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三十年杂记
牛经沧海 (2023-03-05 09:15:16) 评论 (4)牛经沧海
3/5/2023
富兰克林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我在天朝的时候,国家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对富兰克林的名言完全无感。
在大学教书近九年,从每月45元实习工资开始,到56元转正,包括各种津贴最终也就一百三四十样子。那时候工资由系办去财务处统一领取,然后教职员工去系里领取。每人一个信封,装得鼓鼓囊囊的,精确到每一分硬币。逾期不取,退回财务处。我几个月去财务处取一次,省了许多脚程。那时候扣税起征点是每月800元,因此报税好像只是极少数高端人士的特权。
唯一一次纳税是因为稿酬。一次性收入征税另外有一套规则。有一本合作编译的《英语熟练之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分到一万三千元稿费,总算也光荣地税了一回。
到了米国,方知富兰克林所言不虚。读书的时候拿一点微薄的助教津贴,加上在学校打点零工,居然还要报税,把扣下税拿回来。
最省钱的法子是买一本当年版的报税指南,大16K本,洋洋好几百页,才10块钱,看上物有所值。虽然我的收入十分简单,还是利用做Proctor 的时间从头到尾通读。钱都花了,不能浪费任何一页。你别说,这本书与当时的课业读物相比简直太容易了,可以当作消遣。为了省钱,下一年还是翻看同一本书报税。第三年咬牙买了一本Ernest & Young的报税指南,又通读了一遍。第二本书也用了两年。
这两本报税读物为我对个人所得税有个全面认识,受益匪浅,奠定了之后对个税认知的完整基础。之后用会计师与软件报税,都是问答形式,再也没有机会建立全方位认知了,就像自从有了GPS导航,不再记路了。
毕业后第一年去H R Block报税。他们按表收费。Schedule 与Form越多,收费越多。所有报税资料都是自己整理。他们也就做一下Data entry。不会避免遣漏问题,也不会提供税务规划。
因为有个公司,我后来先用Turbo Tax自己输入数据,然后打印给会计师报税。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可以做一些What- if分析,有充裕的时间检查有无遗漏,同时不用陪同会计师现场问答。
个税加上几个公司的税务,我先后与十位会计师打过交道,其中有法拉盛的李铭柱博士、艾姆赫斯特的中美会计事务所等,收费从几百到万余不等。就咨询而言,都不提供真正的税务规划。报税季会计师都十分繁忙,根本没有时间来了解客户的整体税务概况,当然无法提供合适的税务规划。不过大多数会计师都会有问必答。换句话说,报税的质量主要还是取决于当事人自己对税务的理解、规划,对财务数据的记录、整理。如遇具体的疑难与个案,尤其是税务部门查询,经会计师报税签字,他会帮助答覆。
有鉴于此,我们公司税务一律请会计师处理。我会提供流水帐,分类帐及近似税表(如1020,1020 S,1065中的栏目)三级数据。公司与个人分开之后,个税变得简单了,自己用Turbo Tax报税,很多数据可以直接导入,两天功夫即可完成。
总的来说,阅读税务指南报税收获最大,主要是全面了解税法,不论涉及本人到的还是暂时不涉及的都会了解一下。局限性是不适用比较复杂的情况。软件报税的好处是可以自动导入工资、银行及证券帐户,问答比较全面。局性是没有机会自上而下全方位了解税务税法概况,无法覆盖问答之外的情形。会计师报税大致与软件报税等同,好处是遇到查税可以有个支持,善于提问的话可以获得更多的个人化税务指导。
评论 (4)
回复 '心已远' 的评论 : 的确,税务规划要花很多时间提前做,到报税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一年。
比较简单的收入和投资,用报税软件即可。
我自己也是会计师,不是不提供税务规划服务,而是大多数人木有这个概念,只知道每年报税。还有就是真正的税务规划肯定比报税费用高,咨询的人又少,反正现在很多税务软件也有这些功能了,干嘛费那个事呢
好经验,谢谢分享。初次报税,一头雾水,好在只是个人税,看看税务局指南,对付过去了。之后还去修了一门报税课,从此之后做税表信心满满:)
牛经沧海 名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