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蛇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正文

父母公婆

(2007-07-19 18:51:54) 下一个

公司里中国人很多,每天到中午时,中国人就聚在一起东扯西扯,洋人把那个角落叫做中国城。因为自己很忙,不常和他们闲聊。偶尔和他们一起吃饭,大多只有听的份,那都是高嘴云集。何许我小娘子出面。偶尔说说,倒叫那些高嘴吃惊:“嘿,没想到你说话很有趣。”

            这些人都是有家有口之人,当然话题八九不离十的关于儿儿女女,公公婆婆之事,听得我大开眼界。我们帮海外华人,一有孩子,大多就请国内的父母公婆轮流来美帮着看孩子,这是中国人的人之常情,也只有中国父母能为子女无条件牺牲。自己也深有体会。前几年,哥哥重病,我父母就为他东跑西跑地照顾他。记得有一次哥哥想吃家乡的米粉,我妈一听,就拔腿往中国城跑,而我在角落里哭着说“哥,妈年纪大了,知道吗?”

            我很欣赏孝子型的男士。男孩不能对自己父母好,怎能对你好?一位好友跟我聊起一位她认识的男士,四十多岁了,离了婚,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女的总是嫌他对父母比对她好。第一次蜜月,也带着父母一起去玩,因为父母第一次到美国参加婚礼。我是能理解他的心境。可他的前妻为此不高兴。又是一个眼光短浅的女人。

            实验室的姐妹也常谈起自己的公婆,一位小姐的公婆来美没几周,她就抱怨公婆把她家弄得乱乱的。这些老头老太来北美,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来了就像呆监狱似的,他们放弃了国内安逸生活,帮我们带孩子,与心何忍?我是很欣赏能和公婆父母和睦相处的女士,这是一种恬静善良的美丽。

            对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来说,大多数能在这里立足,很多成份上包含父母家人的很大牺牲。我父母的一对朋友,儿子在加拿大,他把父母移民出来。离婚后,父母搬到老人公寓,儿子还算有些良心,每个月给父母一百块。那哪能够打牙祭的。于是老两口就上街拾易拉罐换钱。当我妈自豪地跟我讲这故事时,我的心揪着疼。父母过去在国内把儿女养育成人,年长了,还要在他国捡垃圾。当然好强和体贴的父母这样做是不想给子女添加额外的负担。可我们小辈看了,好受吗?

            自己生了两个孩子,深知人为母的不易,父母帮了我半年,我已是很感激。曾经记得一位未婚小姐说过“我妈说了,等我有了孩子,就帮我带。”人不要以为有人会帮自己做事,而把自己的责任给推卸掉。孩子还是自己带的好,“儿不教,父之过”古人都这么说。在这艰辛中,我们能体会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可以说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成长一遍。

            这辈子,婆婆去世的早,我是没有机会体会当儿媳的不易,下辈子吧,我会是怎样的媳妇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