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情】之“童年的回忆”
得了吧 (2009-03-08 14:29:45) 评论 (1)跟着活动,也说说我的童年。我小时候跟我奶奶生活在一起,我爸爸妈妈在北方一座城市的大学里教书,那儿天寒地冻,据我妈说生活条件还是挺艰苦的,思前想后就决定把我一个人留在江南,交给奶奶照料,一下子就是漫长的七年。。我一直到小学二年级才回到父母的身边,呜呜呜。。
话说回来,千万别相信我的“呜呜”,我的童年就赖在奶奶的怀抱里,真的是很幸福的。。我爸是个孝子,每个月寄给我奶奶30块钱,在那个年头算是很多的钱了。。奶奶对我精心照料,喂得我像只小猪一样肥胖。老爸本来就是奶奶最疼爱的小儿子,我又是独生女,在家里就是绝对的掌上明珠,所谓的“特权阶级”了。
童年的某些习惯可能会追随人的一生,譬如说南方人早饭通常都喜欢吃泡饭加点小菜什么的,我从小就不碰的,以至于我现在也很不喜欢喝粥类,尽管听说很养生。。每天早晨,奶奶都会出去买早点给我吃,不外乎糕团,烧卖,小笼包,混沌什么的,最次的也是一份大饼油条。。每天下午三点左右,我就等着奶奶拉着我的小手去隔壁那条小街,买我最爱吃的生煎包子,一客4只,一角两分,在店里吃完了再回家。一切的老画面此刻都在我的脑海里重现,至今还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就是没有一副画面是奶奶坐下来和我一起吃的,她老人家总是站在一边,用慈爱的眼神望着馋唠的我。。。写到这儿,不知怎的,我就很想哭。。
夏天南方天热,我每天都吵着要吃西瓜,而且每次非要独霸半个,于是我奶奶和姑姑他们好几个人就分另外半个。。家里人都宠着我,我不知道为什么,还以为一切就该是那样的,天经地义。。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做了妈妈,才知道那就是爱,把好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宝贝儿,无条件的给,是本能。。。
小时候虽然有吃有喝,但是我的童年是挺寂寞的。。。我们家住很大的一幢老宅。。最前面是我舅公一家,没有一个小孩,我最小的一个堂叔也比我大十几岁。后面东厢房住的是我敏得好婆一家(我奶奶的姐姐),他们一生都没有生养。西厢房就住的是我奶奶和我的小姑。。整个大宅子就我一个小孩子,一直到很后面,,我姑姑才生了个小弟弟。。
童年,阴森的宅院,斑驳的阳光,天井边滑漉漉的青苔,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在跳绳,或是把橡皮筋绑在两个凳子脚上,独自蹦来跳去,那就是我,没有人陪我玩。。年迈的好婆躺在藤椅上晒太阳,大厅角落里的收音机终日响着,唱的是苏州评弹,可惜我那时完全不懂得欣赏所谓的“余音绕梁”。。。家里养了一只大黑猫,我追着它的尾巴跑了一圈又一圈,又踩又踏,它对我呲牙咧嘴尖叫着。。
我悄悄把不喜欢喝的牛奶倒掉,被发现了,还骗奶奶说那是白色的肥皂水;实在太无聊了,就去闹我小叔玩,他不理我,我就把一瓢水倒在他身上,他要教训我的时候,我爬到树上,不小心掉下来,哭声震天。。于是小叔叔被舅公不分青红皂白拿藤条痛打了一顿。。童年的我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老是记得酷暑的午后,走在街上,扯着奶奶的衣襟,百无聊赖地蹭在后面,小小的影子追随着,时间似乎也静止了。。
我从小就喜欢下雨天,听滴滴哒哒的雨声,感觉很曼妙。。我会站到大门口,看那些穿着漂亮的花花连衣裙的姑娘们去纺织厂或者染厂上班。。她们撑着油纸伞,穿行在雨雾弥漫的小巷,袅袅婷婷。。慢慢的,雨天的街上开始绽放开一朵朵绚丽的尼龙花洋伞,小小的我好渴望快点长大。。有一天,小城突然万人空巷,我姑姑也兴冲冲地打扮好出门了。。后来,我才知道电影院正在放映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的越剧大片“红楼梦”。。一票难求,我这个小不点当然是没得看的,我奶奶带我去看“闪闪红星”潘冬子,据说我在电影院里放声大嚎,只好中途退场。。。
南方飘着冬雨的季节到了,奶奶就开始乐呵呵地忙碌起来了。杀鸡,杀鸭,酱牛肉,做米酒,我知道快过年了,远方的爸爸妈妈跟着就快回来了。。果然陆陆续续的远在新疆的大伯一家,上海的二伯一家,都到来了,齐聚一堂。有一天,我听到了爸爸妈妈的声音,赶紧躲起来,楼上楼下跑,妈妈拿出一包包上海买的精美礼物呼唤我,我也不肯走过去。。多年后,我想起了自己不得已让妞妞跟外婆住过一年,我回去的时候,小家伙也是shy滴躲着我,情景如出一辙。。
每年过年是最开心的时候,八仙桌抬出来,大砂锅上整天都冒着热气炖着香喷喷的美味,家里面有好多的堂哥堂姐带着我疯玩,我记得他们带我放鞭炮,带我出去买一支支的紫皮甘蔗吃。。我大伯就是讲故事高手,每天吃完晚饭,孩子们都挤到阁楼上,听他讲鬼故事“聊斋志异”,白衣白裙,擦着红嘴唇,没有脚,飘来飘去的女鬼。。我准保是第一个吓哭的,但又是听得最起劲的一个。。
院子里绳子上挂的鸡,鸭,腌肉越来越少了,伯伯们陆续离开,返回工作岗位,奶奶的叹息声越来越重,脸上的笑容也慢慢退却,神情变得僵硬呆滞,我知道爸爸妈妈也快要回北方了。。我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先去看看床底下,如果看到爸妈的鞋还摆在那儿,就知道他们还没有走,会很开心。直到有一天一觉醒来,发现什么都找不到了,便放声大哭起来,没有人能哄得好我,血浓于水!我爸妈每次临走的时候,都会在我枕头底下放一个红包,小小的我就懂得“睹物思人”,天天闹着找爸妈,直到奶奶一把把红包“抢走”,我才慢慢的死心了,淡忘了。。
后来我上学了,爸爸妈妈决定把我接回身边严格管教。。我爸把我先带到上海,骗我说奶奶随后就会到。后来一直上了56次火车,火车开动了,我也没有等到奶奶来,我知道已经和最爱的奶奶分离了。。我爸拿出我最爱吃的上海奶油大蛋糕哄我,我也一口不吃,坚决不吃不喝,非要回奶奶那儿不可!我爸拿我没辙,最后气得打了我,直抱怨奶奶把我灌坏了。。
我现在回想起来一些老话真是超极有道理的,譬如说“三岁看到大”。。我性格中的倔强和脆弱也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样子。。。就这样,我别别扭扭地离开了那座江南名城,离开了最爱我的最慈祥的奶奶,回到了父母身边。。开始学说普通话,开始学着和小朋友相处。那段日子是很痛苦的,小小的孩子开始有了心事,但是也是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
小学三年级寒假,我们全家返回江南过年,我已经长得比奶奶还高了。我说一口地道流利的普通话,奶奶听不懂,我竟然已将乡音淡忘!!过了好一阵子,才又想起来了。。说来奇怪,我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杭州话,却不会讲一口纯正地道的乡音!再告别时,我懂得乖乖地跟着父母回北方去,奶奶在长途汽车站和我们挥手告别,汽车开动了,我看到小姑搀着老泪纵横,矮小的奶奶还在那儿不停地挥着手,久久不肯离开。。
童年已慢慢抛在脑后,故乡也慢慢遗忘在记忆里。。。渐渐的我又有了所谓的第二故乡,第三故乡,牵挂也越来越多,回那座江南名城的机会却是越来越少。。我姑姑后来告诉我,说我走了以后,奶奶想我想得大病一场。幸亏后来家里添了个小弟弟,奶奶又帮手带外孙,表弟慢慢取代了我的位置,我想我奶奶又开始有了新的寄托和快乐吧。。
我长大工作以后,也回去看过奶奶很多次,奶奶也来我家小住过,但是再也找不到小时候那种祖孙相依为命的感觉了。。奶奶越来越老,到后来开始糊涂了,叫错我的名字,甚至不认人了。。最后的日子很痛苦,终日卧床,连抬眼皮的力气也没有了。。记得,我口袋里踹着我爸寄给我的加急特快专递,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风尘仆仆从多伦多火速赶回去,见了奶奶最后一面。。她已在弥留之际,我一遍遍呼唤她,她却无法睁开眼睛看我,但我相信她那一刻心里什么都知道。。
再回故乡,童年的老宅早已被当地政府征用,盖起了摩天高楼,老宅里的长辈们已经驾鹤西去,小姑和堂叔他们也都搬进了新房子,已经找不到任何童年的记号。。唯有记忆长存,梦中不断重现,放佛一切都在昨天。。
评论 (1)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