每英亩最低售价1美元;因多数贫苦农民买不起,致使这一时期出售的土地大多落入土地公司和投机者手中。1800年和1804年的土地法相继把最小地块降为320英亩和160英亩(每英亩l.64美元),1820年又进一步将出售的最小地块定为80英亩,每英亩1.25美元。

由于地价过高,买不起土地的贫苦拓殖者“占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国会又多次通过法律、甚至派遣军队去驱赶“占地者”,但作用均有限。于是, 1841年国会通过了《土地先购权法》,承认了占地者的合法权益,并允许他们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已被其垦殖的160英亩土地。这种“先用后买”的政策对西部土地的拓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62年5月20日通过的著名的《宅地法》是西部开发中最具民主色彩的一部土地法。它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只要交纳10美元的手续费,即可申请获得160英亩的联邦土地:(1)美国公民或已递交入籍申请者;(2)年满21岁,或一家之长,或在美军中服役满14天者;(3)从未参加过反对合众国之战争者。这实际上等于为每个或每户定居者无偿分配了一块安身立命的宅地。

1866年,联邦政府将土地出售政策扩大到了矿产地,推动了采矿业的资本主义开发。

从 1823年起,联邦政府为公路、运河及铁路的修建,拨赠了大量的土地,推动了西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联邦政府对农业的援助

美国最初的农业是粗放型农业,西部开发初期,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广种薄收。这一时期,常有农机具的改进和“农民协会”组织的资料交换和展览会,但基本是一种农民自发为主的活动。

1862年是联邦援助农业的开端。这一年通过的《莫里尔法》规定由国会给忠诚州的每一位参议员和众议员拨赠联邦公共土地3万英亩,变卖这些土地的资金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去支持。捐赠或维持至少1所学院,这些学院除讲授其它知识外,必须按各州法律规定,讲授农学和农业机械知识。这类学院总共建了69所,被称作“土地赠与学院”或“赠地学院”,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的一部分,以及伊利诺伊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美国著名高校。这些院校开办后,大都设立了农业附属服务机构,负责在本州各县传授农业和农机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这项措施对农业科学化的推进起了很大作用。

1887年,国会立法为州立高校中农业实验站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资金。1889年,联邦政府正式设立了农业部,开始了对农业教育和农业科研的系统规划和指导。1914年,国会通过了《斯密—利弗法》,拨款建立了联邦、州、县3级农业推广系统,使科学种田的方法、病虫害的防治和良种的选用直接推广到了农场和农户。

3.联邦政府对铁路的援助和管制

铁路建筑对美国西部开发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 1830年美国第一条铁路、13英里长的巴尔的磨 - 俄亥俄铁路开始投入运营后,美国迎来了一个“铁路时代”。此后,美国铁路建筑长度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到1885年,铁路总长达到12.83万英里。1929年,仅干线铁路长度已达26.04万英里。铁路的兴起,不仅促进了美国全国性市场的形成,而且在西部催生了众多的“铁路城镇”,使西部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步入了早期的繁荣。

美国铁路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联邦政府对铁路的援助却是众多原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种援助主要包括技术援助和财政援助两种形式。在铁路建筑初期,联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援助。巴尔的摩 -俄亥俄铁路的建筑就是联邦政府根据《综合勘测法》,授权陆军部派出3支勘测队协助勘查、设计线路而最终建成的。到1838年《综合勘测法》废除时,军事工程人员已经帮助修建了1879英里长的铁路,而1840年时,全美国也仅有2818英里铁路。

除技术援助外,联邦对铁路建筑的主要援助是土地赠予。从 1850年起,联邦政府开始将联邦公共土地无偿赠予各铁路公司,支持其修筑铁路。这些土地既可以被铁路公司用来支持其发行债券,又可以作为获得私人贷款的抵押担保,还可以由铁路公司出售。在这项政策执行的21年时间里,国会共发出79份公共土地转让证书,各铁路公司实际得到的联邦赠地约为1.31亿英亩,加上一些州政府的赠地4900万英亩,总计赠地约2亿英亩。据估计,铁路公司仅通过出售赠地而获得的纯收入就有5亿美元之巨!

各州和地方政府甚至比联邦政府更积极地参与了铁路的建筑,采取了从直接投资到为铁路债券提供担保的多种形式来援助铁路建筑。据统计,在美国全国的铁路建筑总投资中,州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占了 25%-30%。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铁路根本就是政府的创造物。”

铁路建筑中的舞弊现象和铁路运营中的肆意操纵行为的蔓延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导致一些州开始制定法律进行管制。但是州法律的效力无法延伸到铁路运营所涉及的州际贸易领域。在公众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国会于 1887年2月通过了《州际贸易法》,对铁路的经营和收费进行管制。这是联邦政府管制中针对陈银行业之外的经济部门的第一个法律,从而开创了美国联邦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从联邦政府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来看,美国的经济绝不像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所宣称的那样,是绝对自由的市场经济。如果听信了他们的宣传,完全让市场力量来左右经济的发展,就可能造成整体经济的混乱和分配的不公平。因此,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必须适度,干预过度,可能抑制经济的发展。一般说来,政府在经济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法律体系来规范市场秩序,而不在于直接生产和经营(除国防工业和大型基础设施建筑等民营企业无力或无兴趣投资、而对整个国家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产业部门外)。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层次上,主要应该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使其放手在政府制定的法律体系下自主运作。政府干预经济的准则应该是寻求公平与效益之间的适度平衡。只有这样,经济才可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此外,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由于是自发性的开发为主,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虽然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现象,但资本和人力资源的解决没有遇到大的困难。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我国西部开发中,可以通过政策规划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同时使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使地方积极性得以发挥。应该允许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下,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对内对外开放措施和吸引资金和人才措施,积极主动地塑造好自己的市场和投资环境,快速、稳步、持续地发展本地区经济,以呼应中央的西部大开发规划。


胡国成    2001年04月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评论 (2)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