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他为香格里拉, 撑起一片蓝天(六)

(2005-01-21 09:24:59) 下一个

说起方苏雅,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西方知名人物。

1895年12月,38岁的法国外交家和摄影家方苏雅,带着七部相机抵达广西,在龙州任法国外交领事(就是后来邓小平领导龙州起义时被起义军捣毁的领馆)。

4年后,方苏雅升任法国驻云南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在此后将近5年的时间里,方苏雅将目光所及的一切,凝固在他拍摄下的一千多张照片里。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法国驻昆明领事方苏雅和他的中国保镖(1900年)

1904年,方苏雅任满回国。直到1935年去世,他始终生活在法国乡间,一个被他按中国风格建造并取名为"小中国"的庭院里,过着隐居生活。   

不过方苏雅大概也没有意识到,这些照片成为亚洲最早、最完整地记录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概貌的纪实性图片。

1985年,在庭院的地窖里,这批在云南拍摄的玻璃底片被发现,此外还有一些日记。法国出版商出版了画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购买了照片的版权。      

1997年,两个云南人殷晓俊和罗庆昌买下了这批照片的中国境内使用权,这批照片也成为云南历史最珍贵的一部分。在中国,几乎没有一座城市拥有如此全面、详细而又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不能不说是昆明的幸运。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法国摄影家方苏雅1900年在云南拍摄的盛装的彝族女子。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比现在已知最早的洛克在1922年拍摄的类似照片要早22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法国摄影家方苏雅1904年在四川大渡河上拍摄的泸定桥

但是80年前的云南,除了一条摇摇晃晃的滇越铁路外,自古以来惟一能在高原上畅通无阻的交通工具便是马帮,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洛克的马帮之旅为他们展现了一个神秘的领域。

当时曾与洛克一起在云南旅行过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有过这样的感慨:“马帮,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字眼,这蕴藏着神秘,蕴藏着不可知的推动力。”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cchere.com

洛克在云南旅行时的拍摄的马帮和石头牌楼(1924-12-29)

洛克的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他常常能够携带文明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方式,这对于野外生活则显得过于奢侈。对此,斯诺曾写道:“洛克习惯于野外生活,他有种种巧妙的设备,可以帮助一个孤寂的漫游者忘却自己已经远离家室,远离亲人,远离美味佳肴。他有许多天才的发明,如折叠椅、折叠桌、折叠浴缸、热水瓶等等”。

无怪乎他所到之处,当地人敬畏之余无不把他看作一位外国的王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