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风斗保定~古城】

弓尒 (2018-03-21 15:42:27) 评论 (0)

 

Image result for 野火春风斗古城

Image result for 野火春风斗古城

Image result for 野火春风斗古城

 

Image result for 野火春风斗古城

保定城 城墙城门 很奇特

早没了,说要重建复建一个门脸。

李英儒的小说 和 据此改编的电影 使 保定 火了

这把火至今还烧在 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和记忆里。

小说1958,电影 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描写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冬天,地点是敌伪占领下的省城(即河北保定市)。由作家李英儒于1958年出版该作品。此片在“百花奖”的投票中,王晓棠以全票当选最佳女主角,这在百花奖历史上是第一次。

 

编    剧
严寄洲 李英儒 李 天; 
 
导    演  严寄洲
 
 
 

 

 

===========

 

穿越千年的保定古城墙——壮丽的一道风景线

添加时间:2018-01-12 16:12:29   浏览次数:30 次    【    】   打印   关闭窗口

 
      保定的古城墙,虽历经无数风雨的剥蚀,大小战火的摧残,但至1948年11月保定解放时,古城墙及南城门城楼基本完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从1950年开始陆续拆除。现在的保定人大都没见过古城墙完整原貌,今天寻迹史志记载的城图,再现古城墙的原貌,以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使古城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延续。
▲靴子型城墙,想象一下它的壮观,如果能保留到今天,那是世界级的遗产。

▲右上角这张高空鸟瞰图,是日本侵华期间航拍,仔细看可以一览古城全貌,中间绿色葱郁的地方是莲花池。
      保定,这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史和1000多年的建都(州)史。据《宋史》和《保定府志》及《清苑县志》记载:自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清苑县,在今保定市区东北部(今省监狱一带),直至唐代无变更。北宋建立后,今保定北部一带是与辽国交界的边陲之地,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置保塞军。
▲保定城墙少见的彩色照片,可以看见古城内部上城墙的马道。
▲城墙上景色,如果像梁思成先生提议的那样,是个环城公园,超级想象力的公园。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北伐失败后,为巩固北部边防,翌年令幽州行营都部署刘遇修筑保塞(今保定)、威虏(今徐水遂城)、静戎(今徐水)等城池。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清苑县为保塞县,保塞军升为保州。淳化三年(992),李继宣任保州知州时,保州城的营建工程始竣工,修筑了土城墙,营建了城内建筑,统一修建的营舍即达1500多处。开挖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护城河,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功能,而且方便了水运。由此,保州始具都市规模。
      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攻占保州,全城被毁,徙州治于满城。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保州等处都元帅张柔将治所从满城迁徙保州,令副帅贾辅、计议官毛居节(名正卿)和苑德(清苑人)主持在废墟上进行规划,重建城池,城周11里,比宋金时的保州城有所扩展,当时土城的规模,为后世保定城奠定了基础,以后历代虽有重修,但基本格局未变。元代统一北方后,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改保州为顺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
▲古城墙的角部及角楼
      明代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后,为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在原城基础上加固,以砖石砌四门瓮城,增女儿墙垛口3710个。弘治五年(1492)都指挥张溥再次对土城进行修复。
      隆庆年间(1567—1572),从知府张烈文和以后两任知府贾淇、章时鸾相继改夯土城为砖包城。前后3任,历时5年而成,建筑形制宏伟,功能设计周密,既能防御,又能 进攻的军事重城。全城周长4850步,计12里零330步,墙高3丈5尺,顶宽1丈5尺,底宽3丈5尺,城壕(护城河)宽3丈,深1丈5尺。
▲南城门及南城墙
      墙基上铺以巨型条石,石下筑糯米浆合拌的石灰土(类似现在水泥),基槽既宽且深,并依地势高低露出地面三五尺不等。墙体用青砖包砌,中间用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每隔一步有一垛口,在垛口中间有射箭口,每个垛口下方都有排水口。城墙外侧墙体每隔一定距离便修筑一个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史称“马面”可以使防守者从墩台两侧攻击敌人,共有44个(四面城墙个数不一,1949年笔者身临城墙所数),现尚存1个。
      城墙四角各建角楼一座,南城门门楼东边建有一亭式小楼名“魁星楼”,楼东侧有一小碑亭(保定解放后有碑无亭)。城周四面建4个城门,东门名“望瀛”、南门名“迎薰”、西门名“瞻岳”、北门名“拱极”。每门墙体之外各建有半圆形瓮城,正城门和瓮城门上都建有城楼。各城楼下均是拱型门洞,门洞宽约2丈,深约3丈5尺。
      各城门均有两扇用铁皮包的厚重木城门,门上有横竖排列有序的铁门钉。正城门洞正朝向,瓮城门洞朝向各异(西门向南,东门向北,南北门均向东)。在每个瓮城里面对正门均建有一座小庙,东门是三元宫,西门是三圣祠,南门是关帝庙,北门是真武庙。此外,还在南瓮城门洞南侧墙上留有一块城砖面积的小洞,里边有一尊巴掌大的砖雕小卧佛。人们以“巴掌”和“八丈”谐音称之为“八丈大的卧佛寺”,也是老保定的一处名胜。
▲瓮城内部
      各城门正楼内侧两边建有通往城楼的人行马道,马道长约百米,以利上下。四城门一侧下边各建有水门,西水门在西门之南,从护城河内岸小石闸引一亩泉河(鸡水)入城内莲花池,通过南大街暗沟往东,经府学泮池由南水门入护城河;东水门在东门之北东岳庙前;北水门在北门之西,夏秋城内之积水皆由此排出。整个城周呈不规则方形,唯西城门以南向外呈弧形凸出约370多米,似靴头,往北又呈直线,似靴筒,城周形状似足靴,故素有“靴城”之称。
▲南瓮城内的关帝庙下
      清顺治九年(1652),知府胡延年重加修葺。雍正七年(1729),清苑知县徐德泰葺城垣,建宽两丈左右的四门马道。咸丰三年(1853),总督讷尔经额复修城池。同治十年(1871),总督李鸿章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10月,英、法、德、意侵略军侵占保定,分别驻保四城门。次年(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后,当年8月四国联军撤离保定时烧毁四城门正楼、瓮城楼及角楼。光绪二十九年(1903),袁世凯为恭迎慈禧、光绪谒西陵来保,将永宁寺(即南大寺)改建为行宫,照原貌重修了南城门正楼,其他三城门正楼及四门瓮城楼均未重修,仅在东、西、北城门正楼的遗址处各建三大间带女儿墙的高大平房,形似一层城楼。
▲东瓮城鸟瞰
      民国时期,在城内西南隅驻有河北省第四监狱,为防止犯人越墙逃跑,将南城墙坍塌的一段约200米重修,原城砖与现代砖接茬反差清晰可见。1935年,东北五十三军万福麟部队驻保南门内慈禧行宫(今二中校址)时,为备战去城外小教场练兵出入方便,在中山公园东大门北侧城墙墙体中间辟开一拱券式城门洞,名小南门。
▲北瓮城鸟瞰
      同时又对保定城墙进行了修缮,还在小南门西边城墙墙体内修建了两个较大的水泥防空洞(现遗址仍存)。1937年9月侵华日军由北京向南推进,国民党守军利用城墙进行了保卫战,此时住在西南隅一带的部分群众(笔者家人也在其中)躲入防空洞,虽经日军飞机轰炸,但死伤很少。9月24日,保定沦陷后,日伪市政府为日军掠夺物资运输方便,开通从市内到火车站的道路,于1942年在“靴城”靴头尖端墙体处又辟开一小西门(形制同小南门),1943年以来,日军在各条战线上节节失利,军需供给力量大为削弱,为紧缩兵力,又将小西门和小南门一同堵死。
▲从西城门俯瞰古城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后,从1950年开始,为开拓市内交通而逐年拆除城墙。现仅存南城墙一段断垣残壁,坐落在原环城南路西段,现存545米。其中尚存有一矩形墩台,从动物园北侧城墙可见。
▲从北城门俯瞰古城
      这段遗存的古城墙虽短,但最具风貌特色的标志,它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曾作为军事防御保护城池安全的作用,如今其功能早已消失,但这段古城墙毕竟是保定文物保护单位,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象征的见证物。
▲西门入城
      它见证了保定历史进程的漫长岁月,承载着保定城市发展的变迁,珍藏着保定老人们的记忆。当现代文明呼唤着重现重建文化城市的时候,也许我们就会明白古城墙及其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白色蘑菇云是日军轰炸保定西关火车站,可以看见西城墙。
      (感谢《保定府河》一书的授权)
 

上一篇:直隶往事|你不曾见过的那年保定  下一篇:保定“西郊八大厂”古城的工业记忆
回顶部
 
 
 
 
 

评论 (0)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