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莫瑞尔

湖畔居士 (2009-08-15 10:50:53) 评论 (2)

看完最后一页,放下手中的书,忍不住想写写这个作者:戴维莫瑞尔(David Morrell)。

 

在当今美国文坛上,象莫瑞尔这样的还真没几个:他既是本本走红的畅销小说作家,又是有着博士学位的大学文学教授。然而他和童妮莫理逊之流的学者作家又不同:莫瑞尔的作品几乎完全远离文学,大多是充满了动作和阴谋的惊险小说。从1972年发表第一本小说开始,到现在他已经出了二十五本小说(包括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五本非小说作品,在美国流行畅销小说作家中,产量属于中等。莫瑞尔出生在加拿大,从宾州州立大学获得美国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英语系做了十多年的教授,现在住在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从事专职写作。

 

开始读他的小说的时候,是我在奥尔本尼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那时我读英文小说的能力很不如现在;而莫瑞尔写的东西不仅情节紧凑跌宕,引人入胜,而且文笔简练,读起来不太费劲。所以我读完了第一本又接着读第二本;两本读下来就完全被他迷住了,后来几乎读完了他的全部小说作品。

 

我读的他的第一本小说是出版于1987年的《夜雾联盟》(The League of Night and Fog)。村里的老人接二连三地失踪,儿子和女婿们四处寻访他们的下落,结果撞进了历史的迷雾之夜,揭示出纳粹和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人的世代恩仇。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也出现在之前的另外两本小说里:《玫瑰帮》(The Brotherhood of Rose)和《宝石兄弟会》(The Fraternity of Stone)。在《玫瑰帮》(1984年出版)里,两个孤儿被一位老人收养,结下了兄弟情谊,并被训练成秘密特工。后来其中的一位身亡,另一位为了报仇而明察暗访,最后竟发现他们的养父是幕后元凶。在《宝石兄弟会》(1985年出版)里,主人公为赎前罪而在一个修道院里隐居了六年,每天和他朝夕相伴的只有一只他用面包屑喂养的小老鼠。可是有一天晚上,小老鼠吃了面包就呜呼哀哉了,他这才发现,原来整个修道院都被人下了毒,而且一支暗杀团队正在搜杀。他侥幸脱逃,重入江湖,与《玫瑰帮》一书中那位幸存的特工邂逅相遇。书中出现的一支神秘势力,就是后来丹布朗写在《达芬奇密码》里的主业会(Opus Dei)。莫瑞尔的这三本小说被称为《帮会三部曲》,它们在情节上并不连贯,但是都隐藏着一个养子找寻养父的主题。莫瑞尔幼年曾被送进孤儿院,所以孤儿便成了他后来笔下的素材。

 

《最后的集结号》(Last Reveille)是他早期的一部作品,出版于1977年,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1916年墨西哥江洋大盗庞邱维拉聚众偷袭了新墨西哥州的哥伦布镇,美国军队以此为口实,由潘兴将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进墨西哥擒拿盗匪(颇有点杀鸡用牛刀的味道!)。这次远征成了日后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飞机和机械化部队首次投入战斗。潘兴将军后来成为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乃美国自总统以下的最高军职;美军后来在二战中璀璨的将星,包括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布雷德利,均出自他的麾下。刚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巴顿也随着潘兴参加了这次远征;他对火炮的娴熟运用获得了潘兴的赏识与信任,于是潘兴放手让他致力于机械化部队的发展,遂成就了未来一代名将的威名。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新兵蛋子跟着一名老骑兵侦察员学习如何在战争中生存的故事。最后的集结号预示着以骑兵为主的传统战争方式的结束,然而自华盛顿首创的美国军队精神却新老交接,世代相传。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称这本书是莫瑞尔最好的小说。

 

《实证》(Testament1975年)和《图腾》(The Totem,1979 年)也属于他早期的作品。前一本书写一个记者如实报道了一个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组织而全家遭到追杀的故事;后一本书描写了怀俄明的小镇警长在月圆之夜面对恐怖怪兽袭击。在这两本书中,好人和坏人的分界线不是十分清晰,一念之差会造成令人遗憾的后果。

 

莫瑞尔的父亲是加拿大皇家空军的一名轰炸机投弹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作家从小就幻想着父亲其实没有死。这一背景被写进了1982年出版的《血誓》(Blood Oath)。书中描写一个美国的大学教授去法国的二战将士墓地祭奠父亲的亡灵,却发现父亲的坟墓并不存在;而进一步的跟踪调查揭露出一个被隐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阴谋。书中主人公所表现的那种在没有父亲的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应该就是作者童年时真实的心情写照。

 

我研究生毕业后回国探亲,在飞机上读了《第五种职业》(The Fifth Profession)。观人类社会之初始,最早的职业是猎手,后来有了农夫,然后有两种从事交易活动的人,是为娼妓和政治家,乃商人之祖。而第五种职业,则为保镖。在这本1990年出版的书里,两位保镖同道不期相遇,可是在他们的记忆里,明明看见过对方的惨死。为了弄清真相他们来到日本,发现可怕的敌人竟在他们的大脑里。书中颇有一点科幻的元素:大脑的神经活动以及人脑和计算机相互对话既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也是小说家不朽的话题。

 

近几年来的另一个热门话题是环保;在这方面莫瑞尔是一个先行者。在1991年出版的小说《燃烧的契约》(The Covenant of the Flame)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人在世界各地纷纷被暗杀,记者苔丝和警官威廉无意之中卷入了一场持续了两千年的秘密战争,其结果将决定地球的命运。紧接着他在1993年又出版了小说《化身人》(Assumed Identity),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以做卧底为职业的军方秘密特工,几乎完全忘记了真实的自我。当曾经和他假扮夫妻的另一个特工发出求救信号后,他发现自己的对手是一个亿万身价的工业大亨,为了开发世界上最大的油田而将要毁灭古玛雅人的遗迹。

 

前面说过我几乎读完了莫瑞尔的全部小说作品,可是有三本书我没有也不想读,其中包括他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本书后来被搬上了银幕,结果电影的名头远远地盖过了小说:那就是举世闻名的《第一滴血》(First Blood)。没错,大名鼎鼎的兰博,就是莫瑞尔笔下创造的第一个主人公。他后来还续写了《兰博之二》和《之三》,想必大多数人也是知其电影而不知小说。这三本书,就不看了吧。

 

而我刚刚读完、并引起我动手写下这篇小文章的书,却不是他的小说,而是于1988年出版的一部纪实作品《萤火:一个父亲的爱与失》(Fireflies: A Father’s Tale of Love and Loss)。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父亲所遭受的最大痛苦:失去爱子。莫瑞尔的儿子马修十五岁时被发现患了癌症,在历经了半年的残酷搏斗后不治身亡。在这本书里,作者细腻地描绘了这一灾难对他身心的打击和对爱子的追忆,读来让人唏嘘不已。作为一个从事癌症研究工作的人,我更加感到心痛和惋惜:在马修生病的早期,他的医生为他做了各种检查,却偏偏漏掉了CT扫描,结果一直找不出真正的病因,耽误了治疗。如果早做CT扫描,及时发现癌症并立刻治疗,马修应该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这一悲剧不仅导致了莫瑞尔辞去了爱荷华大学的教职而举家迁往新墨西哥州(因为爱荷华有太多令人心碎的记忆),也影响了他的写作.。他在以后的作品中,频频描写了恐惧和绝望,特别是害怕失去至爱亲朋的恐惧和绝望。1994年出版的小说,书名就叫作《绝望的行动》(Desperate Measures)。主人公坐在浴缸里,口中含着左轮手枪的枪管——他无法忍受痛失爱子的伤心,准备自杀而和儿子相伴于九泉。就在他将要扣动扳机的时候,电话铃声响起,他的老板兼好友请他帮最后一个忙:为即将去世的前总统顾问写一份讣告。讣告还没有写好,前总统顾问便被人绑架并随即被杀了,主人公自己也遭到追杀。绝望之中他突然有了无穷的勇气:不错,我是不想活了,可是怎么个死法得由我自己来决定!所以,这本书不仅写了绝望,也写了人心与绝望抗争的坚强。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就叫马修——那正是作家死去的儿子的名字。

 

离开爱荷华、搬到新墨西哥州的圣塔菲以后,莫瑞尔写了《极度否认》(Extreme Denial1996年出版)。中央情报局的退休特工史蒂夫来到圣塔菲定居,很快就结识了美丽的芳邻贝丝并堕入爱河。可是有一天贝丝的屋子爆炸了,史蒂夫看见她陪着一名陌生男子逃离了现场——贝丝原来也有一段神秘的过去!她到底是什么人?她是真的爱着史蒂夫呢,还是只想利用他?这本书出版后,去圣塔菲旅游的人数大增,很多人还专程去那里举行婚礼。

 

莫瑞尔于1998年出版了《叠影》(Double Image),评论家们对这本书颇有争议。受希区柯克的经典影片《迷魂记》(Vertigo)的影响,作者在本书中设计了相互重叠的两套布局。在波黑冲突中,摄影师米奇用镜头记下了战犯伊科维奇的大屠杀罪行,从此被人追杀。在逃亡的过程中,他的亲朋好友一一丧命。为了忘却这段恶梦,米奇从东海岸跑到西海岸,躲进他所崇拜的一位前辈同行曾经住过的一栋房屋。在屋子里他发现了一间密室,里面挂满了半个多世纪前的照片,照片上全都是一个美得让人心醉的女子。她是吕贝卡,一位三十年代的好莱坞明星。她的照片为什么会在这里?就在他困惑不解的时候,娜塔莎出现了,她完全象是年轻的吕贝卡复活的化身!可是米奇的情人却警告说,娜塔莎是灾星……就象摄影中的双重曝光,过去和现在叠印在一起。有人认为这种两套布局的叠印是一处败笔,破坏了惊险小说的完整性;可是作家本人认为如果没有新的尝试,写作便失去了乐趣。

 

《燃烧的西雅娜》(Burnt Sienna)出版于2000年。海军陆战队员马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退伍之后他的美梦成真:在墨西哥买了地,盖了房子,潜心作画,一幅作品在纽约的画廊里的售价高达数万美元。名声在外,便有一个神秘的富商登门,开出天价请马龙为他那号称天下第一美女的妻子西雅娜画一幅肖像。出于艺术家的清高,马龙婉言谢绝了。于是麻烦接踵而至:他的地产被政府没收、房屋被毁、画廊被贱卖……无奈之下马龙只能答应了富商的要求,来到他位于法国黄金海岸的豪宅。在这里他不仅意识到富商所从事的乃是非法的国际军火交易,而且还发现了他有过另外三个年轻貌美的妻子,每一位都曾有过一位画家为她画了肖像,而肖像完成之际也便是她的死期。可是这时画家已经被西雅娜的光彩气质所倾倒而爱上了她,他将怎样面对军火贩子?西雅娜是否会重复她三位前任的命运?

 

2002年出版的《失踪》(Long Lost)是莫瑞尔的首部用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十二岁的哥哥要去打棒球,九岁的弟弟要做跟屁虫,哥哥不耐烦地说自个儿一边玩去,于是弟弟便失踪不见了。从此哥哥一直被负罪感所折磨。二十五年后的一天,哥哥已经有了娇妻爱子和一份不错的事业,失踪已久的弟弟突然重新出现在他的身边。可是重逢的喜悦方兴,弟弟又失踪了,而且哥哥的娇妻爱子也一同不见了。从主人公的孤独、绝望和恍若与世隔绝的感情折磨中,可以看到作家对失去儿子马修的那段痛苦经历的追忆。

 

继《第五种职业》后,莫瑞尔于2003年出版了第二本以保镖为题材的小说,书名就直接叫做《保镖》(The Protector)。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址,曾经受过特种部队训练的卡文诺,他的职业就是在威胁来临以前就迅速地、悄然无声地采用致命手段将它们消灭。他最新的任务是保卫一个聪明绝顶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因为掌握了一项绝密的发明而必须隐姓埋名,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对于卡文诺来说,这只是又一项普通的任务而已。可是爆炸性的意外发生了:科学家消失不见,卡文诺的那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团队尽数被歼,而卡文诺自己将要面对的,是前所未闻的恐惧和生死之危。为求真实,作家不仅学会了用短刀格斗,还付出了在训练中折断了锁骨的代价。

 

莫瑞尔近年出的两本书,2005年的《爬行者》(Creepers)和2007年的《遗宫惊魂》(Scavenger),我都已经买了,可是还没来得及看(要看的好书真是太多了!)。他最新的小说《为圣诞而来的间谍》(The Spy who came for Christmas)两个月前刚刚出版;等过完了节,要去找来看看。

  

P.S. 此刻的窗外,正大雪纷飞。每一片雪花,似乎都是一点萤火。

评论 (2)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