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想起历史的“小姑娘”问题
文革传人 (2023-09-14 00:16:21) 评论 (0)九一三,爱好历史的人当然知道是“老中国”(1949年成立,74岁了,老矣。)的一个重要日子。在1971年9月13日,那前不久还是“副统帅”并被常态祝福“永远健康”的林彪林大帅忽然就“投敌叛国”并暴死了。
林大帅的死,一直有疑问。包括大帅手下的主要拥趸之一李将军作鹏的日后质疑。
这个历史吗,当然不能信“党版”。
为什么是“当然”?
给个例子。比1971年更老的例子。所谓的“国军围剿”与“红军反围剿”的两版“历史”。
先看国民党的说法:(取自“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78年版的“中华民国史画”)
注意,“中华民国史画”中所有文字从右向左读,另一点是“民国多少年”在后面加11就是公元的年份。
再看“人民网”是如何说的:
红军反“围剿”战争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调集军队向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反革命“围剿”。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5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3万人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此时,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红四方面军数战不利,被迫撤离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10万军队还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进攻。红三军团在夏曦等人的错误指挥下,伤亡惨重,被迫转移到黔东。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此党版和彼党版应该在说“同一个过程”,但是说法大相径庭。能完全相信“人民网”的那个党版吗?就是。
同理,被李将军作鹏所质疑的九一三事件当然要对“党版”质疑,尤其是其中为“领袖”涂金的所有说法。
这是由九一三想到的历史“小姑娘”问题。
文革传人 名博