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步兵密集队形冲锋与“人海战术”
猪钢鬃 (2009-02-19 09:54:20) 评论 (0)
人海战术
拼音:rén hǎi zhàn shù
解释:以众多人数来进行战斗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处: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不敬师长,共产公妻,人海战术,总之是一群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人。”
“人海战术”并不是一个正统的军事名词,只是一个比较形象的形容。实质是密集散兵线密集梯队冲击。热兵器时代,在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出现过大量的类似战例。
人海战术一直是个名词上的误用与误译。严格上来说,毛泽东声称的将把联军淹没在人海之中应是此语的滥觞,但这应属于战略层次,以中国充沛的人力资源对抗西方的军备资源,所以应该称做“人海战略”才是,以英文来说,“Chinese hordes”、“sea of human beings”可能比较能适切地代表这个概念。但在战术层次,“人海战术”通常用来翻译西方所称“human waves”,那就往往造成误解。
所谓 human waves ,据个人涉猎联军官兵回忆及战史的理解,指的应是志愿军“一点突破”的战术,特别是尖刀连、尖刀营等所使用的战术队形。也就是说,在狭窄正面以多波状密集投入兵力的战术配置,而非以宽广正面以密集队形展开的全面进攻。在联军官兵对战斗过程的描述中,往往可以看到的是与一波十数人或数十人的接战,打掉一波,后面一波又不顾牺牲继续上来,隔不远后面又是一波,再后面有更多的人波跟随着;同样地,也可以看到,在阵线上某点承受这种波状的强力攻击时,其他地方却没有多少压力,往往只是受到骚扰或牵制攻击而已。
对于面对这种攻击的联军官兵来说,印象当然很深刻。他们所防守的阵线范围有限,自然不会知道其他单位被攻的情形。对他们来说,整个景象看来就像是全中国的军队都排起来对他们个人所在的散兵坑冲过来一样。用 human waves 来描述这种震撼的经验,并不算是太夸张。
只不过,human waves 这个词汇被西方媒体开始使用后,却往往没有精确界定,让人以为这是宽广正面排山倒海式的战术;等到翻译成中文,又与“人海战术”挂勾,更进一步加深了错误印象。这么一来,自然双方各说各话,中国方面称没有人海战术,联军方面称 human waves 确切存在无疑,双方都对也都不对,究其实质,是名词界定上的出入。
共军的“一点突破”对付火力较弱的国军自能有很大功效,一波又一波对定点的进攻,以轻兵器为主的国军往往很快地就耗尽弹药,肉搏血拼也挡不住相继而来的突击波。美军自动火力强大,但真正发挥威力的是各种大小口径炮火,良好的前观和通讯,可以机动调度集中火力;就算阵线被突破,往往也可以构成阻绝火线,让志愿军后继攻击波无法上来扩大战果。由于所谓的“人海战术”并非宽广正面的攻击战术,联军的火炮门数不必多,只要弹药供应充足,通信畅通,也能针对志愿军“一点突破”的战术集中火力发挥效果。这才是火海对人海的真谛。
其实这种战术并非中国独有和首创,人海战术实际上就是法国的尼韦尔将军(罗贝尔·尼韦尔)和芒让(每找到这人资料)在凡尔登使用的集群式散兵战术,这种散兵战术改变原来的数道密集散兵线冲锋的步兵攻击方法,反对宽正面的攻击,强调选择有利突破点突破,在突破点上集结最大的兵力和火力。但在攻击时,面对对方火力时,队形要疏散。所以这种战术将攻击的步兵分成多个小集群,一个波次,一个波次的攻击,散兵线中的步兵间隔增加到4~6步,进攻队形成纵深梯次配置,既保证必要的疏开,要不让攻击力消弱,同时波状的不间断攻击也会大量消耗敌人的弹药和士气,造成一种攻击无穷无尽的心理压力,引发防线动摇,崩溃。朝战,美军面对这种攻击时确实有过士气受创而崩溃的例子。
尼韦尔是西方比较重视近战和夜战的人,他强调炮兵作用,又很有创意的提出大量炮兵越过阵地抵近直瞄支援,而并非局限于压制火力。
尼韦尔将军在这种战术中归纳了一些夜战要素:
1 夜战的部队必须专门训练,夜战中,在攻击前进时不断找出目标方位,保持攻击方向准确性极为重要。
2 出发阵地要尽可能接近敌人,反对步兵要推进到700M才射击,400~100M才冲锋。认为有可能的话,利用夜战把出发阵地推进到500M以内最好,步兵一跃出阵地,立刻发起冲锋。
3 攻击正面不要太大,兵力要梯次配置,面对较宽的火线可以减少伤亡,攻击正面要尽可能集中兵力兵器(火炮等)
4 冲击过程中,伴随火力必须强大,且不间断的射击压制敌人。
5 小单位渗透之敌后发起辅助攻击,且宽大正面上发起佯攻,阻碍敌人兵力掉动。
这些chc学习了很多,且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对于人海战术的曲解往往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污蔑中共军队。中共在武器装备和兵力总数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强调的是利用运动战,在运动中,分散敌人的兵力,形成局部的优势,这样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局部弱势之敌,积小胜为大胜。这和《孙子兵法》中“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事实上,共军在近战中,非常强调分队战术。而攻坚时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更是大规模应用堑壕和爆破战术来减少伤亡,提高攻击效率。
相反,国军却往往是单纯地使用全战线的“人海”冲击而不是集中于最薄弱的一点进行突破而导致失败。在台湾拍摄的抗战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以国军的惨重损失印证了这一点。例如淞沪会战中,国军首先以第8、第9两个集团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5000余人(加上预备役和侨民也不过刚刚过万),却损兵折将,然后逐步添油,最后反被日军从金山侧翼包抄而导致溃败。再者,在滇西反攻的松山攻坚中,中国远征军以十倍于日军的兵力和接受美援后形成的绝对优势火力,攻击日军一个毫无外援的加强步兵大队,围攻三月方告胜利,付出了五倍于日军的伤亡代价。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国军7个师轮番上阵,独立95师更是发动整营整团的标准“人海”攻势,结果硬是啃不下塔山阵地,眼睁睁看着东野在十几个小时内即攻克了国军重兵把守的锦州。
猪钢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