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江南之二:千年乌镇
绍兴师爷 (2005-08-12 15:28:17) 评论 (2)
那天晚上到乌镇的时候晚了,没能住进老镇里面,在外面的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四人没吃早饭就进了乌镇。
关于乌镇的概括师爷就不写了,拍张照片,您自个儿看吧。门票每人60元。
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镇还睁着朦胧的睡眼。我们一进古镇,就被这小桥流水的秀美景致迷住。
沉浸在朝阳里的乌镇,给人一种淡淡的随意和幽静。
迎面扑来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颜色,没有故作的娇情,有的只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翘翘的飞檐,雕镂的廊。
肚子有点饿了,看着这种摆着八仙桌,放着长板凳,铺上蓝印花的小客店,很容易让人生出进去坐坐的冲动。何况肚子刚刚也有点饿了。
每人点了不一样的早点,有饺子,小笼包,居然还有青团。
吃了早点上路,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有着镂空的门窗,雕着精美、细腻的人物和花草。不时又会有一家仿古的作坊呈现在你的眼前,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蓝印花布染坊,又有公生糟坊和它飘出的阵阵酒香。象在细细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
朝霞浸流水,闲窗照日暖,漫映青纱。
倚栏品名菊花香,家家船影几横窗。
广场戏台演古妆,流水人家点春光。
依亭而坐的女孩,正细心地描着一幅丹青。恬静而平和地融入周围的景色里,这本来就是一幅美丽的丹青。
小镇人家的屋子一半座于岸上,一半吊脚楼式地撑在水面,名符其实的“枕河人家”,水波澹澹,小镇精致地飘摇在天光云影之中。
拱形的小桥横卧河上,三三两两的游客流于小桥两端,不时回头远眺或停步细端,也许想在这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间寻回记忆深处曾有的点点依恋。
沿着杨柳堤岸,漫步在长长的廊蓬下,对岸是乌镇特有的水阁吊脚楼,窗边坐着神态安详的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刻画着多少年岁月的沧桑。乌篷船里艄公缓缓摆动着船橹,正如古人所描述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又象是一幅笼罩在烟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画,让人驻足难移。
小棹逐波,参差百姓人家。
沿着石板路轻如缓进,脚掌轻叩着千百年不变的石板,心中融浸于这一片素雅朴香之中的情境中。
穿过这小弄,犹如在时间隧道中穿越一般。
偷偷拍了一张居民小院里的景色,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好熟悉的小巷,和儿时的梦中一样。
来到了林家铺子,《林家铺子》是茅盾描写小城镇生活的第一次尝试,道尽了乱世百姓的辛酸,据说其原型便是邻居家的一名小商人。而今的林家铺子已不再是当年逃难人抢购日用百货之所,而成为了乌镇特色产品的集中购销地。
林家铺子位于茅盾故居斜对门,开间极大,三白酒、杭白菊、姑嫂饼、蓝印花布、乌镇书籍、特色纪念品一应俱全,走在旧木板上,购乌镇各类传统特色产品,别有一番风味。
斜对面就是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文学家茅盾(沈雁冰) 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 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 年春离乡求学 , 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 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 茅盾故居有茅盾1934年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 、 手植的天竹 、棕榈。
书房搞得跟庙堂一般,孔夫子第二。
拍一张茅盾在家里腐败的照片,吃饭还带墨镜,如何品得一个“ 色“ 字?
再去茅盾家的厨房瞄一眼,“ 流线形“ 的传统灶头。
乌镇还有很多传统的作坊,下面选择性的简单介绍。
“宏源泰”染坊,毗邻高公生酒坊,以乌镇民间传统布料----蓝印花布为展示对象,深受众人喜爱。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传说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以其价廉物美,一直流行于民间。其原料土布、染料均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题材不外乎花卉草木,都是农舍旁、田埂头常见的,亲切、自然、清新,加之秀气典雅的蓝白二色,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在民间工艺美术中如一枝独秀,毫不张扬地,却又绵绵不尽地散发着永恒的清香。旧时,江南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蓝印花布,窗帘、头巾、围裙、包袄、帐子、台布等都可用它来做。
高高的木架上迤迤逦逦地垂落下蓝白的布,说不完的风情。
棕子糖店。
做姑嫂饼的作坊。
现场在扇子上题字作画。
以前的翰林府,现在变成了食府,生意十分兴旺。
给棉花去籽的阿婆。
传统的织布方法。
很多人大概与布鞋久违了吧?皮鞋风光、高档、体面、气派,但穿久了,不免憋气。布鞋呢,现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但它通气、舒适,有种踏了实地的感觉。所以,很多人家里都备有一双布鞋,休息的时候便换上它,感受一份“土气”的舒适。因此,城里的小摊上也时有布鞋卖,但大多不是千层底的,穿不了几天。乌镇的布鞋就绝对是正宗的“土气”,千层底,还钉上前后皮掌,地面有点湿,不怕。布鞋作坊就做这样正宗的布鞋,参观完制作过程,不妨买上一双,绝对不会后悔的。
戏台
木匠,传统的手艺。
正在刺绣的姑娘。
相传旧时乌镇酿酒业十分发达,明时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顺兴、永盛三家最为著名。现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所产“三白酒”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数百年来一直风靡江南一带,经久不衰。
高公生糟坊为前店后坊格局。店堂约90平方米,酒作坊占地1300多平方米,日产量约200升,现主要生产三个产品,分别为55℃的三白酒、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其中三白酒为主打产品。
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在乌镇民间,此酒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谣“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三白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时,首先将糯米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以冷水淋凉。再将酒曲饼捣碎,均匀地拌入饭中。而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压平,在中间挖一个小潭,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实保温。数日后,若缸中间的小谭已积满酒浆,即可将凉开水倒入缸中,以淹没饭料为准,再封好缸盖捂实。一周后开盖,放入蒸桶进行蒸馏,如此二蒸二酿后,酒便酿成了。已习惯喝瓶装酒的现代人很少能再看到过这样"土气"的酿酒方法了。
在公生糟坊,你可在观赏酿酒过程之余,亲口品尝一下“三白酒”的醇香美味,还可以购一些回家,把乌镇的风情、美酒连同美好的回忆带回家中,留待日后细细品味。我们拎了一壶3斤装的,找了家酒店喝酒吃中饭。
许多酒店都是这样当街烧着梅菜肉和湖羊肉,那香味熏得我们的肚子直唱“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 ... 关二爷马上呼三弟,张
翼德在城楼怒发冲冠。“
空城计唱归唱,饭还是要坐下来吃的。拿出酒,点了家常豆腐,红烧湖羊肉,红烧鲫鱼,好象还有别的什么菜和汤之类的,忘拍了,肚子顶不住菜香,多拍照就要少吃菜,吃先!!! 那个湖羊肉,点了两大盆,老板忙不过来,小二哥自己去打的,狂好吃,推荐菜!!!
乌镇的美在于它的宠辱不惊。虽然外面的尘世喧沸嘈杂,但它依然持有自己的生命底色,它停留在隶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独自寻觅着尘间遁迹的宁静与悠远,让游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关于乌镇的概括师爷就不写了,拍张照片,您自个儿看吧。门票每人60元。
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镇还睁着朦胧的睡眼。我们一进古镇,就被这小桥流水的秀美景致迷住。
沉浸在朝阳里的乌镇,给人一种淡淡的随意和幽静。
迎面扑来的是满眼的古朴,没有华丽的颜色,没有故作的娇情,有的只是白白的粉墙,黛色的瓦,翘翘的飞檐,雕镂的廊。
肚子有点饿了,看着这种摆着八仙桌,放着长板凳,铺上蓝印花的小客店,很容易让人生出进去坐坐的冲动。何况肚子刚刚也有点饿了。
每人点了不一样的早点,有饺子,小笼包,居然还有青团。
吃了早点上路,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古式老屋,有着镂空的门窗,雕着精美、细腻的人物和花草。不时又会有一家仿古的作坊呈现在你的眼前,有制作狼毫的笔店,有蓝印花布染坊,又有公生糟坊和它飘出的阵阵酒香。象在细细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和辉煌。
朝霞浸流水,闲窗照日暖,漫映青纱。
倚栏品名菊花香,家家船影几横窗。
广场戏台演古妆,流水人家点春光。
依亭而坐的女孩,正细心地描着一幅丹青。恬静而平和地融入周围的景色里,这本来就是一幅美丽的丹青。
小镇人家的屋子一半座于岸上,一半吊脚楼式地撑在水面,名符其实的“枕河人家”,水波澹澹,小镇精致地飘摇在天光云影之中。
拱形的小桥横卧河上,三三两两的游客流于小桥两端,不时回头远眺或停步细端,也许想在这白墙黑瓦、小桥流水间寻回记忆深处曾有的点点依恋。
沿着杨柳堤岸,漫步在长长的廊蓬下,对岸是乌镇特有的水阁吊脚楼,窗边坐着神态安详的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刻画着多少年岁月的沧桑。乌篷船里艄公缓缓摆动着船橹,正如古人所描述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弯弯的小河从镇中穿过,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动,又象是一幅笼罩在烟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画,让人驻足难移。
小棹逐波,参差百姓人家。
沿着石板路轻如缓进,脚掌轻叩着千百年不变的石板,心中融浸于这一片素雅朴香之中的情境中。
穿过这小弄,犹如在时间隧道中穿越一般。
偷偷拍了一张居民小院里的景色,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好熟悉的小巷,和儿时的梦中一样。
来到了林家铺子,《林家铺子》是茅盾描写小城镇生活的第一次尝试,道尽了乱世百姓的辛酸,据说其原型便是邻居家的一名小商人。而今的林家铺子已不再是当年逃难人抢购日用百货之所,而成为了乌镇特色产品的集中购销地。
林家铺子位于茅盾故居斜对门,开间极大,三白酒、杭白菊、姑嫂饼、蓝印花布、乌镇书籍、特色纪念品一应俱全,走在旧木板上,购乌镇各类传统特色产品,别有一番风味。
斜对面就是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文学家茅盾(沈雁冰) 祖辈居住的老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650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 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 年春离乡求学 , 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 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 茅盾故居有茅盾1934年亲自设计翻修的书斋 、 手植的天竹 、棕榈。
书房搞得跟庙堂一般,孔夫子第二。
拍一张茅盾在家里腐败的照片,吃饭还带墨镜,如何品得一个“ 色“ 字?
再去茅盾家的厨房瞄一眼,“ 流线形“ 的传统灶头。
乌镇还有很多传统的作坊,下面选择性的简单介绍。
“宏源泰”染坊,毗邻高公生酒坊,以乌镇民间传统布料----蓝印花布为展示对象,深受众人喜爱。
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传说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以其价廉物美,一直流行于民间。其原料土布、染料均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图案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题材不外乎花卉草木,都是农舍旁、田埂头常见的,亲切、自然、清新,加之秀气典雅的蓝白二色,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在民间工艺美术中如一枝独秀,毫不张扬地,却又绵绵不尽地散发着永恒的清香。旧时,江南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蓝印花布,窗帘、头巾、围裙、包袄、帐子、台布等都可用它来做。
高高的木架上迤迤逦逦地垂落下蓝白的布,说不完的风情。
棕子糖店。
做姑嫂饼的作坊。
现场在扇子上题字作画。
以前的翰林府,现在变成了食府,生意十分兴旺。
给棉花去籽的阿婆。
传统的织布方法。
很多人大概与布鞋久违了吧?皮鞋风光、高档、体面、气派,但穿久了,不免憋气。布鞋呢,现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但它通气、舒适,有种踏了实地的感觉。所以,很多人家里都备有一双布鞋,休息的时候便换上它,感受一份“土气”的舒适。因此,城里的小摊上也时有布鞋卖,但大多不是千层底的,穿不了几天。乌镇的布鞋就绝对是正宗的“土气”,千层底,还钉上前后皮掌,地面有点湿,不怕。布鞋作坊就做这样正宗的布鞋,参观完制作过程,不妨买上一双,绝对不会后悔的。
戏台
木匠,传统的手艺。
正在刺绣的姑娘。
相传旧时乌镇酿酒业十分发达,明时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高公生、顺兴、永盛三家最为著名。现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酱园,始建于明朝初年。所产“三白酒”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柔绵、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数百年来一直风靡江南一带,经久不衰。
高公生糟坊为前店后坊格局。店堂约90平方米,酒作坊占地1300多平方米,日产量约200升,现主要生产三个产品,分别为55℃的三白酒、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这三种酒都是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其中三白酒为主打产品。
何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往农村过春节,就用它来招待客人,在乌镇民间,此酒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间有谣“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三白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时,首先将糯米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以冷水淋凉。再将酒曲饼捣碎,均匀地拌入饭中。而后将饭料倒入酒缸,压平,在中间挖一个小潭,然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或棉絮捂实保温。数日后,若缸中间的小谭已积满酒浆,即可将凉开水倒入缸中,以淹没饭料为准,再封好缸盖捂实。一周后开盖,放入蒸桶进行蒸馏,如此二蒸二酿后,酒便酿成了。已习惯喝瓶装酒的现代人很少能再看到过这样"土气"的酿酒方法了。
在公生糟坊,你可在观赏酿酒过程之余,亲口品尝一下“三白酒”的醇香美味,还可以购一些回家,把乌镇的风情、美酒连同美好的回忆带回家中,留待日后细细品味。我们拎了一壶3斤装的,找了家酒店喝酒吃中饭。
许多酒店都是这样当街烧着梅菜肉和湖羊肉,那香味熏得我们的肚子直唱“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 ... 关二爷马上呼三弟,张
翼德在城楼怒发冲冠。“
空城计唱归唱,饭还是要坐下来吃的。拿出酒,点了家常豆腐,红烧湖羊肉,红烧鲫鱼,好象还有别的什么菜和汤之类的,忘拍了,肚子顶不住菜香,多拍照就要少吃菜,吃先!!! 那个湖羊肉,点了两大盆,老板忙不过来,小二哥自己去打的,狂好吃,推荐菜!!!
乌镇的美在于它的宠辱不惊。虽然外面的尘世喧沸嘈杂,但它依然持有自己的生命底色,它停留在隶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独自寻觅着尘间遁迹的宁静与悠远,让游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评论 (2)
why can't I see your photo?
绍兴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