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侯乙编钟的音律及相关问题
Chang_Le (2019-10-29 07:21:12) 评论 (0)这是答复老同学提出的两个关于音律的问题,原来的问题是:
三、能否讲讲曾侯乙墓青铜编钟的音律?
四、过去经常听说中国音乐只有五音“宫、商、角、徵、羽”,但是乐器(编钟)早已显示很多个音。是怎么回事?
(问题一和二已经答复了,详见我前一篇日记“关于‘巴赫和十二平均律’的问答与讨论”)
我答:
先说第三个问题:关于曾侯乙编钟本身,大家都已知道,就不多说了。如果要了解其概括,见百度百科的介绍:
http://baike.baidu.com/item/%E6%9B%BE%E4%BE%AF%E4%B9%99%E7%BC%96%E9%92%9F
曾侯乙编钟共有大小65枚,“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 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那么这些钟能发出的声音(包括有其中有些钟能发出两个不同音高的音,也就是一钟双音)形成的音列究竟运用的什么律制?
根据实际测音及钟上的铭文,曾侯乙编钟所用的律制并不是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三分损益律或纯律,也不是平均律,而是先秦时就已存在的一种律制:钟律。
“钟律”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词,而是古已有之。《史記卷二十五·律書第三》中记载:“鐘律調自上古”。此外,在其它古代典籍中也多有对钟律的论述,包括《四库全书 经部》中收录的明代倪复撰的六卷《钟律通考》等等。
至于钟律的具体内容,那知识太专了,这里不多涉及。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钟律也是以12个音律为基础的。如果感兴趣,可阅读这篇文章:“曾侯乙编钟的音律体系”
http://www.paper.edu.cn/scholar/showpdf/MUT2MN1INTj0Ux5h
下面回答第四个问题:所谓“中国音乐只有五音‘宫、商、角、徵、羽’”的说法,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正如你所说,乐器,例如编钟,已经证明不是这样,而是12个音俱全。另外先秦典籍,如《国语·周语》已经记载了“黄钟”,“大吕”等12音律的名称;《吕氏春秋·音律》,有这12个音律的计算。所以,那时候的音乐就不是只有五个音,而是有12个音。
至于这种误解的由来,我猜想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些中国曲调是只用这五声的,也就是用五声音阶,于是有人以偏概全,没有看到中国也有大量的曲调是用六声,七声,甚至更多的音的。另一种可能是概念的混淆:“宫、商、角、徵、羽”是中国音乐中的五个音,也指五种调式(相对欧洲的大,小调),但用这五种调式不等于只用这五个音,其中任何一个调式都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七声音阶。
如果想初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阶和调式,可参见拙文:“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阶和调式”: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9916/201201/18882.html
“生命之树常绿,而理论总是灰色的。”,让我们听听曾侯乙编钟的声音吧:
曾侯乙编钟之声【千古绝响】THE SOUND OF CHIM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afNj5-swE&t=121s&ab_channel=WTS
Chang_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