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花样年华》20周年,你找到那个和你一起吃饭的人了吗?(ZT)

(2020-07-24 13:05:27) 下一个
1956年圣诞节,上帝送给全世界家庭主妇一个礼物。
东芝公司试着制作了700个神奇的炊具,分内外两层,里层入米,夹层添水,加热煮沸,米可成饭,这便是最初的电饭锅。东芝公司采用上门推销的方式,向所有主妇展示电饭锅的神奇,一个月之后,他们接到了20万个电饭锅的订单。松下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电饭锅部门,对机器进行了二次改良,免却每次煮饭均需添水的麻烦。
在东京,一个叫蒙国平的香港人注意到了这款产品,他打电话给在香港的儿子蒙民伟,对他说,电饭锅一定会带来一场厨房“革命”。
1962年,当全日本半数家庭都用上电饭锅时,最初的100个松下电饭锅在香港的销量并不好,香港人反日情绪重,认为日本货品质差,更有人说,这玩意儿不是痰盂罐吗?蒙民伟选择北角渣华道作为推广试点,带着两名下属挨家挨户向家庭主妇们演示无火煮饭。又在理发店里亲自煮腊肠饭,腊肠香味四溢,店内顾客们都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蒙民伟知道,电饭锅在香港的推进,差不多会成功。
很多年之后,在一部叫《花样年华》的电影里,张曼玉扮演的苏丽珍向潘迪华扮演的房东太太演示电饭锅煮饭,完美还原了香港老百姓们对于电饭锅的初见——
这个电饭锅,确实就是乐声,请看原版。
电饭锅的出现掀起了一场厨房革命,家庭主妇们第一次在做饭这件事上获得了闲暇时间,她们不再需要烧火燃炭,也不需要守在柴灶前看着瓦锅煲饭煮粥,科技换取了女人的自由。
当然,苏丽珍绝对不会想到,这种自由,有时候也会成为“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发端。
当周慕云很客气地接受苏丽珍的善意,托苏丽珍丈夫陈先生从日本代购一个电饭锅回来后,我们在镜头上见到的周慕云曾经和陈先生有一场对话:
电饭锅是周慕云太太和苏丽珍丈夫一段“出轨”的开始,也是《花样年华》里无数有关食物的密码开关之一:
当张的丈夫给梁的妻子买了电饭锅后,他们的私情就开始萌芽,从而导致了张和梁的婚外情。我个人认为,电饭锅对于解放亚洲女性而言是最重要的发明,因为她们再也不用在做饭上耗费大量精力。电饭锅和方便面一起,彻底改变了亚洲人的生活方式。——王家卫,《WKW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可以说,没有电饭锅,就没有《花样年华》。
我们要了解《花样年华》,就必须了解在香港的上海人。
就好像蒙民伟之所以选择北角作为电饭锅占领香港第一站,是苦心孤诣的。
在当时,北角号称“小上海”,只有来自上海的女士对于厨房有自己的坚持。上海出生的宁波人司明1950年移居香港,1960年,他在专栏上抱怨,自家的广东女佣坚决求去,原因之一,是太太成日要来厨房,自己也煮不惯“上海餸”(上海菜)。
《花样年华》里,房东孙太太的女佣显然是从上海一道过来的,所以才会煮蹄髈汤,会裹馄饨,更重要的是,即便孙太太不在家,她也是可以留客吃饭的,这是老管家方会有的体面。
钱似莺在出演时,已经年过九十,讲一口地道的老派上海话,她是第一代武侠女星,1931年的《影戏生活》上有不少她的靓照。她的丈夫是洪济(洪济大哥是著名剧作家洪深),大家更熟悉她的孙子洪金宝。
1950年春天,自九龙火车站出来的上海人简直如同“潮涌”。司明开玩笑说,上海人无聊时时常在火车站口试图寻找亲戚朋友,而往往如愿以偿,总有几个亲友就搭着那班车来了。
来了的人,总以为是暂时的,他们终究会回去,扮演孙太太的潘迪华第一天到香港时,她说:“嗤!整个乡下地方,又小又落后,同上海没得比。”当时她只有十五岁,认定自己是过客,始终会回上海。在香港的上海人喜欢对别人说,我来此地白相一阵,为的是“避风头”
既然是避风头,没想过要学广东话,没想过要买房,上海的生活便要一切照旧。《花样年华》的开头,孙太太讲“今朝烤子鱼特别新鲜”,这道烤子鱼,便是上海生活最倔强的写照之一。
上海人叫的烤子鱼,更多地方的称谓是“凤尾鱼”,听起来更多雅致,偏偏万事求噱的上海人却不肯认账,非要叫做烤子鱼,连粤地凤尾鱼罐头也要嗤之以鼻。不是所有凤尾鱼都有资格叫烤子鱼的,因为只有到了每年初夏,雌鱼肚皮里有了一包霞齐壮观的鱼籽,懂经的主妇们买回来去肚肠汏清爽,油里氽一氽,火热滚烫,呱啦松脆。
放进五香酱油里面浸一浸,更有一种复合古典的酱香,
连骨头也酥脆得可以吃掉,是最好的下酒菜。
《花样年华》里,这样暗通款曲般用食物表达季节的细节还有很多:
蹄髈汤是冬天的,上海人冬至喜欢吃桂圆红枣蹄膀。
什菜馄饨里的蔬菜是夏天的,据说限定在6月和7月之间,我有点疑心是夜开花。 
潘迪华扮演的房东孙太太,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当苏丽珍去租房时,孙太太非常热情,原因只有一个——“大家上海人嘛”。这是在香港的上海人的真实心态。就像沈西城在《旧日香港上海人》所写的那样:
五十年代北角是小上海,里面住着我这样一个小毛头。387号英皇道一幢四层高唐楼,一梯两伙,八个单位,几乎全是上海人。咱家六口,连两位女佣,住在三楼;隔邻萧姓人家,楼下施宅,三家人常往来,上海话讲得叽哩呱啦响,每逢过节,三家齐集,喝茶、吃饭、打牙祭、搓麻雀,喧天闹地,不亦乐乎。上海人爱串门子、闲话家常,你来我往,闹个不停,热闹得教人烦厌。
在John Powers的《WKW王家卫的电影世界》中,导演告诉我们:
“为了完全还原潘迪华饰演的那类上海人平时的饮食,特地设计了一份食谱。因为上海人对食物很讲究——有些菜只有特定季节才能吃到。我设计的这份食谱是基于小时候对母亲做菜的回忆。因为菜肴本身要力求精确,设计菜谱之后,我就得找一个上海本地女子来烹调。”
这份菜谱里的菜没怎么出现在电影里,但确实,泡饭配咸菜毛豆百叶的吃法会让所有上海人看得会心一笑。
除了潘迪华和钱似莺,《花样年华》里还有我特别喜欢的老上海演员,苏丽珍的上司何先生是雷震扮演的,他是电懋电影公司1950-60年代的主要男演员。
我非常吃雷震的长相,一直觉得他可以演文弱书生,却发现他本来的志向是当飞行员,结果因为心脏不好没能如愿。雷震先生长一张看上去特别容易出轨的帅气面孔,然而私下却特别害羞,据说聚会的时候也喜欢“一个人坐在最角落”。雷震的妹妹是鼎鼎大名的乐蒂,自杀身亡;他谈过恋爱的林黛也是自杀身亡;合作了八部电影的女演员丁皓还是自杀;感觉他都快要有心理阴影了。
《花样年华》里,雷震虽然垂垂老矣,但身板依旧是俊朗的,所以金屋藏娇,倒也完全不生厌(此处吐槽现在那些不做身材管理一身爹味偏偏还要演和小女生谈恋爱的中年男演员们!)何先生要去天香楼和老婆一起庆祝生日,临出门时不忘换领带,换回老婆买的,这里领带是若隐若现的偷情密码,而天香楼,则暗示着何先生同样是在香港的上海人(或江浙人)
天香楼是杭州菜馆,在抗战时期就声名远扬,曾经把分店开到上海。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天香楼收归国有,天香楼老板孟永泰则一路南下,在佐敦吴淞街重开。我问过一位当年天香楼的老饕,他讲天香楼最厉害,是每年有真·阳澄湖大闸蟹供应,是香港第一个供应大闸蟹的餐厅(是否如此有待方家考证)。天香楼不是一般工薪阶层可以吃得起,所以十分符合何先生人设。
现在的天香楼已经搬到尖沙咀的一个僻静小巷子里,我2007年在香港上班,一日有朋友请客天香楼,同事们都戏谑曰:“哇,你遇着富豪啦!”那晚吃了龙井虾仁蟹粉拌面烟熏黄鱼雪菜焖笋,唯独腌笃鲜里吃出了小虫子,店家免了单,后来别人和我说,香港天香楼里的牌匾乃是当年从内地搬来的那块,题字人是张大千。
“这两年,上海人在香港,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张爱玲,《倾城之恋》
1950-1960年代的香港,上海话和广东话各行其道。这一点,在影视业尤为明显,老板们来自上海,坚持讲一口吴语,而演职员们则南腔北调。在“永华”训练班,有人对李翰祥说老板李祖永对他的评价:“这个小孩是个港督(笨蛋)嘛!”李翰祥还一通谦虚,我又不是英国人,哪里可能做港督。
到了1962年王天林导演的《南北一家亲》,上海小伙要和广东姑娘谈恋爱,父亲坚决不答应,觉得广东女孩怎么能嫁给外地人?上海小伙子锲而不舍的样子,大概会让很多在香港的上海女人唏嘘——“繁华旧梦恋上海,却也只能一江春水向东流”。
《花样年华》里,苏丽珍是讲着广东话的上海女人
孙太太再三邀请她在家里吃饭,她却总是倔强地拎着她的绿色保温桶下楼,一身又一身绚烂的旗袍,是我少女时期对于精致女人的全部幻想,何止是我眼热,连潘迪华都有点不平,对着明报记者抱怨过一回:“我的看法是我作为包租婆,上海人挺爱炫耀,在家中亦会穿得花枝招展,但我的衫就不够靓,反而张曼玉只是个小文员,没理由有那么多旗袍。”(然而张叔平的回应是“这些旗袍更加要做得花哨,我要的是一种俗气难耐的不漂亮,结果却人人说漂亮。”)
但我能懂得,那些旗袍是上海女人的战衣。爱面子的上海人在香港有许多“扎台型”的例子,前脚刚从亲戚处告贷碰壁而归,后脚在北角与本地人为争上电车吵架,一辆的士驶过,此君要用袋子里仅有的十块钱立刻叫车,“你爷有钱打的士”!一桌人出去吃饭,临了“劈硬柴”各付各账,南来香港的上海人即便大多拮据,但依旧要在桌子下面悄悄把散钱交给一个人——这点派头无论如何不能失掉的。潘迪华说,旧一辈的上海女人,出去见人,一定要“四四正正”——
“respect公共场合,就等如respect自己,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苏丽珍下楼买细蓉,一方面是为了遮掩丈夫时常不回家的落寞情绪,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逃避的借口,为了在那个逼仄的空间里获得一点难得的自由——这一点,亦如司明专栏里1955年尖沙咀咖啡厅里的上海男人,为了不和人拼桌,买下四杯饮料,放在桌子四角。
影片中的云吞面实际的意义是作为一种借口。张曼玉每天晚上拿着饭盒出门,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这个行为是一种逃避。在我童年时,出门给母亲的麻将局带一些小吃回来,对我而言就是一种逃避。
——王家卫,《WKW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有趣的是,苏丽珍和周慕云在一起时,他们共享的食物,都不是海派的,比如被迫呆在周慕云房间里的糯米鸡,酒店里的粥和饭菜,更不必讲那个一直装在绿色保温桶里的细蓉——云吞面
在还没有开始流行“出前一丁”的六十年代,外出吃一碗细蓉是一种香港生活方式,也是一场集体回忆,而依靠这种“偶遇”,才有了周慕云和苏丽珍后来的故事。
墨绿色保温桶也是六十年代的见证,据说,那是香港市民尤其是工厂女工们最常用的容器之一,带饭盛汤捞面,当它在周慕云和苏丽珍被孙太太们困在房间的那场戏里出现时,我不得不感慨,它成了情感秘密的见证:
现代观众们更关注的那场戏在金雀餐厅,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跑到金雀点一块牛扒,如苏丽珍那样自不量力要一点黄色第戎芥末酱。
金雀确实开在1962年,《花样年华》的年代。根据创始人管金带回忆,当时兰芳道仅有白雪仙开的“雪宫仙馆”餐厅,金雀的对面是一家叫银树的夜总会,股东们想吸引夜总会的客人,于是给餐厅起了个名字叫金雀,“金雀站在银树上”。为了刺激生意,金雀在60年代清一色男侍应生的背景下首请女招待,成功带起潮流,仅用18天就收回成本——当日接待我的却是一个男侍应生,他似乎见惯我这样的“朝圣者”,再三推荐他们的“2046”套餐,被我拒绝之后便气哼哼地走开,从此视我如空气。
但梁朝伟拿起的菜单并不是金雀的,而是另一家餐厅——新广南
新广南餐室开在旺角上海街,1946年开业,做的是南洋风味,所以菜单是椰子树。我有位女朋友去吃过,点了海南鸡饭,倒很普通,据说猪扒不错。我搜了下,现在仍然开业,套餐不过65,好平好抵食。
喝咖啡的绿色杯子是美国老牌玻璃品牌Fire King在1946-1965年间出产的“Jane Ray”系列咖啡杯,Fire King1942年问世,是五六十年代的必备潮流单品。
这样的咖啡杯,我也有一套,可惜是日本复刻版——1986年,Fire King破产,日本收藏家井置仁重新研发了“Fire King Japan”版本。确实美貌,拿到手里,温润如玉。
可惜,即便这样,终究也只能遥想当年盛景。
《花样年华》的起源源自1997年。
那一年,王家卫在巴黎宣传《春光乍泄》,与张曼玉共进晚餐。在《东邪西毒》之后他们就没再合作过,张曼玉刚拍完《迷离劫》,有一阵子没在香港工作了,想跟梁朝伟合作:
我说:“不如我们拍一系列小故事,你们俩扮演所有这些故事里的主角。”她问我:“那主题是什么呢?美食如何?”我当时在读法国美食家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的《厨房里的哲学家》(The Physiology of Taste),其中有句名言:“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我就能知道你的身份。”另一句是:“美食的愉悦是不分年龄、不分贵贱、不分国界也不分地域的:它与其他的享受相得益彰,并能在其他享受缺失之时抚慰我们的心灵。”这句话简直是我们这个电影项目的完美主题,当时这部影片暂时被命名为《美食的三段故事》(英译)。
————王家卫,《WKW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第一个故事是在中环的一家24小时便利店拍摄的,梁朝伟饰演便利店店长,张曼玉是为情所困的失恋女郎,独自吃蛋糕喝酒,还曾遗落过钥匙,被梁朝伟捡到;一次她因疲惫而在店里睡着,他走向她……
这段剧情大约直接催生了《蓝莓之夜》,但《花样年华》确实是一部关于食物的电影:云吞面、芝麻糊、糯米鸡……
一段段隐秘的情感都在吃东西的细碎中渐渐呈现出来。
而今,《花样年华》已经20年了,我已经从那个羡慕张曼玉旗袍的少女变成了懂得中年人寂寞的妇女,我也喜欢在深夜闲逛散步,看看那些和我不相干的烟火,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周慕云和阿炳在新加坡喝的白马威士忌是黑泽明的最爱,喝第一口有浓重的烟熏味,然而回味是醇厚的,即便如此,仍旧容易喝醉,尤其是一个人的夜晚。
那个路边摊,周慕云坐过的位置,苏丽珍也坐过,唏嘘的我们,现在才发现墙上的黑板写着“叉烧饭柒毫,肉片饭捌毫,猪手饭柒毫”——嗯,选猪手饭,便宜又好吃。
苏丽珍喝茶的玻璃杯上面都有盖子,或木头盖或不锈钢盖,1960年王天林导演的《野玫瑰之恋》里面有同款:
他们一起吃面时喝的汽水,是1960年代的网红汽水绿宝,苏丽珍的笑靥如花,当然不是因为橘子汁,还因为陪自己喝橘子汁的人:
可惜,那个人,我们已经错过了。
一晃,《花样年华》已经20年了。这二十年里,有人背井离乡,有人扁舟远山,有人星夜赴考场, 有人辞官归故里,相爱的人天各一方,疲倦的情侣强颜欢笑,一代代影迷如同朝圣者般前往金雀、天香楼和新广南,喝着罗宋汤吃着牛扒,乐此不疲地坐在周慕云和苏丽珍坐过的卡座拍照的时候,我们在怀念什么呢?
那些消逝的过往,那些食物的滋味,是我们关于时间的记忆。
在那份记忆里,烟雾缭绕,雾气氤氲,是我们想念的那个人。
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少女时代眼含热泪在荧幕那边喊:“快跟他走!”
二十年后,却沉默了。
今年是《花样年华》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二十周年,我却已经很久很久没在大荧幕看过电影了。在深夜,煮了一碗出前一丁之后,我决定重新看一遍《花样年华》。当梅林茂的音乐响起,那种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像极了金雀餐厅在停业前贴出的那张告示——
荣幸一起度过花样年华。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人的花样年华。
今天是王家卫导演的生日,生日快乐。
 
Top Comments

Follow first to comment

  • 遇到一位德国朋友爱死了这部电影,“他们最后连一个啵都没有打过!”她当时影评如是说。 东方人的极致审美就是沉默,苏丽珍的情绪都盛放在旗袍的花样和色彩上了
  • 对于一个不懂背景的人来说,我这电影看的真是囫囵吞枣,惭愧啊。受教了,该日再找来看到时候,定是别番体会。。。
  • 不知道为何想起了上海鲁迅公园后头一条烟火陋巷里有名的咸肉糯米饭,卤猪脚卤蛋和鸭血汤。上海老婆婆支的车子永远这四样,若是不打包走,进到她身后亭子间改造的逼仄却干净的小厅里,一张八仙桌上去吃。有好几年,我和先生每逢要去上海搭飞机远别,或是从机场接机回来,总要去那个巷子头碰头地吃三四只浓油酱赤咸甜软糯的卤猪脚和蛋黄亦被猪脚汁浸透的卤蛋,叫一份咸肉饭,头顶上一只电视剧放着科学探索频道或是市井新闻,吃完拉着手和行李箱在路上散步去搭车。现在两个人去国离家快15载,常常回味那些年我们一起在各地探过的苍蝇馆子,居然最是想念这家陋巷里的卤猪脚,恐怕是那种相聚的喜悦离别的惆怅,最叫人怀念。
  • 如果当年杨德昌拍了张爱玲的《色戒》,易先生就是雷震演,而王佳芝不是林青霞就是张曼玉
  • 花样迷表示看过太多影评,这篇最特别,以及少女时遗憾为什么导演没有多张船票,到现在哄孩子入睡都没法再刷一遍 以及,为了这片子里的香港我选择来这里读书留下,如今,荣幸一起度过,我的花样年华
  • 当年看的时候都没想到自己后来会在上海待个八年至今,我的花样年华。王家卫导演生日快乐!
    点“在看”,让我们一起呼唤导演交出那些“失踪”的菲林!
  • 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在金雀,苏丽珍让周慕云帮她点餐,因为“想知道你老婆中意吃什么”,周慕云接过餐单翻了翻,问“那么你老公中意吃什么?”他们分别点了对方配偶最喜欢的餐食,吃得隐忍克制,这种态度贯穿了整部片子。
  • 对 不是包馄饨,是裹馄饨,
  • 可以去小破站看看剪掉的片段和那四个没在电影里的故事。有头有尾,两人起舞,总算可以弥补一点遗憾。
    那里有梁生吃榴莲
  • 写得很好,一瞬间回到了花样年华。热闹的是别人,我们也可以永远现在的平静。
  • 雷先生太帅了,他的脸像吴彦祖和张震的 优点萃取
  • 明明没有特殊的情结还是一个人跑去金雀吃了一客牛排,也一直想收藏那一套咖啡杯
  • 看到最后几乎泪目...实在是太多太多的回忆 公认的说法是《花样年华》灵感来源于刘以鬯先生的《对倒》,王家卫自己也承认这一点,电影里面出现在屏幕上面的字句也都是小说中的原话。自己读过后反而感觉就剧情而言《对倒》更贴近于《2046》,《花样年华》可以算是《2046》的前传,也就是小说中淳于白的回忆部分,之前便知道《花样年华》在食物方面独有用心,今日读过此文方知王导别出心裁地将食物作为另一条线索,这对于原作不仅仅是一种改编,更是一种超出原作的升华。 看过王家卫导演的一个访谈,他提到电影在日本公映的时候观众很大一部分都是日本中年男性,在电影院中一边看一边用手绢拭泪,散场后默默离开。半年多前自己初看《花样年华》时倒没有像本文作者阿舒那样喊出“和他一起走”,只是最后看到了自己预料之中的结局也难免有些怆然,怀古伤今,心境和那时的日本中年男性多少有些类似? 一年半以前初去香港,当时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再加上作为学生囊中羞涩,只是在要走时去翠华餐厅吃了一次,没时间也没钱去探索香港的饮食文化,本来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再去一次,却没想到因疫情封关而无法成行,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下一次... 现在回看,《花样年华》给我的感觉不是不想再看,而是不敢再看,很多事不敢再回想不敢再心碎,也许只能让它像积了灰的玻璃一样封存于心底,自己也没能找到那个和我一起吃饭的人 今年是《花样年华》公映20周年,今天是王导的生日,部分电影院也得以复工,在疫情之下的灰色世界里增添了一丝希望。愿有生之年,得以在影院看一次《花样年华》,大师的作品值得用最好的设备来放映
  • 真好!少女时代对于“欲”最初的幻想,就是张曼玉的旗袍啦。再加上王家卫暧昧又克制的情绪晕染,真的绝了。
  • 精致的片子,精致的上海人
  • 此处吐槽现在那些不做身材管理一身爹味偏偏还要演和小女生谈恋爱的中年男演员们! 哈哈哈哈哈陈建斌!!! 原来《花样年华》里面这么多细节,决定重新看一遍。我好像就是看《花样年华》才开始喜欢旗袍的。
  • 花样年华在我心中是没有台词的,它是沉默,是细细密密的目光缱绻。好爱
  • 后来才发现,不止我一个人觉得雷震和舒适年轻时有点像 #宝藏爷爷大抵是相似的
  • 姑婆一家七零年代移居香港北角英皇道,每次去看她都记得公寓电梯狭窄还是老式样的手拉闸门,但是细白的瓷砖铺壁粉的雪白干净,一进门幽暗宽敞的客厅落地窗正对着蓝绿色的海,有人在海上玩帆船,驰过一条条白线。落眼一看,茶几是整块玉石山水,配着黑檀木,说不清的雅致,还有一丛兰草在角落高脚茶台上。
  • 这是另一枝的繁花。忽然对墨镜的《繁花》有了第一次的期待。 得大自在是佛的,得自在是人的,包括吃的自在,买杯子的自在。
  • 仙姐还有开餐厅,惊呆!想知道她同任姐还有什么副业?(重点跑偏…)
    任姐还去剪彩了
  • 这细致妥帖有点让我想起色戒了
  • 写的真真好,以前无数次看这片子,总是难免丝丝遗憾,如今读了这篇文字,竟然莫名被治愈了
  • 突然好想吃妈妈炸的烤子鱼,童年的味道!
  • 二十年前写“都怪这花样年华太刺激”的人,估计想不到二十年后的“刺激”变成了鬼畜词汇…
  • 周慕云一直有报复心态,甚至多过爱是么?
    我觉得他有过报复心态,但也没想到在报复中真的产生了爱
  • 好感慨,想写点什么,却发现说什么都不能表达心绪的十万分之一,中年女人的寂寞,流逝的花样年华,错过的人,难忘的事.......还是吃碗云吞面吧
  • 这得备上一沓背景资料和导演采访,再一帧一帧拿着放大镜看
  • 看了开头以为是电饭锅广告哈哈哈
  • 期待早日看到《繁花》
  • 我明明看了《花样年华》至少十遍,看了小舒舒的这篇文章,感觉我以前白看了那么多遍了
  • 這篇吳語粵語普通話交錯的文真把我看爽了。 雷震好像始終沒有大紅,雖然樣子跟吳彥祖同款。 當年上海女人在香港很受歡迎的。 我兩個舅舅都是到了香港受不了那鄉下地方又回上海的。後來怎樣可想而知。 謝謝妹子的文。太喜歡了。
  • 阿舒越写越上头,我也越读也越上头。看《花样年华》时我正好怀着儿子,在家看的碟片。儿子今年十九岁,暑假过后就上大二了。我也觉得年过半百的我除了一把年纪,也一无所有。偶尔夜归,一个人走在人烟稀少的夜街,半生的荒凉汹涌而来,和夜色一起淹没了我。其实我也不是一无所有,起码有健康,有享受蓝天和清风的自由,这个世上还有类似阿舒这样妙笔生花的女子,写这么好的文字,常读的泪目。梁朝伟和张曼玉戏里戏外都配一脸,那种水乳交融的配啊!但梁娶了刘嘉玲那样的女子,张曼玉兜兜转转独身一人。我从不是追星的人,但真的一见张曼玉就深爱她的那种。她和梁朝伟都是为电影而生的人。
  • 一直在一起吃,还比20年多那么几年.......
  • 张曼玉&刘嘉玲之于伟仔,一个是白月光一个是红玫瑰。最终,他还是选了最有烟火气的那一个,这是作为花样年华忠粉的心头痛....
  • 有幸你我的花样年华,穿的体面整齐,把日月情愫小心留在走过的台阶和楼梯间,小房间里用手扭开保温桶,茶餐厅里看单点单,把好吃的分享,只是最后没能继续,我们想到没有结局的结束,期待抱着永恒走月亮……
  • 电影是浓浓的孤寂与爱而不得的无奈,最爱的是里面的美食,每个寂寞的日子都是让美食慰藉心情如果旁边还有一个懂你的、爱你的人该是多么完美的组合,若没有也请好好吃饭、好好爱自己一直不喜里面张曼玉的旗袍觉得俗气,今天总算看到设计师的真实想法了旧时上海名媛的旗袍还是看看盛八小姐、唐英的美衣
  • 看完《花样年华》,总想起配乐里周旋唱的《花样的年华》,很缱绻。但接续出《2046》,就全是火车隆隆的哀伤了。周慕云自白玲处离开,心里有苏丽珍,也没有,徒然剩下一片荒芜。 一读到潘迪华说“白相”就开始笑。这几年靠读小说也学了不少上海话,啊,喜欢上海!
  • 看到“港督”梗,笑喷了。
  • 可以写写李翰祥的风月片吗?里面的民国布景真的是旧时北地风光吗?
  • 致敬 导演生日快乐
  • 蒙偉民??到阿舒這裡才知道他大概是幹嘛的,廣州暨南大學有以他命名的教學樓
  •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种种爱,而味蕾永远不会欺骗你。
  • 看完默默打開「OpenRice」??
  • 年轻时看不懂王家卫的精致,反而更青睐贾樟柯镜头下破败、纷乱而喧嚣的县城。如今稍稍能领略丝毫,花样年华却留在山河故人的世界了。
  • 影片之中周慕云和苏丽珍没有走到最后,影片之外梁朝伟和张曼玉也没有走到最后,不过至少他们真的曾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花样年华。犹记得有一次梁朝伟被问到如果可以最想回到什么时候,答曰38岁的时候——拍《花样年华》的时候。
  • 夏日炎炎的午后 我却读的仿佛置身于夜深人静深深的寂寞 人哪 始于痴 终于寂寞 不过如此了……
  • 期待大银幕重映,我独坐观赏。
  • 喜欢看山河小岁月的文字和调调,每次都一目十行只看大概,感受小资产阶级的氤氲气氛
  • 荣幸一起度过花样年华
  • 在香港度过的7年花样年华也是伴着各种食物记忆存留的温暖,留着20年后下酒
  • 准备去再品一品这部电影,感觉美食在发光!
  •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回不去的上海 回不去的小渔村
  • 当年考导演系,特地拿《花样年华》练手写影评,着重提及绿色在里面的诸多深意。许多年后,我特意高价购买了一只苏丽珍同款Fire King杯,vintage,算是圆梦了。
    考上了吗
    唉,并没有考上心心念念的中戏,也没能去天安门大哭一场。但电影梦仍在。要努力啊。
    有梦就好
  • 杭州天香楼现在离西湖不远。去年刚好住在楼上,扶老携幼去吃。国企的装修环境,味道嘛,我家纯北方人,无法评论好坏。但食客多杭州本地人,不乏白头爷叔,想来本地人是认可的。
    杭州天香楼不太好吃。。。。
    的确是,所以很纳闷为啥许多本地老人,以为是自己这口味不行……感觉还不如后边那条街的知味观。我要求也不高,这几年楼外楼被诟病的狗血喷头没去过,但05年的时候楼外楼有几道菜是惊艳的,但对照天香楼就完全无感了。我爱杭帮菜,永远挚爱紫薇厅
  • 批硬柴这个说法现在还用吗? 那一段看了3遍,笑了3遍。? 笑过后想起十几年前,有个大哥反复说好看,现在懂了。
    好像小朋友都讲“AA”?
  • 上海港漂我 看到最後一句瞬間淚崩,這篇實在樁樁件件都踩在我的點上,起首就看到朋友祖父和父親的名字。 論50年代的上海港漂們,我姑婆就是其中一員,她49年被民國政府派到香港長期公幹,說皇后大道從頭行至尾也沒買到一雙能看上眼的白皮鞋,多麼鄉下。當年被寵壞的上海小姐如今都100歲了,她真是一路看著鄉下如何的變成了東方之珠。 我港漂後最遺憾的一樁就是與金雀失之交臂。在天香樓因為說上海話,老老的服務生送了我桂花酒釀圓子,他們有真陽澄湖,並且他們是一些江南食材在香港的獨家進貨商,比如黃魚,所以蘇浙雖然是天香出來的人另立的爐灶,餐牌和天香大同小異,口感也沒有天壤之別,但有些食材他們拿不到就是拿不到。 「花」的電影配樂,從裡面的滬劇到評彈到京劇到粵劇到NKC到雙雙燕......我聽的爛熟全部能跟得下來。「花」最大的遺憾,是張曼玉上海話真的不行,導致她和房東潘迪華同為上海人的人設(尤其她們對話的時候,一個滬語一個粵語)讓人出戲,但儘管如此,蘇麗珍一角必須張曼玉。 最後想說,正在一步步時過境遷的香港,或終有一日會同已然徹底境遷的上海一樣光華不再,但這兩座姊妹城市在我心裡,是左手的眷戀與右手的情深,不論未來的我去往何處,這雙手將永伴我的人生。
  • 然后两只鸟一同飞起,一只向东,一只向西。 绝难相融,绝难相融。
  • 我想起了一起在香港吃煎酿三宝的人,花样年华,唏嘘不已。
  • 居然已经20年了,不得不说,王导到底是闷骚的巨蟹男。记得也借鉴了刘以鬯的《对倒》。但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英文片名 IN THE MOOD FOR LOVE
  • 食物带给人的感同身受像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像是吃过这种食物的那群人的小秘密。而只闻其名未尝其味的人,只看文字描述是无论如何都引不起共鸣。
  • 中学时候为了花样年华去读《对倒》。理工直女表示啥也看不懂。所以还是追追阿舒的文吧。
  • 这个切入点好喜欢,让墨镜王有了那么多的人间烟火气……比专注于王的叙事方式杜的光影布置更让我喜欢得不行
  • 我决定把《花样年华》找出来,重新看一遍。另外,那个绿色的咖啡杯,我奶奶家以前还有一个,不是日本款的,可惜拆迁时全都丢掉了。哎呀,可惜了。
  • 一本正经的讲不那么正经的往事,非虚构的笔法虚构历史,evidence based story文艺春秋………
  • 偏偏【万事求噱】的上海人却不肯认账……哈哈哈,在皮头洞里笑出猪叫????
  • 我本应该去祝他生日快乐,但是我不敢,所以我只能在这里说一句,导演生日快乐。
  • 2016年放出来的四段删节片段之后好像又明白了一些
  • 哇,刚好才重温了一遍《花样年华》,原来已经相隔20年了……
  • 电影《花样年华》脱胎来源于刘以篦先生的《对倒》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源于《对倒》的《花样年华》又有着自己气韵。 一弦一柱思华年,又如何。怎奈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小时候家里那套茶杯原来是咖啡杯,估计是真品Fire King。
  • 用了最真挚的方式来表达我对你的情感,希望能感受到。
  • 那时还在住校。大概老师们也想看吧,本该上晚自习的我们整队进大礼堂看了我人生中第一部王家卫。10年后初涉职场的小白,领着微薄的薪水,一个人坐着红眼航班辗转6个小时的长途大巴,跑去看了高棉的微笑,还特地去找了周慕云的树洞。再往后的日子里,偶尔会被人问起为什么会想去吴哥?“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看了花样年华吧。”一晃,又一个十年过去了……
  • 天香楼贵死人。
  • 好落寞啊,再见那个时代,再见HK
  • 因为《2046》上海和北京的路演策划会,我有幸和王导开过会,那是不戴墨镜的他。他讲的上海话是那么纯正,丝毫没有被最近三四十年沪语的变迁所干扰……
  • 带着淡淡烟熏味的文字,时、空、记忆是其底色
  • 一晃,《花样年华》已经20年了。这二十年里,有人背井离乡,有人扁舟远山,有人星夜赴考场, 有人辞官归故里,相爱的人天各一方,疲倦的情侣强颜欢笑,一代代影迷如同朝圣者般前往金雀、天香楼和新广南,喝着罗宋汤吃着牛扒,乐此不疲地坐在周慕云和苏丽珍坐过的卡座拍照的时候,我们在怀念什么呢?
  • 今天也是我的生日,生日快乐!
  • 小时候家里有这款杯子,还是一整套,几十年前了,现在都没了......
  • 心牵人,如胃挂食
  • 以前看时只知道内心是喜欢的,只吃方便面也买了珍藏版DVD ,想着赶紧拿出来再看看,味道定会很不一样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