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长乐也

像雄鹰一样在水中飞翔
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欲重回东南亚,南海问题被国际化(转贴)

(2010-09-23 19:49:12) 下一个
美国靠拢东盟背后有所考量
2010-09-24 06:51:00 来源: 解放日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驻京记者 洪俊杰 本报记者 杨立群

继去年11月首届东盟—美国峰会在新加坡举行后,当地时间24日,东盟领导人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纽约举行第二届峰会。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美国与东盟高层会晤的机制化,而华盛顿近来高调介入亚洲事务的背后也是有诸多想头。

重塑地区影响

可以说,重新靠拢东盟,是奥巴马总统上台后推行的方针。

虽然客观上而言,美国的势力从未退出过这一地区,但在小布什执政时期,由于受到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的拖累,其对东南亚地区明显“关心”不够,而奥巴马上台后,逐渐认识到该地区的重要性——从经济角度分析,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恢复最快的地区之一,美国希望在东南亚地区分一杯羹,通过介入地区事务,建立起符合本国利益的区域合作机制,打开亚洲国家大门,推销美国商品;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随着一些地区大国的影响力逐步上升,美国更担心自身在该地区的作用被边缘化,因此迫不及待要重塑威势进行制衡。

“美国明显企图在中国与东盟某些国家间打下不信任的楔子,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马女婴认为,“当然,美国主导亚太地区的战略方针从未动摇过。”

事实上,在成为东亚峰会永久成员问题上,美国比东盟更加热心,此前美国不仅同东盟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而且还宣布将与湄公河下游的柬埔寨、老挝、越南和泰国共同建立“美湄合作”的新框架。

介入南海问题

而继今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大谈南海问题之后,在第二届东盟—美国峰会上,美国也将再次高调介入南海事务。

据悉,此次峰会结束后,将出台一个有关南海问题的联合声明,该声明将体现美国的意志。美联社的消息称,该声明将反对“任何争端国试图在南海争议中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并重申“航行自由”以及地区稳定的重要性,呼吁各方尊重国际法及在南海的“无阻碍贸易”。

上海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刘鸣认为,这将把希拉里·克林顿的讲话落到实处,不但正式宣告美国介入南海问题,更体现了美国高调“回归”东南亚的姿态。但毋庸置疑的是,南海问题本是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之间的问题,应当由当事双方协商谈判解决。美国这个“局外人”来搅局,将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只会使得问题更复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生也指出,美国的种种行径不得不让人警惕美国背后的目的。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所谓的“担心”更多的是以己度人,拿自己的“门罗主义”来妄测他国,不仅如此,美方在南海地区能否言行一致也令人怀疑。“一边高喊反对武力,一边在该地区频频军演的是美国;为了行动自由,至今不愿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却还要南海各方遵守公约的还是美国”,王?生说,“美国拿莫须有说事,就是想挑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无的放矢地攻击中国。”

东盟心态复杂

对于美国的“回归”,东盟国家心态复杂。

一方面,东盟国家搭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顺风车而获利颇丰,但同时,其也希望引入美国力量,谋求本地区内的所谓“大国平衡”。


对于美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中方的态度明确,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希望他们的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反之,若美方的介入是负面的、另有企图甚至是针对第三方的,那是中国不愿意看到的,相信也不是东盟国家所乐见的。

对于未来的东亚地区合作,中国坚持东盟应该起到“引擎”的作用,并对东盟的不少合作方案予以支持。但是随着美国的强势介入,东盟是否还能掌握地区主导权则存在不小的变数。虽然东盟试图与大国构建等距离外交,但是从现实来看,大国的介入,特别是美国的介入,反而可能会制约东盟的作用。而美国加入东亚合作机制,是有其浓厚的自身经济与政治因素考量的,恐怕也不会被“小马”牵着鼻子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